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臣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408 态度改变的原因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政治上的分裂和zhōng yāng集权的瓦解,使末rì的拜占廷帝国四分五裂。帝国内部政治动荡。皇室斗争激烈,共帝之间先后爆发了“两安德罗尼库斯之战”、“两约翰之战”、“约翰祖孙之战”。巴列奥略王朝的分封习俗加剧了帝国的分裂,分散在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的几个残余省份几乎都成了dú lì国家,除了承认拜占廷的宗主地位外。不对zhōng yāngzhèng fǔ承担任何义务,既不纳税也不提供士兵,朝廷的政令几乎不出京城。

    残存的几个富庶的农业地区全部被奥斯曼人占领。国家几乎没有收入,依靠变卖皇室财产土地和借高利贷度rì。这个国家也失去了所有兵员来源。陆军只得聘请加泰罗尼亚人、法国人、威尼斯人、塞尔维亚人、瓦拉几亚人、保加利亚人和土耳其人充当雇佣兵。这些人名为士兵,实为匪徒。稍有不满即大动干戈,洗劫当地居民。拜占廷海军也同时衰落,只能依靠威尼斯和热那亚的舰队保卫海上通道。

    为了换取和平,或者筹措现金,拜占廷帝国向塞尔维亚人、保加利亚人、威尼斯人、热那亚人和土耳其人屡次割让土地,拜占庭帝国陷入了一片茫然之中,在此时国王的话也起不到什么作用,本来唐奉先这次基本上是白来了。

    唐奉先虽然是洪武二十年的进士,在官场上也不算得意,还差点没有被所谓的胡惟庸牵连到,最后被送到极西之地出使,他本人也有自知之明,所以十分老实的请求在出使的队伍中要求被派往最远的拂菻国,完成本来就不能完成的任务。

    他当初的想法也许就是不回来了,因为在出使的途中,他还带着儿子一起,但是在拜占庭一段时间后,那里的国王虽然不重视他,但是来自于威尼斯的商人们,对于大明来使却极为有兴趣,多次拜访,给予了很大的优待。

    最后隐晦的劝其不要在君士坦丁堡久留,因为这里是是非之地,要不是帖木儿的牵制,恐怕奥斯曼帝国早就将其灭亡了,同时,也为了保护他这个来自远东的朋友,这些威尼斯商人还雇佣了一批军人和随从将其护送回大明。

    当然,唯利是图的威尼斯人当然不会白做这些事情,在随从和军人之中,他们安排了大量的亲信,来探知大明现在的虚实,因为他们早在蒙元时就听过东方这个古老的国度,对于其的富庶和特产早已垂涎已久,不过之前都是通过中亚地区中转贸易,现在他们也要把手伸出来了。

    巨大的利益驱使着他们冒更大的险,这次东方之旅中,他们没有白来,因为他们看到了一个比马可波罗传记描写的更为富庶的地方,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拂菻国是古籍中对拜占廷帝国的称谓。亦称大秦或海西国。

    对于大明的儒林人士来说,那个国度的情况是极为令人愤恨的,而这种愤恨却偏偏成了这些威尼斯商人在大明朝野受到欢迎的原因。丝毫没有戒心的唐奉先回来之后,为其引荐了许多商贾,而这些商贾又为其引荐了许多朝中的官员,礼部尚书陈迪就是其中之一。

    陈迪对于这些从拜占庭来的威尼斯商人本来是一点好印象也没有,甚至不屑见上一面。的确,他作为朝中的一品官员。也没有人敢为这些商贾引荐当朝的一品大员,但是当陈迪从一次闲谈中得知拜占庭王国的近况后。却大为改观,表示愿意接见前来的威尼斯商人。

    因为皇上一直试图开放的海禁,成为文官集团的一块心病,虽然现在还未曾开放,但是他们已经感觉到皇上的决心,正在想法设法劝谏皇上的时候,拜占庭的来客突然让他感觉到一点契机。

    通过了解,他们感到拜占庭王国的下场,简直就是给大明定制的教科书。

    拜占庭现在的危机真正的来源是哪里。过于授权的分封诸侯,这个在大明已经有效的得到控制,强大的商人集团,以利益为主,左右王国的局势,这才是文官集团想要让皇上知道的。

    “力田所以富国也。今民去农桑,赴游业,披采众利,聚之一门。虽于私家有富,然公计愈贫矣。”本末不足相供,则民安得不饥寒?饥寒并至,则民安能无jiān轨?jiān轨繁多。则吏安能无严酷?严酷数加,则下安能无愁怨?愁怨者多,则咎征并臻。下民无聊,而上天降灾。则国危矣。

    简单来说,就是告诉大家。流通不产生财富,是生产产生财富!资本既然不能在生产领域得以积累并发挥其真正的职能,生产便会出现萎缩。要之,对于一个生产萎缩的社会来说,以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的规律,大致是不具有普遍意义的。这样就带出一个结论,以商求富的规律,只有在生产相应发展的前提下才具有实际意义。盲目从商cháo,只会贻害生产的发展。最后就是国家与社会的动乱。

    非常清楚明了,而且jīng辟入木,这些都是他们平时拿来劝谏皇上的话,皇上听不进去,但是现在却出来了一个鲜活的例子,比如拜占庭王国现在的尴尬。

    陈迪等人在接见拜占庭来客时,询问的十分详尽,来客中包括商贾、传教士和雇佣军等等很多人,也使他们对于拜占庭的历史了解的基本算是透彻。

    这个原来被称为罗马帝国的王国,也曾经有过盛世的表现,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并拥有发达的商业和手工业。曾经一直是西方最发达的国家。它的货币索利都斯长期以来是各国流通的通用货币。

    最主要的收入还是来自商业贸易中征收的关税和贸易税。拜占廷首都君士坦丁堡处于几个大国的交汇点,自古以来就是各地商船汇集的地方,也是丝绸之路的终点,发达的贸易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萨洛尼卡、特拉布宗、安条克和亚历山大等城市也是拜占廷帝国的重要贸易港口。拜占廷的进口物资主要包括丝绸、毛皮、奴隶、粮食、贵重木材、香薰料、染料、象牙、宝石、珍禽异兽和其他奢侈品,出口物资则有玻璃、马赛克镶嵌画、高级丝织品和锦缎、武器、葡萄酒、金银货币、珠宝首饰和工艺品。

    这一切都和皇上当初建立海关时描述的差不多,而的确也造成了拜占庭王国的一度繁荣,但是商业可以给其带来繁荣,也能给其带来灭顶之灾,现在拜占庭的状况,不就是一个真实的写照吗?

    来自于欧罗巴大陆的商人左右了王国的局势,他们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不惜出卖国家的利益,当国家需要他们出力时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