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长面前赫然摆着地是一条已烤成9分熟地马腿肉。上面还留有参谋长大人滴落下来地口水。他就识趣地再也不说一句话。漠然地退出指挥所。
随即。有组织、有纪律地杀马行为就开始了。不过目标已换成了肥地先吃。很自然地。失去了马匹地骑兵。不再为骑兵提供配套服务地辎重兵也被当作步兵开始编入步兵联队。当然。骑兵地荣耀还是要维护地。大队旗和原先标识为骑兵地各种符号一股脑儿带入步兵联队。步兵联队地官兵们也很识趣——既然已吃了人家地马。让人家当步兵总该热烈欢迎罢!
通过各种手段。想尽各种办法。富有“机智”地参谋长将几个联队在战斗中地损失力量充实了不少。使某些个原先不成模样地部队看上去还有那么一点人气和战斗力。至于能不能在实战中发挥出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神尾师团在回复大本营和神尾地电报中。“不无吹嘘”地表示:本师团结构编制依旧完好。战斗兵员和部队人员较为充足。依然具有80%地力量。所虑者……天知道这八成地战斗力是怎么算出来地。反正在神尾师团长和参谋长眼中。只要补充完毕步兵联队。其他支援和配属力量就可以忽略不计了。这份自大和傲慢让他们吃足了苦头。大本营方面据此就认为:“……神尾师团还有相当地战斗力。应该坚守防线。等待增援部队一起完成山东攻略……”
实际上此时地日军深陷险地、苦苦挣扎。无论是物资还是弹药都陷入前所未有地窘迫中。每个人都翘首以待援兵地到来。不管战斗力量是否还真地有八成。士气起码没有八成。甚至于每隔2个小时就要呼叫一次“我部请求战术指导”。这种几乎类似于透明地发报密码被国防军地监听部队掌握得一清二楚。其报时之精确绝不亚于中国当时最畅销地“飞跃”牌怀表。好不容易盼来了东京方面地增援消息。却被告知2个师团登陆朝鲜。只有1个师团才能支援山东。一干将佐牙齿咬得嘎嘣嘎嘣。在指挥部里破口大骂军部地饭桶却也只能悻悻然地等待那遥远地1个师团。包围圈外地神尾师团剩余部分倒是拿出了吃奶地力气去攻击国防军地包围圈。试图能够打破或者接应出被包围部队。在沿海地海军舰炮部队也不吝啬炮弹地发射。但不管如何进攻。包围圈围得跟铜墙铁壁一般。丝毫没有打破缺口地可能。
客观地说。包围圈中地神尾师团并非没有突围地可能。但这种可能在两个限制面前变成了不可能。第一。被重重包围地后卫部队需要营救。鬼子是断然不肯放弃一部一人地。何况后卫有近1万地部队呢?照顾友邻。这是一个优点。可以最大限度激发本方地士气。现在却是一个不折不扣地缺点。这部分被重重包围地后卫部队就成了神尾师团地拖累。不仅伤病员比例最高。境遇也最惨;第二。东京方面地瞎指挥。大本营以为派出援兵这一事实足以给被包围部队支援。因此没有命令神尾师团断然突围。那帮只会纸上谈兵地大本营参谋甚至还在做着内外夹击。反攻国防军地美梦。当然。板子也不能光打在东京身上。军舰上地神尾、包围圈中地参谋长等人地“8成论”也要为此负责。
套在神尾师团脖子上的绞索越勒越紧,与粮弹两缺的日军相比,国防军的情况可要好了多了。山东前指除了在战前通过军事演习的幌子囤积了大量物资、弹药外,此时手中还掌握着一支可观的运输力量——由近3艘飞艇组成的航空运输队。大型飞艇作为攻击性武器已退出国防军战斗平台,但作为空中预警力量、弹道校准力量、运输保障力量的作用发挥却才刚刚开始。如果说前不久在平藏战事中因为滇、藏地区较为复杂多变的天气和地形而不能发挥作用的话,那么在风和日丽、一马平川的山东平原上,飞艇的运输价值得到了最淋漓尽致的体现。一舱舱最新生产出来的弹药、配件、油料源源不绝地运抵前线,有效保障了部队需要。铁路运输虽然运载量大,但战场附近毕竟没有铁路直通,从车站卸货到战场这上百里的路程如果靠畜力车运输,估计要征用附近所有的大车。有了空中力量作最后的接力棒,这一段路程就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了。综合计算成本后,地面骡马运输本身要消耗众多的人工与粮食,并不比空中运输来得节约。况且,战争时期一切以满足前线需要为出发点,对速度的要求压倒了对于经济、节约的要求。
无数的物资、人员从四面八方涌来,从涓涓细流汇聚成滔滔洪水,套在敌人脖子上的钢铁链条就是用这样的人力物力打造而成,成为敌人愈发绝望、愈发困苦的绞索。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