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便一无所有的辍学生,在他之前,从没有人向他那样说过“相信”!
如此沉甸甸的信任。
又一阵风从海的那边吹拂过来,路旁的草头低伏了,几点露珠甩落,炸出满目晶莹的世界。海面上,浓雾分开了一刹那,一束阳光越过涌动出了潮声的海水,照往这里,安俊赫在光中站起身,就像几年前一样,拍拍他的肩膀:
“马克,我一直相信你,所以我们一点点实现了理想,我希望,无论时间过去多久,安俊赫和马克.扎克伯格的信任,一直如同那个加利福尼亚炎热的夏夜一样!”
一丝淡淡的雾霭穿过他飞扬的发间,光线朦胧,在扎克伯格的眼里,留下与那时俨然不变的剪影,转身,渐去渐远。
唯有淡淡的话语响在回忆,响在耳边,一如数年前,时光未曾洗礼的时刻……
……
……
对于安俊赫要求《时代》和《名利场》同时采访,两家杂志在犹豫一天,随后与安俊赫沟通,得知他很快就要离开美国,返回日本后,就立刻同意了。
毕竟这次要采访的人身份不同,不是哪个歌手、演员或者体育明星,而是一家规模正在渐渐庞大,前景可观的高科产业新贵,加之又不是封面报道这样重量级的专访,小小不便可以通融。
当然,更重要的是,《时代》和《名利场》关注的方向不同,彼此联合采访的话,可以方便的提取对方提问的素材,丰富采访内容。
15日下午,采访在facebook总部的会议室开始,因为只是文字记录,不需要拍封面照,双方记者准备的都很简单,速记本、录音笔,加上facebook方面陪同在侧的新闻官,一个简单的采访现场便形成了。
安俊赫走进会议室的时候,两位记者已经在等着,一个大约30多岁,戴着眼镜的白人女性,一个则是40出头,看起来中规中矩的中年男性。
见安俊赫进来,女记者当先起身伸手:“你好,安先生,我是《名利场》的劳拉.克里夫。”
“你好,劳拉。”安俊赫点点头,另一边,那个中年男性也和善地笑着过来:“安俊赫先生,我是《时代》的皮特.斯特里尔!”
“不用客气,两位请坐,环境有些简陋,希望没有委屈到两位。”
“没有……”皮特大抵比较精于事故,满脸堆笑地正要说什么,旁边的劳拉却已经迫不及待地问道:“那么,安先生,可以开始了吗?”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