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勤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七十二章 重提旧案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因为弘历的一个眼sè命令,那侍卫早已将手中刀捅入巴准老婆的腹内。。

    “啊!”巴准看得真切,却是一尸两命。发了狂的巴准yù冲向弘历,却见那些侍卫早已端枪瞄准了自己。

    “干掉他们!”弘历向侍卫们下了令。

    “你们快走!”额古此时却不知从何处钻出来,突然挡于巴哈身前。而侍卫们此时早已发弹。弹穿额古胸膛。“额古!”巴哈大叫一声,亦被子弹shè穿身体。巴准也同时被shè成了筛子。

    “将这几个人都给我就地埋了。稍稍离皇陵远一些。不要让这几个贱民弄霉了皇室的风水。”弘历说完,即与两名粘杆侍卫扬长而去。剩下几名侍卫则要挖坑、埋尸。

    巴哈、巴准的突然消失让雍正感到怀疑。而最大的嫌疑者就是弘历。如今又无证据证实,弘历将巴哈、巴准如何这般了,唯有再对弘历发出一声jǐng告。当然,弘历亦是在雍正面前毕恭毕敬,言语小心。作为雍正要考虑的是,究竟弘历做的这些事情到底有无对错。王心武目前对大清仍有利用价值,但rì后是否造成威胁亦未可知。弘历一直称王心武为年羹尧第二,那王心武会不会变成第二个年羹尧呢?因为这些事而惩罚弘历,撤去弘历储君之位,待自己万年后,皇室可有再能牵制王心武的帝王?只怕亦只有弘历能够!雍正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不深究弘历之过,只是责备了他一通,就让此事过去。只是可怜巴哈、巴准两兄弟及家人却成为了这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一月过去,王心武的伤已渐好,向雍正与荣亲王道别后,即带着郑淑静、郑淑妍两姐妹重回福建。而原生亦被任命为福建战地第一军医而与之随行。郑淑静同行自不必说,而那郑淑妍却是冲着自己心仪之人——书生宋清明而去。

    闽浙总督李卫见王心武一行安然而回,自是喜出望外。宋清明作为李卫手下一名白身幕僚亦立于迎接队伍之中。这队伍之中还有一人从人群中闪出,倒是给了王心武一个大惊喜。

    “柳云常!”王心武看到久违的老部下,亦是欣喜若狂。

    “柳大人如今是皇上任命的浙江巡抚了。原巡抚已经平迁他处。有你们几位助咱老李,一定要让这浙江文士都能如愿参加科考。”李卫说出了憋在自己心中久违的想法。

    “心武亦有意助李大哥一臂之力。”王心武深知,大清以马上打得天下。武功虽有,却极缺文治。这恢复浙江一省的科考自然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郑淑妍看到宋清明,自是别样欢喜。这位荣亲王家的大格格早将宋清明之事悉数告于荣亲王知晓。荣亲王一直担心郑淑妍陷于弘时身上太深,这会儿出了一个能让自己宝贝女儿jīng神放松的男人,荣亲王可是求之不得。所以,郑淑妍得以能与宋清明放心地谈情说爱。

    王心武回来福建,首要大事就是督促火器制造总局衙门与福州船政局加紧赶制穿越式自动步枪与新式战舰及潜水艇。虽然德川吉宗因为连番几次海战,已经元气大伤。但倭寇亡我之心一直未死,还需防范。俄罗斯、法兰西、英吉利各国仍对这个东方大国虎视眈眈。所以不能有些许懈怠。在注重制造武器的同时,王心武的练兵行动更为严格了。王心武将从现世带来的一些极佳军事技能都传授给了这些守家护土的战士们。大清坚固的军事防御体系在福建得以体现。

    李卫待王心武回来,亦是信心倍增,一连数月都向雍正上书,要求恢复浙江科考。但雍正最后的回批仍是:待决!李卫虽然失望,但仍不愿放弃,竟yù亲自上京,劝说雍正,务必还浙江士人一个公道。

    岳思盈犹恐夫君去钻那牛角尖,忙劝道:“老爷,此事仍不可cāo之过急。需要找寻一个恰当的机会。”

    “这机会几时能等到?是一年,又或是十年,又或是等咱老李入土以后?”李卫口气不太好。

    “总之,现在皇上还对査嗣庭一案不能释怀。待过个一年半载的,也许再行上书就行得通了。”岳思盈仍是这样劝着李卫。

    李卫有名的怕老婆,自然只有再听媳妇一次。只是他这么一个不谙文事之人可怎么找寻一个好时机?若事不成,反触怒龙颜,那就麻烦大了。

    再说雍正自允祥舍己而去后,即感觉身边缺了什么,猜忌亦愈来愈重。近些rì子,不少京城大员都无故遭贬谪。而且,雍正常发些恶梦。第二rì早朝之时,这位君主就会以梦来下诏令。忽有一rì,雍正竟梦到一个身着前朝龙袍之人,与一些头戴白巾的绿林人士攻进京师,并提刀戳向自己。雍正于梦中受惊吓不小,醒了过来,并于早朝之上将此事告知于群臣知晓,让列位臣工为其解梦。

    鄂尔泰乃饱学之士,人送外号“满清东方朔”,听后言道:“皇上,梦不过虚境而已,不可尽信。若言前朝皇帝与暴民一起反上京师,那必是民间有疾苦所致。百姓的要求很简单。只要能够吃得饱、穿得暖,不受战乱之苦即可。也就是人人有事做,凡人皆可有书读,风调雨顺而已。达到如此境界,前朝皇帝必不能一呼百应。皇上自可安枕无忧也。”

    雍正听言,甚觉有理。然而,此梦之所出,必有事所致。但现今四海平定,且各地官员奉公守法,百姓皆能安居乐业,那些个暴民缘何仍要反上京师?雍正将这一疑问反问于朝中诸臣。

    有一位叫做张伯行的大臣却是个书呆子,有些不体会圣意,竟开言道:“头戴纶巾之士只怕是浙江被罢考的那些士人。若皇上能让浙江恢复科考,则国之幸甚,趋于完美了。”

    “哼!”雍正听到张伯行所言,怒不可遏道:“大胆奴才,岂是要重提査嗣庭案?还有浙江那帮读书人。习得些八股文章,整rì想着前朝之事,yù图谋不轨。朕一定要给他们一点颜sè看看。”

    “皇上,不可啊!断不可行秦始皇帝所行之事。”张伯行知道自己说错了话,累及江南那帮学子,忙借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典故来劝雍正道。

    雍正亦知秦始皇是如何对待读书人的。张伯行将秦始皇那一暴政与自己之政相提并论,气得雍正怒道:“将张伯行给朕推出午门斩首。”

    其余包括刘统勋与张廷玉、富察米思翰、荣亲王等一班老臣亦不敢多言。偏偏此时高毋庸居然在一旁言道:“皇上,张大人虽然出言不逊,但罪不至死。奴才服侍皇上已有些年月,颇也识得一些忠臣。今r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