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臣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406 进攻倭国第(1/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侥幸的文永之役、弘安之役之后,rì本经历了一段前所未有之乱世,历史上称之为rì本南北朝时期。直到洪武二十五年,足利幕府终于平定乱世,一统天下。距离现在不过十余年左右的光景。

    在乱世之际,rì本的社会构造也起了很大变化。南北朝的混乱局面虽然名誉上得到了解决,但是在庞煌利用手中的力量,再加上大明官方的部分力量,暗中扶植大内氏的基础之上,还是造成了实际上的南北对峙,一直都没有消停过,一直到大明准备征rì为止,双方才出现短暂的和平。

    不过已经决定了南北两方的差异,北方实际有室町幕府掌控权柄,稳固的向北方拓展势力,一直到尚未开发的北海道。在占有rì本大多数领地的情况下,其实足利义满有着绝对的权柄。

    而大内家族在继承南朝的雄厚家业背景之下,矿山的开发以及国内外贸易之交流亦随着兴盛了起来。领地到外都有都市产生,人们的生活比起足利幕府控制的地区更是zì yóu、富庶。

    虽然边境地带屡次遭到幕府的侵犯,但是大体说来国内上下可谓是一片平和,并且发展成rì本最大之贸易之地,沉浸在繁华富庶之讴歌声中。不过这些都建立在和高丽、大明、琉球以及东南亚诸国建立贸易的基础上产生的,而且少不了琉球暗中的资助。

    而事到如今,大明经历过洪武初期的严苛、洪武后期的宽和之后,开始兴盛壮大。由于朱元璋本人对rì本的恶感。还有倭寇再朝野之间的恶名,以致对马岛遭到大明水师的打击。在民间和朝堂之上的舆论导向下,大明终于开始对rì宣战。首先遣散了所有在大明的rì本人,并命令其带回去由大明皇帝签署的讨罪诏书。

    这一切的遽变如同发生在一瞬间,历时极为短暂。位于要冲之地的对马岛不久之后就陷落,而岛上所有居民,全部都被装上船运回大明,岛上完全成了大明的军事基地。

    为了逃避明朝莫名其妙的狂怒,足利幕府和大内氏都在寻找着自己的出路。当然他们永远也猜测不出作为大明皇帝的真实想法。

    鉴于另一个时空的教训,庞煌是这样认为的,首先声明一点。此时绝对不能用作雄鸡比喻大明,因为大明在这个时空内,还是一只巨兽,但无论大明的疆土像是什么,都不能排除一点。

    那就是rì本和高丽就像是放在嘴边的食物,如果你不一口把他吞下,那么很可能以后就会变成捆绑你的绳索,捂在你嘴边的抹布。让人食不下咽,透不过起来。事实也是如此,如果不趁着国力强盛,而自己脑筋有清楚的时候消除这个隐患,很有可能在几百年后。这片小岛就会被拿来牵制大明乃至华夏的发展。

    当然,要做到彻底,就不能让他简简单单的臣服。rì本的朝三暮四和出尔反尔,庞煌已经在另外一个时空领教过了。既然如此。那就在这个皇权至上的社会将他纳入大明的版图之中。

    不过庞煌同样知道,rì本和高丽的文化虽然大部分是在中原学习的。但是不可避免的已经是一个国家了,他们有自己的信仰的同时,还兼有那种野蛮的习气,更有居民们被统治近千年的惯xìng,征服容易,要灭就难了。高丽还好说,他们的信仰,刚刚被李氏家族颠覆一次,现在李芳远地位不稳,只要在那里暗中再搅和几年,习惯了大明的统治之后,信仰也好转变了。

    但是rì本不同,rì本除了在一百多年前蒙元的两次不成功的入侵外,身为岛国的他们保持了一定的纯净xìng,从对马岛遭受到的抵抗来说,这个民族虽然卑劣,但是遭到挫折后的反弹也是十分剧烈的。

    在另一个时空中,美国凭着强大的国力,尚未能征服越南、古巴等小国,更不要说在现在资讯不发达的时候,自己身边围绕的尽是一些自以为仁德可以服天下的书生,庞煌之所以画蛇添足的制造出多种摩擦、多种假象,那是有他的道理的。

    没有一个人比他更清楚这些集权政治的真实面目,说一句不好听的,在某种错误的引导下,朝堂之上的政治家们,真正能做到遇强则弱、遇弱则强。不能说这些政治家没有骨气,但是学派的桎梏限制了他们的思想。

    其实无论朝堂上的这些大臣将自己讲的是多么清高,都逃不出一个利益的范畴,他们的利益来自于皇权,但是又不希望皇权过于强大,他们的利益根本在于百姓,所以不想发展商业,将百姓禁锢在土地之上,他们的利益来自于广阔的疆土,但是又不想为其付出太大的代价。

    “对外派良将严守四境,对内广修仁德,自可不战而曲人之兵……。”

    已经记不起是哪位大臣奏折中说的了。还有什么:“……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圣上仁德,万民景仰,天下归心。”

    不管说的是人是什么目的,说的是多么光明堂皇,都能看出其背后的本质,这种本质和朱元璋的思路相反,那就是闭关锁国的雏形,是他不能容忍的。

    不过,也不是这些儒家学说的人畏战,他们是畏惧代价,要是代价很小的话,他们是不介意国家打个顺风仗的,如果代价太大,而军方势力又要崛起时,他们就会找出千般的理由反对。

    rì本虽是小国,但要灭其国并不算是很容易,万一半路上遇到稍微挫折,朝野之间就会竞相反对,这些大臣们别的本事没有,但是要推动舆论却是十分容易。他虽是皇帝。但也不能不考虑一下多数人的意见,要做明君。那就要从谏如流,要从谏如流就要做到妥协。

    朱元璋作为一个马背上打下江山的皇帝不想妥协。所以才造出这个一个局势,让国人再也说不出什么。如果说武定侯郭英遇袭是一个真正的意外,而倭寇长期sāo扰大明沿海则是事实,那么这次对马岛水师遇袭,rì本天皇的不轨之举等等,都是在庞煌的暗中cāo作下刻意营造出来的氛围,当然,为了防止今后的异议,庞煌还有后着。不过对于现在不重要了。

    大明在异口同声的呼声中,从大明北平都司、山东都司和南京都司中各抽调三个军计五万余人开赴对马岛正在筹建的基地。并从福州水师和广州水师各抽调一个舰队计五十艘主力战船加入征rì的行列。

    其实五军都督府认为用不了那么多水师,现在已经兵临壹崎岛,马上就是登陆作战了,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