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10章】 收揽好汉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响,就是不出一声,身子也纹丝不动。

    “给他们用点消炎药,千万别感染了。”秦时竹背过身去,露出了一丝苦笑,本想着欲擒故纵,没想到这群人来这么一出,真是……可千万别落下什么后遗症。

    随后的十几天,秦时竹等人顺藤摸瓜,利用附近大小匪帮群龙无首的契机,凭藉投诚匪徒带路的优势,将遇罗山方圆百里的匪徒一扫而尽,没有明确落脚点、惯会流窜作案的马贼也吓得纷纷远遁,四周匪患为之一清。杜金德等人也不食言,带着隐匿附近的忠义军残部上山投奔,一时间声势大增。

    扫清匪患后,众人在遇罗山脚下召开隆重的公审大会。早已得到消息的民众沸腾了,很多人特意赶了几十里山路过来看热闹。不用动员,不用挨家挨户催促,临时搭起的台前早就围满了黑压压的民众。以马三为首的匪徒们被一个个押上台面受审,罪行小、造孽不深的,没有民众前来指证的当场释放;犯有各种各样罪行,尤其手上沾有人命的,则被一一甄别后享受鬼头刀的问候。罪孽深重,双手沾满民众鲜血的独眼马三更是被恨之入骨的民众一拥而上咬死,甚至审判结束后三天,他的一口肉还被以100个铜钱的价格卖出——有人来晚了,没赶上审判当天,就掏钱买一口肉咬下去报仇。那情景看得人毛骨悚然,远比遇罗崖上的一刀一个更来得血腥。

    秦时竹随后组织了开仓赈粮,让附近民众都得到了实惠,土匪掳掠而来的金银首饰也纷纷物归原主,只有银子因为并无记号再加上个人也实在无法举证损失,在几个当地有声望的长者支持下,算是留作了好汉们的辛苦钱——当然,这钱辛苦不辛苦自己知道。

    秦时竹等人趁热打铁,宣布成立遇罗义军,以“保境安民、替天行道”为号召,公开招募年轻后生参加,给出的待遇也很优厚——管吃管住,每月还发2两银子的例钱。在成立大会上秦时竹当众允诺,义军作为民众自卫团体,负责这一带的治安,凡是敢于前来捋虎须的匪徒,统统都是受打击的对象。至于出路,他则信誓旦旦地保证,将来一旦官府招安,他就将整支队伍拉过去,让大家都有个好出身、好前程。

    在如此巨大的诱惑面前,特别是亲眼见证剿匪成果之后,民众参加义军的热情格外踊跃,前后陆续加入的超过了130人,各种后勤资源如武器、弹药、粮食、马匹、金钱等都有了充分的保障,至于基地则当仁不让地选择了遇罗山寨。

    6月下旬,义军编成连级规模的队伍。秦时竹担任了义军首领,全面统筹;陆尚荣担任军事总监,将手下分成3排人马,他和周羽、夏海强分任三排的排长,忠义军的杜金德、齐恩远和焦济世则做了副排长进行协助;何峰担任制造总监,负责各类生产事宜;葛洪义担任情报总监,负责培养有关情报人才;夏海燕担任后勤总监,和郭田仁一起管起了义军上下大大小小近200口人的吃喝拉撒;郭宝头脑灵活,被选出来担任了联络员。

    更令人惊奇的是,义军除了正常的操练外还开展文化教育运动。郭田仁原本百思不得其解,认为当兵吃粮根本就用不上识字。秦时竹没有告诉他开展文化教育的根本用意,却用“识字方可明事理、开民智、懂忠义、思报国,才会痛改前非,真正做到保境安民”的教化之功说服了老夫子。

    七月初,郭田仁起草的义军檄文在附近广为流传:……我等兴义军本为替天行道、除暴安良……见此文后,各士绅贤达不必惊慌,我等为爱民之师,非害民之徒……晓谕大小匪帮前来投诚,‘尔等若负隅顽抗必是灰飞烟灭之结局’……招揽有识之士前来投奔,共创辉煌大业,共效赤子之心”。

    夏初的旭日下,“遇罗义军”的大旗和“保境安民、替天行道”的杏黄旗在遇罗山顶峰迎风招展。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