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宦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9章 矿企改制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孟谨行回到示范区上班第一天,所有人都以为他会召集大家商议正源改制的问题。

    但是,出乎意料,会是开了,除了听听大家对前阶段工作的汇报,以及下一阶段工作的打算,有关正源的问题,他始终搁在一边没有正面碰触。

    他在会上重点提了两件事,一是两年内在示范区消除义务制教学段学生的失学现象,二是三年在全区范围实现用电覆盖。

    散会出来时,大家习惯性地边走边议论会议内容。

    “……农电覆盖这事儿县里提了几十年了,这个!”说话的蔡强捏了捏两个手指,“钱永远是制约因素,三十年都未必能干成,别说三年了。”

    孙飞小声道:“你这是经验主义。头儿要做的事,没有做不成的!农电这事儿,他在桑榆的时候就已经提出来了,后来不是建了两个电站吗?”

    “但这俩电站起到作用了吗?”蔡强不客气地反问。

    孙飞有点语塞,但马上分辩道:“这不老百姓穷,花不起钱用嘛!”

    “那就是lang费。”蔡强说着四下看了看,也压低了声音,“我不是要批评头儿,理论上那套他在行,可现实不是纸上谈兵,你把电站建起来虽然是好事儿,但你也得让老百姓用得起啊!”

    ……

    同样的话,在孟谨行的办公室,楚远也正对孟谨行说着。

    孟谨行扔了支烟给楚远,说:“这问题我考虑过,我打算从明年开始,按人均家庭收入水平,由示范区财政贴补农民家庭用电。”

    他这话一说,刘爱宝立刻道:“财政现在刚刚有点起色,你搞贴补是不是再斟酌研究一下?”

    孟谨行一摇手说:“财政上的钱就是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一年的电价补贴花不了几个钱!你们不要忘了,那两座电站在工业和商业用电两块上,为财政挣了不少的钱。”他指指刘爱宝,“你们不能老是光想着怎么省着花,也要多想办法增加财政积累,实在不行,到县里去要补助也是一条路啊!水利厅那个项目建成后,示范区整个供电系统就会是长丰全县最完善的配置,低峰时期,还能为我们创造效益,这些足可以弥补贴补支出。”

    “但项目没有建成以前……”

    刘爱宝还想说,孟谨行立刻打断了她,“苦也就苦个三五载,完全可以从其他地方想办法。”

    曹萍马上问:“那你有没有考虑过建办公楼的问题?现在不比过去,到我们示范区来取经的兄弟县市领导络绎不绝,没有一个不说我们的办公场所破败的。”

    孟谨行笑着吐出烟圈,“有这个钱,还不如把学校修修好,把各乡的卫生院的设备档次提提高!”

    曹萍不满地看他一眼说:“我发现,你这人特不爱面子!”

    “就为了一张面子,花几千万造办公楼?”孟谨行摇头,“这样的面子我情愿不要!我还真跟你们说,除非你们把我赶出示范区,否则只要我在一天,必须等全区没有危房了,老百姓都居有定所了,咱们才能考虑这个建不建办公楼的事儿。”

    曹萍、徐旸等人面面相觑,他们没想到这家伙竟然有这样的想法。

    詹福生是直接在心里骂孟谨行“装!”

    但等大家一走,他就满脸堆笑,小心询问孟谨行,准备如何处理正源改制的事?

    孟谨行这一次终于没有回避,但也只是说:“哪天,我们一起去矿上走走。”

    “那我马上去安排?”詹福生问。

    “不用,我已经让海峰安排了,他到时候会通知你。”孟谨行说完就低下了头看文件,没有再与詹福生说话。

    詹福生只好无趣地退了出来。

    ……

    肖海峰由老柴陪着,正在正源矿产下属的三号矿井,这已经是他们走访的第六个矿井。

    正源矿产公司位于龙平乡,原为乡集体资产。

    龙平是个储量中等偏下的煤乡,正源下属的六个矿井中,目前三号五号和六号矿井都已经过度开采封闭,骨干井一号、二号井产能较为旺盛,四号井面临枯竭。

    肖海峰走访这些矿井,是受孟谨行的指派,在正式对正源矿产进行改制前,做一次详细的摸底调查。

    ……

    孟谨行在詹福生走后,也离开办公室,去了县委。

    他与夏明翰约了见面,谈的就是正源矿产改制的问题。

    “怎么样,回来后的工作都理顺了?”夏明翰打完两个电话后,关心地询问。

    “老詹他们都很负责,工作上基本都运行正常。”孟谨行说,“我今天来,是想跟书记汇报一下正源矿产改制的一些设想。”

    “呵呵,一回来就全情投入工作,很好!”夏明翰做出一个掏耳朵的动作,“说吧,我洗耳恭听。”

    孟谨行挑重点把自己的想法作了简单汇报,夏明翰沉思了一会儿说,“我总结一下,你刚刚的想法归纳起来,其实就是一个重点——让职工参与改制。”

    孟谨行点了点头,“对。”

    夏明翰道:“你的想法很好。可你想过没有,这些年煤炭行情不景气,正源矿产负债值高达近千万,职工们欠薪已久,哪还有钱参与购买股份?”

    孟谨行笑了一下,拿出詹福生在都江给他的那份方案,递给夏明翰,“这是老詹向县政府汇报过的方案,章县觉得需要完善,所以我估计您没有看过。不瞒您说,这段时间,我接到不少电话,都是为正源资产出让牵线搭桥的,但说到操作方式时,无一例外都是与老詹的想法如出一辙。”

    夏明翰边听边看,孟谨行则继续说:“这份东西虽然提供了两个备选方案,但在我看来都是巧取豪夺,腾挪转移。”

    夏明翰听到这话,抬头看了他一眼。

    孟谨行无视他的眼神,“这样的改制,扔下来的包袱、剥离的不良资产由谁来处理?长丰现在仍然是个穷县,示范区也刚刚起步,不能跟沿海城市比,财政负担不了这样沉重的包袱。”

    夏明翰合上了方案,问:“别的都不说,我就问你,银行欠账和职工工资、福利积欠你准备怎么解决?”

    “让他们自己解决。”孟谨行说。

    “胡闹!”夏明翰瞪他一眼,“如果他们能解决,会搞出这么多的欠账来?你不是一直都注重民生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