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0章】 自乱阵脚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与欧战相比,东亚的战争只不过是小儿科罢了。

    法军在迪巴伊、卡斯特尔诺二路进攻遭遇挫败后,其中路两路集团军又按照计划发动了进攻,仿佛前面两路的失败根本不存在一般法国战前计划之制定真是死板的可以。

    为了防止迪、卡二部全军覆没和德军的乘胜穷追,更了防止敌军突破凡尔登、南锡之间的防御而进逼巴黎,中路两个集团军决定按照霞飞事前的布置进行战役展开,谁知部队刚刚运动,霞飞又发布了新的命令,要求两个集团军变更部署,下决心不问迪巴伊等部法军的生死,直接掉头向东转进,穿越阿登山脉后从德军战线中部楔入,夺取卢森堡、特里尔、瓦登、迪丁霍芬、梅斯、萨尔布吕肯等城,再视情势的发展,相机渡过莱茵河发展攻势这个命令等于将战前的全部布置全盘推翻!

    吕夫和德朗格尔这两个集团军司令接到命令后大惊失色,先已在主动权上拱手相让,如果再按照此种进攻路线,等于是重新变更计划部署,必将造成更大的思想混乱。战争毕竟不是纸上画图,要方要圆只要稍微变更一下即可,几十万大军骤然更改作战使命可是非同小可。两人商议后决定一方面传令部队停止进军、就地待命,另一方面则驱车亲往总司令部面见霞飞,当面陈述军情,希冀挽回。

    但无论两人如何苦口婆心的劝说,霞飞都听不进去,强令两部穿阿登森林进攻。希望成功后两军合力,强渡莱茵河……

    霞飞的这番动作看似巧妙,实际早在毛奇的预料中,他果然在阿登两处准备了部队,分别为陆军野战第4和第5集团军。虽然德军兵力略少于法军进攻兵力,但也远不像霞飞估计的那么少,考虑到防守方的有利条件,实际法军在兵力对比上并不占多少上风。

    人算不如天算。霞飞是自己昏招迭出,小毛奇却是手下忒不争气原本积极似稳妥的安排被骄傲自大、立功心切的皇太子破坏。皇太子威廉在听到右翼进展顺利,左翼其余部队又围住了法国人两个集团军后,心里蠢蠢欲动,唯恐没有功劳,置小毛奇“专守防御”的命令于不顾。竟决心从阿登森林主动出击,并利用皇太子的地位,压迫另外一个集团军司令、符腾堡公爵附和他地建议。

    算盘是打得叮当响两军会师后从凡尔登与色当之间的空隙穿过,直捣巴黎。

    由此,德法各以2个集团军的兵力,各自兵分两路对敌方发动进攻,就连进攻选择的日子都是一模一样。更凑巧的是,由于阿登的特殊地形,夏秋仍有可能起雾。双方碰撞地那天恰逢阿登地区大雾弥漫,山川树林上面白花花的一片,能见度降低到不足100米。稍微远一点的距离便分辨不清。法军为了顺利展开,将大队兵力拆分成若干小分队行军,防止走失,而德军为了加大奇袭效果,也是命令部队化整为零加以渗透,事先也不进行炮火准备。最初的两天,双方东西对进,速度很慢,没有任何碰面。到第3天下午。德军和法军已完全纠缠在一起,根本分不清旁边的部队是敌是友,只能陷入混战。

    双方短兵相接,在大炮不能用的情况下,使出浑身解数,用机枪、步枪、手榴弹甚至枪托、刺刀肉搏。双方几十万大军就在阿登森林中展开最为原始的乱战,自中午杀到黄昏,再从黄昏战到天明,这场混战整整持续了两天两夜。一个小山头,一块小林地都需要付出几十甚至成百上千的性命争夺,许多关键阵地多次拉锯,反反复复,失而复得、得而复失,狭隘的林间小道上到处都是德法两国士兵地尸体。

    在这场混战中,日耳曼人的军事素养得到了彻底体现,法国士兵的单兵作战能力逊于他们地德国同行,肉搏技能差于对方。小部队作战协同能力(连、排级)也比不上德军。在反复拉锯战中,特别是由于德军重炮火力压制造成了一段空旷的封锁线。法军增援部队损失惨重却寸步难行,一线接战的法军越打越少,而德军的兵力却源源不断地展开。法军终于抵挡不住开始全线崩溃。在撤退过程中,法军士兵经常被犬牙交错中的德军包围和歼灭。5天后,德军将法军逐出色当地区。在清点战损报告时,德军统计共消灭法军4万余人,俘虏对方1万众人,而德军自身也付出了近2万人的代价。表面上看战果统计对德军有利,法国要损失5个士兵才能换回德军损失2个,但实际上,当时德法交战中的左右两翼,德法损失交换比高达近1:4,阿登遭遇战表面上看德军占了便宜,实际法军给对方造成了更大比例的杀伤。

    在夺取阿登作为出发阵地后。皇太子更加得意非凡。不顾部队尚未完全收拢和归建地事实。强行要求先头部队必须马不停蹄、加快推进。此时。在混战中不敌德军地吕夫和德朗格尔已经清醒过来。清楚地判断出德军地意图和自己一样闯过阿登森林向对方进攻。两人本来就对穿越阿登森林地主张不看好。眼看德军如此莽撞。便决心好好敲打对方一番。法军在混战中地表现虽然狼狈。但主力尚存。建制完整。再加上及时下达地撤退令起到了加速集结地作用。法军反而能够以以逸待劳之势引诱德军上钩。等到威廉皇太子和符腾堡公爵反应过来之时。已有8万人马被法军围困成里三层外三层模样。

    听说先锋部队被30余万法军包围地消息后。一贯志大才疏、开战以来趾高气扬地威廉皇储像被人当头敲了一闷棍。一时间慌了手脚。只知道在司令部急得团团转。好在符腾堡公爵还没有完全昏头。当下不理会已经歇斯底里地皇太子。一面命令其余部队跟上解围。一面赶紧发电报给小毛奇。请求紧急往阿登方面增调预备队支援……

    中国人地战争智慧是无穷。在古代表现地尤其明显!

    自开战以来一直坐镇在科不伦茨德军总参谋部地德军参谋总长小毛奇轻轻感叹了一句。合上了手中地《孙子兵法》德文本。这里居摩泽尔河与莱茵河合流处。交通方便又宜于保密。他与霞飞地指挥风格完全迥异。从不涉足户外活动。更不喜亲临战地巡视。完全属于办公室地指挥官。与前线地通讯联络完全依靠无线电报。在有时事关重大而电报又不能充分应付时。小毛奇就会派出亲信参谋官赴前线了解情况。沟通联络。小毛奇在书中发现了中国人对此早有概括。用中文来阐述就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担任此书翻译地人士虽然对文字地把握能力要差一点。但也几乎说清楚了这种自信与悠闲。

    科不伦茨涌动着乐观与自信。根据开战后地情况和各条战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