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是难得得圣明之主,现在我朝政治清明,国力逐步强大,不像是亡国之兆,所以陛下不需要多虑,至于有些事情,是不能强行阻拦的,如果阻拦也许造成更大的灾难!”袁天罡说道。
“那好吧,那就暂时放下吧!”太宗说道。
看到这里,剑御玫想,如果当年太宗皇帝在后宫掀起血雨腥风,也许唐真的会灭了。
因为万事万物境由心生,如果太宗表现出残暴,那岂不是和隋炀帝没啥区别,隋朝灭亡那样快,就是因为隋炀帝不体恤百姓造成的,轻易的修建大运河,民不聊生,轻易的几十万人几次征高丽,结果死伤惨重,所谓水能载舟也能覆舟,那样的浪费民力,如秦始皇一般,百姓不堪忍受自然纷纷起兵。更何况,对于那至高的皇权,正常的年月都无数的人在窥觊,一旦风吹草动,各种人都会出来煽风点火。
目的只有一个,逐鹿天下,取而代之。
就像当年始皇帝出游,项羽在人群中说了一句,“我要把他拉下来!”
刘邦在人群中说了一句,“我要取而代之!”
可见那至高皇权,原本就是天下能这窥觊之物。
如果当年太宗残暴的生事,也许就是一个暴君形象传世,那个时候,大唐江山就不会稳,武则天当年夺权之后,也许就不会还给李家子孙。
这样也好,后来武则天夺了十几年李氏江山后,最后还是还给自己的姓李的儿子,也是和太宗的宽厚有关系的。
只是武则天的夺权之路,还是充满了血腥。
剑御玫看到,朝中的大臣最反对武昭仪当皇后的,就是长孙无忌,那时李治的舅舅,长孙皇后的哥哥。
此刻他强烈反对武昭仪当皇后,反对废了王皇后。
这时,武媚娘知道,自己得寻找同盟军了。
剑御玫看到,武媚娘又来到了感业寺,她又一次在山林里独自等待。
那个人又一次的出现了。
当武媚娘又一次的和许立的**之欢之后,许立给给了他一些建议。
他们开始分头行动。
武媚娘也频频的召唤和接见一些大臣,她也利用一切的机会出宫去见一些大臣。
许立也经常充当特使,出入一些大臣的府邸,他们打猎的场所。
他们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势力。
因为那些大臣也会见风使舵,因为他们也知道皇上此刻最宠爱武昭仪,在武昭仪没有来找自己的时候,还可以装作不管武昭仪立后的事,可是如果武昭仪找来了,自己还不支持,那就是得罪了。
这种事谁都不愿意干。
从来宫廷斗争只有一个结果,赢家只有一家,包括那些裹从的人,你要富贵,只能是在刀尖上行走。
此刻的长孙无忌,只有不多的跟随者,因为他的性格直,也不会过多的拉拢势力,他只是借着以前长孙皇后的威仪,还有皇上的舅舅的身份在那里撑着。
可是谁知道皇上的心思,谁会得罪皇上?
很快,许多大臣纷纷悄悄给皇帝进言支持皇上重新立后。
特别是一个大臣对皇上悄悄说道,“立后之事,此乃皇上的家事!何必问外人!”
这个元老级大臣关键的一句话,让高宗下定了决心。
剑御玫看到,一场大清洗开始了。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