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4章 釜底抽薪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于惠真在办公桌后面坐如松,她梳着齐刘海的短发,虽然带着一副黑框眼镜,可看起来依然年轻得不像话,衣着打扮朴素得有些老旧,却完全掩不住她的秀美容颜。

    每次见到这位美女于市长,陆卫央心中都忍不住惊赞,据说对方比自己也大不了几岁,就算有深厚背景,可人家如此年轻就当上市里一把手绝对非常不简单。

    “于市长,陆卫央同志到了。”

    于惠真那位四十多岁的女秘书恭敬说道,语气显然发自内心。

    “于市长好。”

    陆卫央连忙收拾好心情,上前微鞠躬。

    “小陆来了,请坐,等我五分钟。”

    于惠真抬头微微一笑,没有过分热情,却也绝对不会让人感觉疏远,更不是一般领导那种威严做派,直让人感觉如浴chūn风。

    “好的,于市长你忙就是了。”

    陆卫央客气了一句,走到沙发上端端正正坐下,在于惠真面前她希望做得更好些。

    “是不是感冒了?小陆你的脸好红。”

    女秘书倒好茶水退了出去,于惠真依然神情专注看着文件,却随口语带关心。

    “没有的,我只是刚才吹了下冷风而已,谢谢于市长关心。”

    陆卫央心中怨怼某个小子,深呼吸稳定情绪微笑解释。

    于惠真点点头没有再说话,过了四分多钟,她收拾好手里的文件起身走了过来。

    陆卫央连忙站起身来,面似冷静,紧紧捏着手里的文件袋却好似一个待考中学生。

    虽说哥哥在重山公安系统工作,还有嫂子那边的关系,可陆卫央在zhèngfǔ系统这边却没有多深厚关系,在国内这环境哪怕功绩再多,想要往上走没有更高领导赏识依然举步维艰。

    这位调来不久的于惠真市长据说之前在西北某个县里当了两年副县长,对方年纪轻轻就能爬到这个位置显然前途大好。

    陆卫央也让嫂子帮忙打听过于惠真的背景,可没有太确切的消息,只知道对方是重山人,查探不到往往意味背后层次很高。

    国内能当一把手的女市长不多,尤其还这么年轻,陆卫央当然也想和对方搞好关系,不说成为其心腹,至少当对方欣赏的下属没什么坏处。

    之前于惠真的暗示挺模糊,显然还想考察考察陆卫央的本事,她这段时间准备了许久,希望今天的面试能有好结果。

    至于那坏小子的疯话,陆卫央还是很犹豫的……

    “小陆,你们的发展计划做好了吧?”

    于惠真摆摆手示意坐下,她随即也坐在陆卫央身边,脸上笑容很是和蔼。<ww。ienG。com>

    “于市长,”陆卫央一咬牙,还是把路扬那小子的想法搬了出来,道:“我们药泉的发展计划之前本来做好了,不过因为最近的变动有了些新想法。”

    今天这次会面表面理由是汇报今年药泉的发展计划,实际上陆卫央很清楚,于惠真是想看看她的发展思路能不能跟自己合拍。

    “什么新想法?”

    于惠真没有故作惊讶,只是很平静反问。

    “于市长,你也知道药泉之前只是个乡,我们的发展计划开始都是根据本地具体情况做的,可行政规划调整之后的药泉镇局面不同,我最近也有了新想法。”

    陆卫央表情认真,心中忐忑把吸收不久的内容抛了出来。

    “年轻人有新想法是好事,你大着胆子说。”

    于惠真鼓励般微微一笑,脸上表情恰到好处的饶有兴致。

    “好的,于市长。”

    不管有几分真,陆卫央都感觉倍受鼓舞,她平静下来把发展计划拿了出来却没有直接递过去,而是又拿出几页纸放在上面一起递了过去。

    “这是我们之前做的发展计划,上面几页是一些新想法。”

    陆卫央想想反正都交上去了,她大着胆子开始介绍自己都觉得疯狂的计划。

    时间不多,重新修改整个发展计划不现实,陆卫央和路扬早上所谓修改也只是拟定了一些新发展思路的提纲。

    其中一个关键改变是药泉工业园,原本发展计划只想着如何充分利用旧厂房,如今却计划在大垭村征地搞一个新的工业园,首个项目是扩产之后的三万吨棕刚玉厂。

    红船厂厂区承载量有限,最初计划扩产的一万吨还勉强能支撑,可要上到三万吨已经超出了极限,大垭村更靠近省道,在那边交通方便发展工业显然更合适。

    “想要多少地?”

    于惠真看着意志高扬的陆卫央,不露声sè询问。

    “于市长你不要嫌贪心,大垭村靠近公路那块低洼地,我们想都征用了。”

    陆卫央胆子一大,真像某小子说的那样狮子大开口。

    “那不是差不多一平方公里?”

    于惠真表情难掩惊讶,如今南隆市的建成面积还不到两平方公里,一个刚刚成立的镇就想要一平方公里发展乡镇工业,说出去都是笑话。

    “是的,棕刚玉厂当然要不了那么多地,我们计划以后把乡镇工业都引导去新工业园发展,这边交通条件更好,又不缺水电煤,只要条件合适老工业园的企业主应该都愿意过去。”

    陆卫央说得有些激动,提高声音道:“所以我大着胆子,希望于市长您把规划中的隆泉工业园向东南方向扩展五公里,以便我们镇的棕刚玉项目能享受配套政策。”

    隆泉工业园是于惠真上任之后吹的风,位于城东街道东南方向三公里处,整个规划面积才五平方公里,端头正好到南隆火车站。

    大垭村距离火车站四公里多,扩展之后药泉镇的新工业园刚好被包进去,国内工业园规划几平方公里,扩展规划几十平方公里也不稀奇,但要利用配套政策就必须有一些特殊手段钻空子。

    “你之前说棕刚玉厂要做大对吧?”

    于惠真不置可否笑笑,问起了关键。

    “是的,魏厂长计划今年七月份扩产到三万吨,到时候年产值超过七千万,利税可以达到两千万。”

    陆卫央把这些数字早已经刻在脑子里,此时都是脱口而出。

    “这个项目没有三千万拿不下来,资金准备怎么解决?”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