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王妃崔莺儿为晋王杨广诞下一子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隋文帝杨坚耳中,杨坚龙颜大悦。
这个孩子和之前那位长孙杨俨不同,不仅乃是正室所生,而且还并非是什么在外野合得来的,所以各方面来说其出身便要比那位长孙杨俨要好上数倍。
古代上层社会的新生儿的名字大部分都不是父母取得,因为古代讲究的是宗族,一般都是有一族之长来取名,而父母一般就最多只不过是能给孩子取一个小名。
所以这个新生儿的名字也很明显是要由拥有隋皇室最高地位的杨坚来取名。
杨坚在之前便就从无数代表美好寓意的字中挑选出两个字。
一个为“昭”,一个为“德”。
《说文》中记载:“昭,rì明也。”、“德,升也。”
这两个字无疑是代表着作为爷爷也是作为君王的杨坚对自己的臣孙的巨大期望。
在崔莺儿生下孩子这个消息传来后不久,杨坚便将大神棍袁天罡招进宫中,递上新生儿的生辰八字,让这位大神棍占卜这两个字中哪一个更加适合新生儿。
利用卜卦、星相,甚至用种种翻覆的方法卜占之后,袁大神棍表示,“昭”字更加适合。
于是杨坚当即便就下旨,除了赐予崔莺儿一大堆物什之外,最重要的还下旨给这位新生儿赐名为“昭”。
刚刚出生的小杨昭穿着蓝sè的百家衣被rǔ母抱着拜谢了自家爷爷的隆恩。
未来的倒霉蛋元德太子杨昭横空出世——只可惜他的老妈不是萧霓裳。
对于这件事,白弘的心情很复杂。
他这样也算得上是强jiān历史了吧?爽是有够爽的啦,但是他还是感觉到这爽的后面有一个大坑在等着他。
不过这也只是一个秘密,是白弘可以没事找事从脑海中拉出来的,可以感受到作为一个穿越人士优越感的秘密,仅此而已。
大兴城这边因为晋王妃产子,全城欢庆,但是广陵的扬州总管府内,作为新生儿杨昭父亲的晋王杨广却明显感受不到那初为人父的喜悦,原因一是因为这消息还没有传到他这里,二便是目前江南各地爆发的反隋叛乱。
其实最早在攻打南陈的时候,在攻破丹阳以后,吴地人就已经开始了造反或者捣乱行为,他们共同推举萧王献为国主,在晋陵阻挡平陈大军,最后萧王献被宇文述打败,宇文述还因此获得了杨坚的表扬,然后萧王献退军据守仓山,燕荣率领jīng锐甲兵五千人紧随追赶。萧王献败逃,被燕荣所擒获,晋陵、会稽一带才全部平定。
而现在实际上白弘也好,杨坚也好,杨广也好,或者说大部分明眼人都知道,南陈被灭,也只不过是明面上的南北统一,地域统一。但这之后的江南士子百姓对于隋王朝这个新兴王朝的敌视并没有随着南北统一而消失。
对于江南百姓,除了之前攻打陈国时隋军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不犯和将施文庆那群jiān臣给斩首示众之外,杨坚还很明确的下旨,轻徭役轻赋税,努力的去获得民心,而作为隋王朝在江南的最高长官的晋王杨广也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屈尊纡贵来获取民心。
对于江南士子,杨坚很快便就把白弘的那套科举制进行了全国推广,这对于江南士子来说到也算得上是一个好消息,但是仍然有一部分人,那部分人认为陈国已灭,自己自然不可依附于隋朝,对于这种狗屁不通经不起半点推敲的思想,白弘是恨不得一巴掌把他们拍到墙上,想抠都抠不下来。
尼玛的,你觉得你对不起陈国,那你就和陈国一起去死啊!
虽然白弘这么吐槽着,但是出乎白弘意料的是,这个思想居然还有不少人表示支持态度……
白弘的第一反应就是把这帮反动派给老子好好地批斗!yīn阳头、纸帽子一个也不能少!
但是这也只是他意yín罢了,古人认为毛发受之于父母,不可轻易损毁,否则就是不孝。
所以白弘假如真的把他们给剃成yīn阳头那么他就只能等着隋文帝让自己的脖子和头说拜拜了。
但除了江南士子之外,还有一个更加麻烦的事态。
提问,隋炀帝杨广除了因为消耗国力太多,他还干了什么导致一大推人反对他?
世家,没错就是那七望五姓,史书上记载杨广当年是对那帮某种程度上可以左右朝堂的那些世家起了杀心的。
李渊他们一家就属于这个范畴。
而江南现在就是典型的士族政权。
士族这玩意,是魏晋南北朝的特有产物,九品中正制便就和这玩意。息息相关。而士族鼎盛时期则是东晋王朝,东晋王朝它本身便就是依靠南北士族的支持才得以存在。其政权是司马氏皇权和以王、庾、桓、谢诸大姓为代表的北方士族以及处于非主流地位的江南吴姓士族的联合专政,这种政治格局一直延续到东晋末年,长达一个世纪之久。随后到了南北朝时期,虽然那些帝王多多少少都用委以庶族官吏品位不高却握有实权的职务,但根本意义上还是不能改变高级士族垄断高官的局面。
隋文帝杨坚是一个dúcái的人,他是绝对不允许让那群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饭囊酒袋来干预他的决策,所以除了用科举制招安江南士子之外,他另外还下旨对那群士族开刀。
于是乎,这帮士族发现自己的利益受到了威胁,他们也明白这事不是送点金子银子就可以摆平的,于是权衡利弊之下,他们中有些选择投靠隋朝表示一切都听从皇上的指挥,我是革命一块砖,皇上让我去哪就去哪。
对于这些人,杨坚持双手欢迎态度,他也知道这事不是一下子就能干成的,那帮人嘛他自然是不会把他们流放到什么地方,也就给他们一些散职,保证他们吃喝不愁便可以了。
除了这帮“俊杰”之外,更多的士族选择了铤而走险,造反。
毕竟现在的局势还么有完全稳定下来,假如他们现在造反什么的很有可能杨坚还会分他们一杯羹之类。
不过这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罢了,杨坚对江南的百姓很温柔,对那帮士子也很温柔,但是对这群士族,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对于他们只有使用俾斯麦的“铁血政策”,虽然这个时候俾斯麦还没有出生,“铁血政策”也还没有被人们所知,但是杨坚所做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