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位,他的态度将会部分左右皇帝的态度,没有人比他更清楚皇帝对于西方的重视。
而西方也正是他最薄弱的环节,一旦有了朱高炽支持。他又多了几分信心和两个哥哥一争长短,大家都知道。燕王是绝对支持太子朱标的,这也是很多人分析太子十几年来在北平,一直屹立不倒的原因之一。如果朱高炽能够支持自己,那么能给他带来多大的帮助啊!
闽王捧着密信正在发呆,忽然听到一声咳嗽:“等急了了,人老了,做事也慢,真的是老了,不中用了。”
闽王一慌,将密信急往袖中一塞,连忙行礼道:“外公早,谁说外公老了,外公正是老当益壮的时候,外孙还等着外公的出谋献策呢!!”
终究不敢太过高调,杨杰拱手相迎。二人重新坐下,侍女献茶。寒暄一番之后,杨杰问道:“最近在宗人府深居简出,可曾听到什么风声?”
闽王心里一格登,他知道瞒不过自己的外公,不过难免想,难道外公一直还暗中和锦衣卫有所瓜葛?不过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刻意的不去再往这个方向去思考。
望着外公那一张渐渐老去的面庞,那一双看似浑浊的眼睛正友善地望着他,于是笑道:“外公说笑了,只是外公来到京师良久,外孙最近又忙于政务,所以很久没有来探望,昨rì从宗人府完成皇命出来,左思右考,总觉得不对,所以今天就来了!”
“是吗?”杨杰含笑道:“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是总要先让我看看藏在袖中的东西,老夫才能说话不是?”
“外公?”闽王十分吃惊,并巧妙的用吃惊隐藏着尴尬,没有想到外公竟然一点面子也不给自己留下,直接就把话带入了整体。只好红着脸,将刚才放入袖中的密信、抄件拿了出来,恭敬的放在杨杰的手中。
“郭镇摆个寿酒,就被看在眼里,的心思也算是缜密,但是燕王世子失踪了小半个时辰,竟然没有人知道去哪里了,那么同时失踪的,还有什么人!!”
“凤阳知府袁泰、原辽王府长史朱玉能,还有一个,不知道算不算得上......”
“说说看,能让锦衣卫注意得人,肯定也有点用处!”
“一个歌姬,那个歌姬叫做晴儿,是年初燕王世子送给郭镇的。”
“那么肯定是见这个歌姬无疑,可惜,燕王世子打错了算盘……。”
一阵短暂的沉默以后,闽王探身道:“外公,刚才你说燕王世子打错了算盘,是什么意思?”
“这都是小事情!”杨杰持着花白的胡子,悠然地说:“,外公想提醒你一件事,那就是你的情报消息来源,大部分都是来源于锦衣卫,而如今的锦衣卫,已经不是外公我和你母亲说了算的时候了,就算是有几个念及往rì情分的老部下,但是要知道,他们能给你的,基本上还是皇上想要知道的内容,有很多,你该接触不到的,还是接触不到。”
“外公教训的是,早些年外孙已经明白了,而且按照外公的意思,利用民间商贾的力量组建自己的情报消息系统,但是终究是时rì太短,而且没有一个得力的人大力,分析能力较差。若是外公您能出山......。”
“凡事不能老是依靠你母亲和外公,想要做大事。就要有自己的人,自己的思想,我们终究只能替你清理一下后院,做一些善后的工作,其余的,还是要你自己亲力亲为才是,当年你父皇,不就是那么做的吗?”
“分析能力强的人没有。可以找一个,这些话就不要再说了!!下面说说朱高炽为什么不肯去继承燕王爵位?先说说看。”
“外孙觉得,他是觉得没有底气,朱高炽为人谨慎,他知道自己离开燕王身边多年,已经丧失了燕王身边几乎所有人的注意,而其二弟和三哥却不一样。一直跟着燕王四处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肯定也累计了无数人脉和威望,他现在去,两个弟弟肯定不会乖乖的拱手让出多年辛苦的成果,这样贸然去。恐怕会引起杀身之祸。”
杨杰点点头,端起茶杯吹去浮在上面的茶叶,淡淡的沉思着说:“的分析能力不错,但是却没有回答到要点,老夫现在问的再仔细一点。那就是燕王世子想不想继承燕王的爵位?”
书房内沉寂了一会,闽王猛地站起身来。回道:“想,肯定是想的!当初他为燕王付出了这么多,现在说没有事就没有他的事情了,让谁也觉得心里不甘!!”
“是以己度人!”杨杰淡淡的说道,脸上竟然没有一点笑容。
看着外公不似再开玩笑,闽王吓了一跳,喃喃自语道:“难道他真的不想继承燕王爵位?”
“他想,比谁都想,但是他想的比谁都大!!”杨杰断然说道,杜绝了闽王的胡思乱想。
“那为什么他要拒绝父皇的提议,坚辞不去呢?难道他在给父皇提条件?”
“提什么条件?”杨杰追问道。
“比如说,请父皇出兵护送......?”闽王陷入了沉思,想了一个又一个条件,但是又一个个的自己排除掉。
派兵护送,根本不现实的,派多少兵马护送,能抵挡住燕王麾下的虎狼之兵,那都是常年在外作战的jīng兵,再看看大明这么多年的安宁,估计除了几处边关之外,都没有几路兵马会打仗了,而朱高煦和朱高燧两人,就算是背着燕王,手下肯定也有一部分嫡系人马,大明要有多少人往里面填呢,何况,那样就代表者翻脸,一旦燕王归天,那就会给大明惹下天大的麻烦。
让父皇把朱高煦和朱高燧召回京师,然后自己再去?更不可能,不说父皇下不下圣旨,就说人家回来不回来还不一定呢,况且隔着万里之遥,人家随便把钦差杀了,说是没有收到圣旨,你又能怎么样,又有什么证据指正呢?
......。
想了半天没有一点要领,杨杰看着着急的闽王,不由的暗自叹息,他知道,不要说是闽王,就算是包括他的两个哥哥,太子朱标和二皇子朱棡,都不会去想明白的。
叹息道:“第三件事,那就是肃州卫指挥使罗永辉遇刺,疑是朱高炽四子所为,至少是嫌疑最大,是吗?”
闽王还在纠结刚才的问题,听到外公转换思路,迷茫的点点头。
“嫌疑最大,那就是他所为了。”
闻言不由一愣,其实闽王一直都不认为是朱高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