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卿家所言极是,那就由你来主持,如何?”
陆子羽仔细打量仁宗皇帝,只见他始终面带微笑,看不出有什么不喜,和包拯说起话来和言悦色,眼神对眼神,柔情蜜意,如果放在后世,保不定被人误认为是基友啥的。
“微臣久经政事早已输了风骚,惶恐不敢担此重任,况且此间文人墨客甚多,更有文坛领袖在此,包拯不敢献丑,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包拯举止端庄颇具名臣风范,抱拳微礼,微躬身子,言语诚恳,不但显示了其谦逊的一面,而且显示了其任人唯才不居功恃傲的一面。
“依包卿家所言应推举何人担此重任?”
仁宗皇帝微微皱眉,随即并没有责怪包拯驳他面子的事,反而虚心相询,这一幕倒给场中大臣以及陆子羽留下了一个虚心纳谏的明主形象。
“方今文坛翰林大学士知贡举欧阳修欧阳大人不但为本届科举主考官,更是当今文坛宗师,如此风雅之事由他主持也合了今日之盛会。”
包拯不紧不慢道出一个人来,这个名字一说出就吓了陆子羽一大跳,喝到嘴里的茶水也差点喷了出来。乖乖,散文唐宋八大家宋代之首,正是他一手开启了嘉佑以及元佑两个文坛上为后人铭记的时代。
“欧阳卿家意下何如?”
仁宗皇帝今天势必要把他和善的一面进行到底了,临他决策了,反倒问起了大臣,还真像一个明主。
“微臣愿共襄盛举忝为主持。”
陆子羽循声而望,说话之人坐在他们后方不远处,与包拯的位置前后相邻。此人头戴一顶典型的宋代官帽,身着五爪紫蟒大红官袍,面容白净,白发苍苍,髭须较短,面上无甚皱纹,高鼻阔耳,倒是鹤发童颜的高人模样。
他所坐的那张桌子也较别人大为不同,其他人所坐案子,充其量也就两三人同坐,他们一桌将近十人,其中五人陆子羽倒还认识。欧阳修的左手边是一位老者,高冠博带,衣衫宽松质朴并无华丽之色,面上略带笑容,比欧阳修年纪略小,但是面上沟壑纵横已是久经风霜,此人自是苏洵老泉。
紧随苏老泉之后的是两个年轻后生,二人眉宇间有些相像,只是靠前一人稍显成熟,随后之人略显稚嫩。二人虽不能称得上英俊潇洒,但是都是那种斯文有礼之人,他们自然就是苏东坡与苏辙了。
三苏之后是一个丰神俊朗春风得意的人,此人装束格外与人不同。此人头戴官帽,但是官帽与在场众人又是不同,别人都是方顶前低后高,高出的部分实为突出并无实际功用,而他的却是圆顶,椭圆的形状与戏剧里的有些相似。此外,他一身华服,大红的袍子似乎比欧阳修的还要亮上几分。他就是昨天打马畅游汴京城的新科状元章衡。
接下来还有几人,陆子羽瞧来面孔陌生,想来应是新进士子,也没怎么留意,到了最后一位,欧阳修的右手边也是一位老人,此人年龄与欧阳修不相上下,但其面容比之于苏老泉更多沧桑,然其面上三缕长须,反倒多了一种仙风道骨的味道。如果说欧阳修是安享天年的世俗老人的话,他就是隐居仙山的得道高人。
这个人不知是哪一位,但是能够坐在欧阳修的右手边足以说明其身份地位,再加他一身官袍,想必也是文坛一大家,至少深受欧阳修的赏识,否则也不会带上他一同出席这等宴会。…,
“一切以欧阳卿家意。”
今天的仁宗皇帝不知怎么的还真想做个甩手掌柜,就是想看看这些臣子们能给他带来什么热闹了,他举办的宴会,他反倒不管了。
“微臣领命。”欧阳修抱拳躬身作礼,然后直起腰板,环视场中文武大臣,微微一笑道:“昨日皇榜刚揭,想必诸位也想考究一二这些新进后学的才学,那么老朽不才权作主持,作些规矩出来,也好大家比试,各位意下如何?”
“不用计较他们,欧阳卿家只管定下规矩。”
文武大臣哪敢漫天说话,久久不语,仁宗皇帝一瞧知道不发话是不行了,不耐的代替群臣接下了话茬。
“适值中秋,既是佳节,又是丰收的季节,今日所作诗词须为应景之作,所作词中必须表明秋,丰收,圆月等意思,至于思想各位随意发挥。”
陆子羽一听欧阳修定的规矩,虽然宽泛,但要应景之作,除非那曹植再世能够七步成诗,若要现场作出,他却不能。如果不是写诗,或许还能凑个千二八百字,对于写诗,他可就头大了。
欧阳修说了半天还是没人回话,谁也不愿第一个作诗,毕竟枪打出头鸟,一个不好就成了众矢之的,到时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启奏陛下,微臣以为,此等风雅之事,皇室也应参与以体现皇室与民同乐的决心,不如第一首诗就由皇室代表先作上一首抛砖引玉开启盛会。”
又是包黑子,怎么什么事都是包黑子,这家伙也太那啥了吧,每每到关键时刻他就出来表现了,太他娘的爱表现了。
仁宗闻言皱了皱眉,但随即看向陆子羽,然后宽心微笑道:“包卿家代朕选一个吧。”
陆子羽接触到皇帝的目光,打了个冷颤,事情的发展正走向不利于他的一面,他好像掉入了仁宗皇帝与包拯的陷阱或者说是包拯的步步为营把他给圈了进来。
“微臣以为陆附马无论文思才情都堪称皇室之代表,陛下以为如何。”
操,害怕什么来什么,陆子羽现在有想掐死包黑子的冲动,这个黑子明的不行,就来阴的,他是不把自己逼上梁山不罢休。陆子羽心里直骂娘,一双眼睛嘀溜溜的转,盼望着仁宗把包拯的提议给否决了。
“包卿家深知朕意,就由陆附马代表皇室赋诗一首以助雅兴。”
仁宗皇帝意味深长的看了包拯一眼,看在陆子羽的眼里就成了狼狈为奸,到现在陆子羽才明白了包拯的心思是多么的阴狠,他与皇帝这就是合演的一出双黄。再往深处想,极有可能是包拯算计了所有的人,从一开始他提议诗词助兴到接下来的种种都已经料到,并有后手。
也没时间想其他的了,陆子羽现在如坐针毡,如果说他能做诗的话,估计这个世上就没有什么诗人了,猪都能飞上天。看着仁宗投来的似是鼓励又似威胁的目光,陆子羽浑身起了鸡皮疙瘩。
前一刻他还是场上的明星,得到了老太后的欢心,得到了仁宗赏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