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杨邵文召集公司管理层,安排手拉机的推广事宜。与会人员有卢佟海、杨玉华、张毅、葛洪以及大股东袁慧清、袁峄城。
股份公司成立后,公司的组织结构慢慢趋于正规化,相继成立了销售部、采购部、机械部、财务部等部门。各部门负责人称为经理,底下的伙计虽然有层级的高低,但一律统称为办事员。其中销售部负责土布的出售,由张毅任经理;采购部负责为农村织户提供机纱以及收购土布,由葛洪负责,他是南丫镇人,因为心思细腻,从而在进入杨氏布行的第一批员工中脱颖而出;机械部目前还没有负责人,由杨邵文兼管;杨玉华则是财务部经理,财务部还有个负责出纳的小姑娘,杨玉华也算是摆脱了光杆司令的尴尬了。而卢佟海则担任公司的副总经理。
这些机构以及职位,杨邵文是直接拿现代的名字套上去的,这让卢佟海、杨玉华这些“古人”们颇有些别扭。不过杨邵文也不管这些,只要他不觉得别扭就行了。要不然,自己的公司里都是些头柜、二柜、品格、帮帐、把头之类的称呼,他就要觉得难受了。
大家讨论时,对手拉机给织布业带来的巨大效率提升已经不再怀疑,但却遇到了点商业模式上的困扰。
公司该怎么从这种效率的提升中赚钱?
“当然是降低收布价格啊?”张毅理所当然的说道:“目前用机纱织布,熟练的织户高的每月已经能赚到2元了,如果加上手拉机带来的效率提升,差不多能到4元。我们公司就与织户将手拉机带来的利润来个对半分,让织户多赚1元,我们再赚1元,这不过分吧?”
他说的利益分配方案倒是没什么问题,这也是杨邵文心中理想的分配方案,只是在实施的措施上不太合适。
“不行的,织户对自己手中的布有处置权,我们把价钱压低,他们会卖给别人的!”采购部的葛洪虽然声音不大,但意思说的很清楚,压低布价会流失采购部手中的织户资源,不是个好选择。
“那就保持原价好了。当初我们引进机纱时也没调收购价,每匹布多出的利润都给了织户。而我们则是通过大幅增加的收布量来提高我们的利益,这次也一样,我们走量就行了!”这是杨玉华的意见。她可是清楚记得大哥对她说过,用了机纱后,织户们织的布多了,也更加依赖杨氏布行了,杨氏布行收布也就更容易了,这就是客户黏xìng。
“不一样的,以前是我们有可观的利润率,可以通过走量来提高收益。现在嘛,在短时间内打不开苏南本地市场的情况下,利润率将会一直维持在一个非常低的水平。这样一来,走量带来的收益非常有限!”杨邵文给自己的妹妹解释道:“很显然,我们公司目前最主要的任务是提升利润率。这次,我们必须要从织户们手里争利益了。”
袁慧清提议道:“可以从手拉机价格上入手啊。咱们把要收取的利益都分摊到手拉机成本中,反正织户们也不知道手拉机的具体成本,他们不会有什么怨言的。”
这个提议倒是让大家眼前一亮,似乎是个神不知鬼不觉增加收益的好办法。
可这条还是被杨邵文给否定了。“要摊销掉我们的利益,手拉机的价格需要在三四十元左右,这太高了,基本没有向农户推广的可能!”
袁峄城也补充道:“手拉机原理很简单,大家一看就明白。从工艺上来说,也没什么太难的地方,别人要仿制非常简单。我们把价格订的这么高,只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罢了。”
这又是一个问题。杨邵文没任何办法提防别人山寨,更何况他自己也是“山寨”约翰·凯伊的设计,也没理由指责别人。
卢佟海补充道:“你们没发觉吗,采用了手拉机后,农户每月花在机纱的成本从7元增加到了14元,另外还有添置新织机的费用,投入成本很大啊。织户们对我们的收布船队更加依赖了!”
虽然织户的黏xìng更高了,但卢佟海却没什么兴奋之情。葛洪解释道:“目前,产量最大的村庄,我们的船需要每5天去一次,已经是很高的频率了。再高,对船的运力使用上将非常不经济!”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还连带多出来一系列的问题,众人不禁变得有些丧气。明明是个很划算的事情,公司硬是没办法从中榨出自己的利润来。真是老鼠拉龟,无处下手。
杨邵文听卢佟海介绍织户在资金投入上的困难,隐隐然的摸到了点思路:“也不是没办法,只须我们做一点商业模式上的创新罢了。”
众人一起将目光投向杨邵文。
几天后,杨氏布业公司的办事员,从公司旗下的纺织系统中,挑出十几个人口众多、对周边有较大影响力的大村,为每村各带去了一台手拉机。他们将它送给了这些村中织布能力最好的织户,以表彰他们一年多来,对杨氏布业公司的大力支持。
这当然是杨氏布业公司为了宣传推广手拉机的一个噱头,但却非常有效。这些织布高手成为其他人艳羡的对象,更对那台看起来有些古怪的织机充满了好奇。
在办事人员的简单指导下,这些织布高手很快就掌握了手拉机的用法,在周围村民的围观下,手拉机向人们展示了它强大的威力。织户们在心里默默计算开了,一个每月能织30匹窄幅布的织工,用手拉机织布,每月能出产45匹宽幅布,织布效率倍增。
巨大的利益面前,大家不再淡定,纷纷打听这种手拉机的消息。不过杨氏布行的办事员也不多说,只是告诉这些织户,他们很快就能用上手拉机了。
一个月的时间,手拉机的风波在乡村农户间充分扩散。大家对能拥有一台自己的手拉机已经是望眼yù穿了。同时,织户们也对手拉机织布有了更多的感触。首先,手拉机非常吃机纱。以前用投梭机每月需20斤纱,用了手拉机后,每月需40斤机纱。这对织户们手中的资金是个考验,他们询问杨氏布业公司的办事员能不能提高收布的频率,得到的回复是,目前的收布频率已经达到极限,没有增加的空间了。这不是个好消息,这样一来,资金的投入是个大问题。另外,添置手拉机的成本不知需要多少,对于没多少余钱的农民来说,这也是笔不大不小的开支。
眼见公司旗下的纺织户们对手拉机的出现已经消化的差不多了。杨氏布业公司的办事人员递给跃跃yù试的织户们一张契约。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