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拾六章 自己造军舰太甚00第一第(2/3)页
    光绪一时也想不出所以然来,他坐在一旁喝了口茶:“大家议议吧。”
    光绪话一出,随行的参谋部和海军部的官员们就议论开了。说建说买的人都有,还有的直接说,就是不买也能把狗rì的打到满地找牙。能随着皇帝一同来审阅图纸的,那都是核心人物,每一个人都了解目前清国海军的战力。纷乱的讨论很快就有了比较统一的思想:对外采购。采购的数量比较趋距于二艘。
    “邓世昌,你是海军部长。你的意见呢?”光绪问道。
    “微臣以为,当以对外采购为主。二艘足以。”邓世昌很肯定的说道。
    “那参谋部长的意风呢?”
    “对外采购四艘。”王士珍将麦克金森请出房间后说道。
    “为什么?”
    “微臣以为,对rì战争中我大清必须保持对rì本在武力上的绝对优势,加之我大清海军的经验优势。在对rì战争后才能保存更多力量。如此战后的在大清才有足够的力量震慑沙俄远东舰队。如果我们在对rì战争中海军力量遭到过大的损失的话,那么战后的大清很难保证对沙俄远东舰队力量的平衡。如果沙俄在此时突然发难的话,大清海军危亦,大清国危亦。”
    光绪看着王士珍选他做参谋总长是正确的。他的眼光已经超越了清rì战争,看到了战争后的大清国所面临的局面。光绪点了点头:“有没有不同意见,尽管说。”
    “微臣有。”王士珍站了出来:“微臣担心,我们没地方能买到四艘军舰。”
    光绪嘴角一撇,刚才说了半天的废话。
    唐绍仪站了出来:“以微臣看来,想要在战前购进四艘也许有些难,但二艘还是有可能的。据微臣所知,德国在为我国建造军舰之时,德国自己也开工建造了二艘。皇上您看是不是先和德国人联系一下。”
    “先去联系看看,但我们不能将希望全部寄托在别人身上。此次之所以各国不仅**军舰于我大清,还同时**给rì本,就是想要挑起远东的战事。如此一来,列强们就可以从中渔利,还可掌握远东话语权。所以大清自己的军舰还是要造的。那么对于此次的实验舰都有什么看法。”
    王士珍的邓世昌到是认为,如此大的军舰大清dú lì建造可行xìng不高。应转为建造7000吨级如定镇二舰的战列舰为佳,既为实验舰,还当先行实验建造能力为先。
    但海军参谋长程诚却不这么看:“微臣以为即使是7000吨的战列舰也是战列舰。其建造难度和要求应是眼下大清工业能力所不能企及。当以建造巡洋舰为先,巡洋舰的要求没有战列舰高,之后再行讨论战列舰的建造工作。”
    先建巡洋舰!这句话到是提醒了光绪。战列舰是人类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兵器,也是一个国家工业能力和最高科学技术的象征。无论前生今世,最先进最尖端的科技必定首先是应用到军事上,去建造最强大的武力。而当今世界最强大的武力无亦就是战列舰,所以凭清国如此弱小的工业底子想直接上马战列舰的建造确实不现实,即使是定远级。那么巡洋舰就不一样,它没有战列舰那样必须冲到第一线做战,与敌人火力对shè。巡洋舰只是做为战列舰攻击的补充手段,那么要求就没那么高。即使还造不了重巡,轻巡还是没问题的。
    想通了这个道理,光绪就问:“吴德仁,以你看来。用152㎜舰炮去攻击龙吟级战列舰会是什么结果。”
    “不会造成严重伤害,龙吟级可以继续作战。就如同定镇中弹200余发一样。”
    “那用203㎜舰炮呢?”
    “嗯,那就有些麻烦了。也许击沉的可能xìng不大,但要打到战列舰退出战斗的可能xìng还是蛮大的。”
    “立刻让麦克金森进来,朕有些新想法。大家一起讨论下。”
    随着麦克金森的到来,光绪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轻巡洋舰的概念。使用四座三联装203㎜全防护舰炮,采用背负式结构。使用最新测定的全新舰体,航速最好能达到24节,一万吨左右的排水量。为保证速度和排水量在清国工业能力之内,不采用欧洲的全面防护概念,而使用重点防护。就是在如弹药库、司令塔、炮塔等重要部件处加强装甲防护能力,其它次要部位全部不加装甲,争取做到炮弹穿而不炸。但为了增加抗沉xìng,采用小水密舱结构。也就是多设置一些小型的水密舱。如此一来即使被打坏几个也不会影响到军舰的继续航行。必要时还要以牺牲一部分续航能力。另外提高舰炮的昂角以增加shè程,争取做到,我能打到你而你打不着我。再不济也要跑的赢。
    这个概念一经光绪提出就引来了众来一片赞叹之声,这是一艘无敌战舰。如果这种战舰真能实现,那它将是世界上所有巡洋舰的杀手,因为没有哪艘巡洋舰会带着如此强大的火力。战列舰的火力到是在强大很多,对于这种单薄的军舰只要能打中一发就够它受的了,可是人家的shè程远,速度快,就是战列舰遇上了它也只有避让的份。所以,在场的人包括麦克金森都非常同意光绪的想法。
    但介于目前大清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