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枭雄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章 鲁若愚第(1/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香港旺角,有一条并不起眼的狭长街道,却保持了二十多年的风光,名字叫砵兰街。

    1970年代,香港sè情行业起步,在这条街上踩下了深深的一脚。每当夜幕降临,霓虹闪烁,亮起的红黄灯箱释放出城市的yù望,本港小姐、北姑、俄罗斯女孩,应有尽有,价格不一。姑娘们扑着厚厚的粉底,酥胸半露,各怀心事。黑帮电影中那些老大、混混、jì女、piáo客间的故事,就在这条街上展开,而香港jǐng界最著名的“有组织犯罪及三合会调查科(俗称o记)”最初亦诞生于此。

    这条繁华的街道,曾是和胜和底下最赚钱的一棵摇钱树,但今晚,却倒了八辈子霉,遭了殃。

    新义安的人马像一群蝗虫掠过稻田一样,疯狂涌进来烧杀抢掠,灯箱破碎,招牌砸烂,人仰马翻,尖声怪叫,霎时就把这里搞得乌烟瘴气。幸好,这群魔鬼在占领了这条街区之后,只分出一小部分人看守着,其他大队人马又辗转异地,这里总算安静了下来。只有零星的火光在几处着火点冒出来,黑烟已经不像之前那么浓密了。街面上除了滩滩未干的血迹外,还散落着各种各样的鞋子,应该是人们在逃难的时候慌乱遗落的。

    在这条刚刚被尽情蹂躏过的砵兰街尽头,有一家远近闻名的仁仁麻将馆,鲁若愚最早的产业。

    此刻,这家麻将馆已经被新义安的人马砸了个稀巴烂,落了满地的麻将,所幸的是里面那些无辜的员工并没有收到伤害,他们大多数都是附近的街坊,在新义安的大队人马撤退之后,只留了四个喽罗在门口看着。那些员工不想再生是非,询问过那四个看守能不能关门后,就默默地落闸,打扫起屋子来,一脸的落寞。

    这家麻将馆的地下室平常用来堆放杂物,一般都是黑灯瞎火的,可现在却反常地亮着一盏灯。

    昔rì风光无限的和胜和教父鲁若愚就躲在这里,像一只担惊受怕的老鼠,心神不宁,很憔悴。

    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是最安全的。

    鲁若愚是在下令让小妖从雍福会撤退之后,就开始打道回府的,到了半路却骇然听到新义安加入了这场动乱,立即让人改变行进路线,来到了砵兰街的仁仁麻将馆后门,让韩福跟着自己,然后叫司机照样开回自己的别墅。当他走下奔驰车的时候,麻雀馆大门还打开的,他跟韩福从后门悄无声息地下到了地下室,很快,新义安的人马就杀到了,上头一片兵荒马乱。

    “韩福,给谭启荣发短信了吗?”鲁若愚坐在一个货箱上,低着头,语气显得病怏怏的。

    “发了,他说正在路上。”韩福恭敬站着,就算所有人都背叛鲁若愚,他还是会忠心耿耿的。

    “嗯。”鲁若愚心事重重地点点头。

    “老爷,您真的打算要走到这一步吗?”韩福忧虑道。

    “你觉得我现在还有后路可走吗?”鲁若愚抬起头,冰冷地睨了他一眼。

    “如果真的把所有内幕都捅出去,那整个香港黑社会都会遭灭顶之灾啊。”韩福心有不忍道。

    “这是萧云和向花强逼我的,既然他们联手对付我,我也不能让他们好过!”鲁若愚yīn狠道。

    韩福不敢再多言,颤栗着站在一旁,心里头五味杂陈。

    自己的主人要把他所掌握的三大社团的所有内幕都交给jǐng方,这么极端的做法,是福还是祸?

    唉,谁能说得清呢?

    鲁若愚这个香港黑_道传奇人物的一生都充满了戏剧xìng,若是刨根问底,可以立著出书了。

    他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是1949年,那一年,他是广东佛山一户殷富地主家1岁大的小少爷,而韩福当年才十岁,是鲁家一个下人的儿子。兵荒马乱的年月,土地革命中地主命运悲惨的故事不断从北方传来,恐慌笼罩着这个南方大家庭。这一年,懵懂无知的鲁若愚跟随父母离开大陆,成了80万逃港流民中的一员。

    彼时的香港,正从港口转到工业城市型,劳动力奇缺。

    此后20年,大陆的每一次动荡,都会造成大量人口的涌入,这些难民就成为了最低贱廉价的劳动力,浇筑起这座rì益庞大的工业巨城。少年鲁若愚是在香港新界的贫民区长大、入学,父亲期冀他有朝一rì成为社会jīng英,而目不识丁的韩福则甘愿留在他身边当一个鞍前马后的跟班。鲁若愚至今仍念念不忘,小学三年级,他从全班第48名奋斗到第3名,父亲老泪纵横。之后他的成绩持续优秀,还在少年唱诗团担任团长。

    初中二年级,是鲁若愚生命的第二个转折点。这一年,在亲戚的资助下,鲁若愚转到了一间英文学校——在这块殖民地,一口流利的英语是挤进上层社会必须的门票。在那所学校,从第一天哑巴式的自我介绍开始,鲁若愚就感到了强烈的失落,几乎听不懂课,也不敢开口讲话,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像透明人,无人嘲笑,也无人问津”。

    于是,这位未来的地下皇帝开始用打架这种残暴的方式,唤起他人注意。

    当时,自小就跟着佛山武术世家学武的鲁若愚很快就在学校的大架小架中脱颖而出,声名远播,很快就跟了一个和胜和的大佬,行话叫“挂蓝灯笼”。鲁若愚蓄起了长发,不久就收到第一个砍人的指令。他带着4个少年,手持长刀,去抢夺一个赌档。他还清楚记得,一路上一直听到自己强劲的心跳声,感到它简直就要跳出来了,可当举刀追砍过去,紧张与不安瞬间消失。如此反复几次之后,砍人就成了家常便饭。

    与其他任一枭雄相似的是,鲁若愚成为传奇的道路也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充满崎岖。

    在他17岁的时候,是他人生的第三个转折点,因为这一年,他有了第一个小孩,为了给妻子和孩子一个相对安稳的生活,他在名声渐起的时候,毅然决然选择了退出和胜和。从那开始,他断断续续打起工来,捡保龄球,进塑胶厂、制衣厂,最终升到了师傅的职位。然而大师傅间也有勾心斗角,他所在的派系长年受压制,上升路途渺茫。

    在七十年代的一个晚上,10号台风刮过香港。快到而立之年的鲁若愚刚上完夜班,长期劳碌的他头发已经是黑白相间了,站在高处望向公园,万物凄凉,感觉人生就像草木一样,台风一过,之前再勃勃生机,也被摧残得支离破碎,遂作诗一首:狂风雨过又天晴,眼前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