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宦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6章 马蹄金为饵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连年亏损,亏的是经济而不是企业制度,如何在开采的同时做好环境保护,必然有自己一套详细规定。”

    “这倒是。”孙凌凯点头。

    陈运来拿起桌上那块马蹄金,“在我发现这块东西的地方,绝对是一条未开采的金矿矿脉!”

    孙凌凯一震,“不可能!五几年全国搞普探,西南哪儿有矿哪儿没矿,基本都是摸清了的,如果那里真有金矿,储量必定也是有限,开采成本远大于获得。”

    陈运来摇了下头,从包里取出一本泛黄的线装书和一本陈旧的紫红色皮封日记本,放到孙凌凯面前,“这是我前不久去荷兰的时候,买下的明代兰芝县志和十七世纪荷兰使节范?霍恩的日记,它们分别记载了兰芝老熊岭金脉和荷兰东印度公司在老熊岭的发现。明代老熊岭一带居住多为彪悍的夷人,汉人虽然发现这里蕴藏着储量丰富的金矿,却因为难以进入而只能望金兴叹。而荷兰人之所以最后也没有在老熊岭开这个金矿,一是由于两名东印度公司代表当时得霍乱去世,而范?霍恩本人又深为推崇《论语》所表现的价值观,他决心为中国人留下这笔财富……”

    迟向荣和孙凌凯惊讶不已地拿起了县志和日记,良久之后,孙凌凯才喃喃地说:“可为什么我们在五十年代的勘探中没有发现?”

    陈运来嘿嘿笑道:“我看到这两份东西后,正逢谨行邀我到兰芝投资,我觉得这算得上是天意。但在都江地院购买当年的勘探成果查看后,我也生出和孙厅相同的疑问,并且怀疑自己在荷兰买的这两样东西是假的?”

    迟向荣接道:“是啊,文玩这东西真真假假,老手都可能马失前蹄,何况其他人?”

    陈运来摇头道:“说来也巧,我当时因为太失望,在地院看着手里的勘探成果就脱口说了自己的疑惑,没想到接待我的那位老同志当年就是勘探队的一名学徒,据他说,当时老熊岭匪患严重,剿匪队经常和土匪在那一带打仗,所以当时根本就没去那里勘探。六十年代后,这方面的工作更加荒废,后来连提的人都没了。”

    “没想到啊,真是没想到!”孙凌凯为兰芝可能拥有大储量金矿而感慨不已。

    陈运来笑而不语。

    其实,他刚刚一番话半真半假,明代县志是真,范?霍恩的日记却是他找人做的赝品,事实上他根本不知道老熊岭金矿是否真的储量丰富。

    他这么做的目的,无非就是要引起孙凌凯的高度兴趣,从而促成省地院前往勘探,从而确定他是不是真要投资老熊岭金矿。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