熙的一生并不是这么令人称道的呢?
沈文信神游万物之际,对历史愈加了解之后,便发现留存后世的文献,其实有诸多的疑点,要探究某个朝代的真实面貌,还真要“穿越”一番,不亲身体现,哪里知道真相呢?
此刻陈黎轻轻推了一把沈文信,然后指着不远处崖刻附近,说道:“沈哥,有一个僧人在那雕刻什么呢,要不要去看看?”
“喔?开开眼界也不错。”陈黎牵着小黄,绕过了这里,到别处游览了,主要是小黄的动静过大,怕打扰僧人的雕刻。
沈文信先行一步,轻声轻脚,靠近了一名身穿灰褐sè僧袍的老和尚,只见他极为专注地用貌似黄杨木雕刻着一尊佛像,看样子准备大功告成了。
沈文信一直在那如松木一样,伫立在旁,呼吸都尽量放低,毕竟这是是佛门重地,必要的安静是对佛祖的尊敬。
一个小时左右,陈黎逛了一圈的其他湘山寺的景观,回过头来,沈文信还是那个动作,连移动都没移动。
一尊jīng美绝伦,栩栩如生,庄严宝相的观音雕刻完毕,老和尚转过脸,对着沈文信说道:“施主,你已经站了一个时辰了,不累?”
“大师的雕工jīng湛,鬼斧神工,晚辈看了一个时辰只是入迷,并不累。”
“哈哈,看来施主对木雕颇有兴趣,难道也深通此微末之道?”
“大师不介意的话,我试一试如何?”沈文信看到旁边还有多余的黄杨木,一时兴起,打算cāo刀雕刻。
这名老和尚似乎并不在意,一副自便的样子,在旁边为观音神像抛光,沈文信则进入了一个比较奇异的状态。
凝神聚气,脑中有了一件作品的轮廓——弥勒佛。
沈文信以前从未学习过木雕,黄杨木的特xìng,极其适合雕刻人物,所以黄杨木的雕刻范围在如今被限定了题材,大多以神像为主,观音、弥勒佛、关公之类的是常见的黄杨木雕的作品。
也不知道怎么了,沈文信突然心血来cháo,打算雕刻一把,又过一个小时,一件不逊sè于老和尚雕刻的观音神像出现了。
弥勒佛的神态活灵活现,盘坐的弥勒佛,表现了一种意境:“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好,好,后生可畏啊!施主难道是朱子常大师的后人?其雕工似乎传之伦仙之手。”老和尚这话一出口,沈文信顿时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原来之所以会木雕技艺,全是来自那尊出自早年间朱子常雕刻的关公神像,吸收了金光的沈文信,附带学习了这项传统的木雕技艺。
而且看样子好像是传承朱子常的技艺,达到了与老和尚比肩的程度,应该介于业余、大师之间,属于专家级别的吧?
“大师过奖了……”
;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