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大关键节点之一,加上天师教的底蕴,一定清楚许多有关九州结界的变故。
“王先生来得正好!”张元旭却不多说,而是从袖中取出一道淡金色符纸,“紫媛仙子有仙符一道,托贫道转交王先生,先生得符。自能获悉一切!”
“喔?”王宗超有些意外,想不到紫媛竟然在找他,而且还料到他会去龙虎山打探情报,不过仍伸出手来,将符纸接过。
符纸入手,立即碎开,一道游丝般的细碎剑光从中飞出,正中王宗超眉心。
虽然只是天地元气形成的分身,但这道剑气却有无比神妙的追溯之能,只要有一丝精神、气机联系,就能寻根溯源,直指本体。哪怕鬼仙之流能够将神念分化无数,但只要有一神念中剑,所有神念都会遭殃。别看这丝剑气细若游丝,但还未渡过雷劫的鬼仙,却几乎可以说是中则必死!
不过对于王宗超来说,这样的剑气却完全谈不上是攻击,紫媛只不过将一系列信息寄托这一丝剑气,传给王宗超罢了。
“……洪荒诸界……神禁罗网……赤汞果……秦王照骨镜……好个仙秦!好生霸道!”
眉心中剑之后,王宗超的凝气分身只是近乎不可觉察的模糊一瞬,随即又点点头,向张氏兄弟问道:“看来两位是不打算前往仙秦了?”
“仙秦虽好,却非我等寄身之地……”张元旭缓缓摇头,平淡中带着几分寥寂道:“即使末法已临,正一道统仍需传承下去,我等岂可为求仙途,却弃先祖立道之地于不顾!”
张元放则微微叹息一声道:“至于天师教弟子,若欲前往仙秦者,我等也不阻拦,去留皆由自便,毕竟此界仙途已绝,不可致众弟子陪我等一群老朽一并断绝前途。若他们到了仙秦后还能不忘正一道统,已属难能可贵!”
种种迹象表明,当年的仙秦与华夏天庭很不对付,偏偏天师教却在相当程度称得上是天庭在人间的代言人,根正苗红,甚至有敕令诸天三万六千神明之莫大权柄。以这样的背景,若去仙秦寄人篱下,穿小鞋都还只是小意思而已。所以张氏兄弟宁可驻留末法之地,在末法时代勉强维持道统,也不算愧对先祖。
原本两人还存着进入秦陵,设法获取仙秦时代的至宝、仙药以及仙法的打算,但眼下仙秦的展现的实力与气象无疑已让他们彻底绝望,不敢再有非分之想,也等于彻底放弃了登仙成道之心。
“既如此,两位还请保重。”王宗超对此能够理解,也不多说,点头作别之后,元气凝聚的躯体随即化风散去。
……………………………………
“师……师父?”
在王宗超与张氏兄弟见面的同一时间,在西安省政府大楼中,正在埋头处理政务的陈囤愕然抬头,看到了凭空出现的王宗超。
“看来,仙秦复出,给你造成很大的压力……”看到陈囤眼中密布的血丝,王宗超点点头说道。
仍然是凝气分身,到了王宗超如今境界,数千里之内。一切人畜草木的气息,皆能有所感应。不难定位那些熟悉且明显强于普通人的气息。
不仅如此,他只需将一点元气融入天地,就能将千百里范围内的天地元气一举同化,化为他血脉与意志的延伸,就像某些四阶生物只要有一个细胞入侵其他生物体内,就能将对方同化一样。在此千里范围内。只要清楚感应到了对方的气息。他就能在一瞬间以天地元气在对方面前凝聚出分身。
“弟子无能,唯尽心尽力而为罢了。”陈囤起身,向王宗超行礼,又以目光隐蔽暗示门外。
王宗超却说道:“那两人我知道,不会有什么妨碍。”
“什么人?”
与此同时,门外两名看似气质平凡,不引人注目的男子不约而同发出一声洪亮喝问,声音雄浑,洪亮。中气十足,五脏铁板一块,五气凝聚,吐纳如黄钟大吕般铿锵悠远。头顶各有一股精芒爆发。仿佛蛰伏已久的孽龙升空,直冲云霞!
但他们的喝问却未能传入陈囤耳中,只因一股无形气场笼罩而下,不仅将他们的发音消弭无形,也将他们一举一动乃至一呼一吸的力道彻底消弭化解,令他们如入淤积了无数岁月的沼泽深潭,全身凝滞。有力难施,感官七窍乃至全身每一处毛孔都似被浓稠的胶水堵塞,连时间感与空间感都变得混沌不清,精神大有提振不起的萎靡之感……
“果然是人仙,而且身上有九大窍穴凝炼得非比寻常,很可能在成就人仙之前就已完成凝炼,而且气血也超乎境界的浑厚,这使得他们初成人仙时战力就非同寻常。此外,两人身上还有几十窍穴都有凝炼迹象……
所有凝炼的窍穴都在无时不刻依照各自的特定频率震荡,彼此共振,震荡全身筋骨、内脏、气血,一波又一波将各种杂质震散排斥,就如锻造宝剑,千锤百炼,浑然一体……他们腰间、手脚的几处护甲也时刻被他们的气血浸透滋养,与窍穴共鸣,俨然躯体的一部分!”
王宗超虽然借鉴了半部“人仙炼窍法”成就“天人炼窍法”,但对于纯正的“人仙炼窍法”达成的效果仍然只存于猜测,如今在场既然隐藏有两名人仙,就借机探测比较一番。
普通的初成的人仙,正面作战实力相比普通先天高手还要稍有不如。不过这两名仙秦人仙由于深厚的底蕴,哪怕只是初成人仙不久,战力也足以比拟先天高手中的佼佼者,而且还是在他们不用特殊装备的情况下。
“……眼下形势,我唯有配合仙秦计划,并在暗中宣传劝阻,不过仍然难以遏制整个中国人心浮躁,求仙者喧嚷不绝之势……”此时陈囤也向王宗超述说形势,不比没有修仙文化背景的国外,事实上几乎每一个华夏人都藏有一个成仙梦,再加上仙秦也不乏大能深入民间宣传引导,眼下七八成的中国青壮年以及还能走得动的老年人,几乎都要前往骊山走上一遭,以求仙缘。相比之下,国外虽然也被搞得秩序大乱,但真正动身前往骊山的也不过两成上下。
而陈囤也缺乏可以阻止民众求仙的堂皇大义,即使这些年中国方方面面已颇有起色,北方尤其大有改观,但仍然底子太浅,民众仍然过得颇为艰辛。在多数人都活不过五十岁,不少人还要忍饥挨饿的情况下,仙秦所展示、所承诺的一切对于他们来说无异一步登天。哪怕去了仙秦后绝大多数人都要做牛做马他们也不在乎,毕竟即使留下,他们又何尝不是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