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有一个小世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唇亡齿寒(月底求订阅支持!)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面的经络和穴道知识对于普通人很是繁杂,很难,一般的人想要学会这些知识根本不可能,所以,赵朝纲就拿出了记忆玉简。

    记忆玉简可以把知识印刻进人的识海里面,这样的话,一旦某个人决定开始修炼武功了,在他开始修炼武功之前。相关的武功记忆玉简就可以把这套武功的所有知识都印刻近这个人的识海里面,让他想忘都忘不了。

    当然。这些相关的武学知识里面是肯定有经络和穴道这些知识的。这样一来,所有的相关难题就全部解决了。

    当然也会有人说了,记忆玉简这样神奇的东西相对于普通人来说太高了,要是赵朝纲真的把所有的武功秘籍都用记忆玉简去记载的话,那代价太大了,中国现在的人口可是有着十三亿,这么多的人,需要的记忆玉简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就算是你赵朝纲不介意记忆玉简的价值,但是这么多的记忆玉简单单你赵朝纲一个人制造的过来吗?

    呵呵,其实这些难题对于拥有,真的不是什么问题。

    拥有着一个提供十三亿人口所需的记忆玉简的资源,就算是一百三十亿,一千三百亿这么多的人口的记忆玉简资源,对于赵朝纲来说,也仅仅是沧海一粟罢了。

    至于制造记忆玉简所需的人手,不要忘记了赵朝纲手上那众多的傀儡,有着这些傀儡的帮忙,赵朝纲再引入流水线的生产方式,制造记忆玉简对于赵朝纲而言,完全是小意思。

    再说了,中国现在是有着十三亿的人口,但是又不是这么多的人口全部一起进入武林密境里面,同时开始练武,武林密境开放到现在已经过去这么久了,但是,进入武林密境里面练武的人数也仅仅只有三百万左右,连五百万都不到。

    所以,记忆玉简所需要的数目远远少于所有人的估计。

    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赵朝纲才安心的开放了武林密境,也是因此,那些进入武林密境玉石区里面练武的人,才会这么容易的成为武功高手,不然的话,仅仅依靠丹药,没有扎实的武学知识基础,你想要学会武功,完全不可能。

    武功在神奇上面,比起科学来,还要更加的神奇,在难度上面,比起科学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总所周知的事情,一个普通人想要成为一个真正的科学家,他需要学习的知识,需要花费的时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没有扎实的科学理论基础,没有全身心的投入,一个普通人想要成为科学家,那完全是天方夜谭的事情。

    成为科学家是这样的难,比科学更加神奇的武功当然更加的难了。

    冷鑫现在能够这样熟练的掌握点穴术,还运用分筋挫骨手拿住了黄毛,靠的其实就是记忆玉简的神奇能力,记忆玉简直接把点穴术、分筋挫骨手的所有知识全部刻进了冷鑫的识海里面,让冷鑫马上就明白了怎么修炼点穴术和分筋挫骨手,不然的话,仅仅凭借冷鑫那智商只有三四十的脑袋,想要学会点穴术和分筋挫骨手完全不可能。

    “老……老大。您……您这是干什么?我是黄毛啊,您的忠心手下,老大。现在可不是开玩笑的时候。”

    黄毛的说话声都开始有点颤抖了,而且,在他的额头上面,汗珠子像是流水似的流了下来,黄毛的背后更是湿成一片,刚刚冷鑫那冷酷无情的话语,再加上冷鑫对自己的出手。黄毛心里面害怕极了。

    “开玩笑?!呵呵……。”冷鑫轻声的笑了起来,对于黄毛到现在还以为自己在和他开玩笑,冷鑫很是无语。

    刚刚自己已经是说的那样明白了。而且自己刚刚也是对黄毛出手了,黄毛居然还以为自己在开玩笑,这不是笑话是什么。

    当然,也许这是黄毛的缓兵之计。想要通过这些话来打消自己拿他当诱饵的想法。真要是这样的话,对于黄毛冷鑫要刮目相了。

    不过,现在说这些已经来不及了,现在就算是自己想要放了黄毛,另找人代替,也没有什么可能了。

    在冷鑫动手抓住了黄毛之后,冷鑫其他的手下直接跑到了渔船的另一面,远远的离开冷鑫这里。而且冷鑫的那些手下现在都已经团结在了一起,还用很是警惕的眼神看着自己。

    冷鑫相信。要是自己现在对着剩下的其中一个手下动手的话,其余剩下的人都会向自己出手。

    唇亡齿寒这句成语的意思,冷鑫这些手下都懂。

    唇亡齿寒:唇没有了,牙齿就寒冷。比喻双方休戚相关,荣辱与共。语本《左传?僖公五年》:“ 晋侯复假道於虞以伐虢。宫之奇 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宋文莹《玉壶清话》卷六:“时虽已下荆楚,孟昶有唇亡齿寒之惧。”

    关于唇亡齿寒这个成语,还有着这样的一个故事。

    话说在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扩张,先后吞灭了很多弱小的诸侯国。晋国的国土面积和军事力量得到了迅速发展。

    此时,晋献公已把目光盯在了虞、虢二国上,以便扫除障碍,向中原地区发展。

    晋献公找借口说邻近的虢(guo)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国。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地。

    “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晋献公问手下的大臣。

    大臣荀息替晋献公拟定了一条绝好的计策,他建议用良马玉璧向虞公送重礼,行贿借道,去讨伐虢国,破坏虞、虢的联盟,然后各个击破。

    对于这一计策,晋献公开始有点犹豫。荀息说:“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人,只要我们送他价值连城的美玉和宝马,他不会不答应借道的。”

    虽然晋献公对荀息的计策十分赞同,但对赠送良马、玉璧这些稀世之宝却有些割舍不下,并担心虞公收了重礼还不肯借道。

    荀息笑道:“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虢国灭了,虞国也不能独存,您的美玉宝马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虞公那里罢了。”。

    不过也有其他的大臣不怎么同意,这些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虞国大夫宫之奇十分精明能干,只要宫之奇在,定能识破送礼借道的蹊跷,必然劝虞公拒收礼物,事情就不好办了。”

    对于这些人的反对,荀息是一脸的自信,他很快就解释道:“大王不知,宫之奇的为人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