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包括这个青年在内,都没人意识到大明出了一个朱由骢可以驱除鞑虏。让大明的科技领先这个世界两百年,而他却能让这个数字翻上一番。他所取得的成就甚至足以让整个帝国为之骄傲,成为照耀整个民族前进道路的巨星。直到他去世数百年之后,以他名字命名的电磁学和光学理论依然是无法反驳的定律。
巨星也有蒙尘的时候,也很可能被人给藏在柴火堆里当成鱼目。朱由骢突然想起要抑佛,其实也和这人有那么一点点的关系,为了不让大明最优秀的科学家青灯古佛了此残生,他还真就敢拆掉所有的和尚庙。但这个胖子并没有意识到,要找的人就在自己眼前。
所以。一个由白痴问出的白痴问题诞生了。朱由骢围着人转了一圈,眨巴着眼睛问道:“你也姓方?”
“回将军的话,学生世居桐城,列祖列宗均系方姓!”奇葩的问题当然得有奇葩的回答。方密之一点也没为朱由骢的问题所难住,反正自家的老祖宗都叫这个姓,难不成还会被镇国将军给改了?
“那你可有一个叫做方以智的同乡?”朱启骥不经常糊弄人,而且他也从不会拿这种事来开玩笑。眼前这个肯定是当世奇才。但寻找另一个姓方的下落也很重要,朱由骢对于人才是从来不会嫌多的。但安徽桐城的范围实在太大,那人现在又不怎么出名找了这么多年都没结果。说不定问一下同宗同族的人更容易得到线索。
“方以智?”青年用一种很奇怪的眼光和朱启骥互忘了一眼,才谨慎地回答道:“这正是学生本名,难道将军……”
“你就是方以智?”现在连朱由骢都怀疑自己的是不是运气这么好了,找了多年的人居然自投罗网,还在自己考验他之前就先给露了一手?“那你爹可是方孔炤?”
“正是家父名讳!”对于镇国将军的神奇方以智早有耳闻,所以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那他人呢?”朱由骢那个气啊,他虽然不做揠苗助长的事,但对于他所知道的那些大明自有人才他从来就是能挖就挖,不能挖的也会派人秘密监视其成长。就好象那个一直被他盯着的张煌言,现在不也乖乖地被扔进官学了么?
惟独历史上那个在剿匪中八战八捷的湖广巡抚方孔炤是个例外,官方记录里有他的名字,崇祯即位收拾掉魏忠贤后还升他做了尚宝司卿,但等朱由骢在崇祯三年想找他的时候,却发现这家伙不见了。而且没人知道他在崇祯二年回乡丁忧后发生了什么,更没人知道他的下落。
“回将军的话……”方以智很聪明但他不并擅长说谎,犹豫了半晌也只能说出实情。“家父因设计诱杀了杀富济贫的黄、汪等人,自知罪孽深重故一直隐姓埋名,现正在桐城县学任教,以期为我大明培养出一批遵纪守法的栋梁之才……”
经过这么一解释,朱由骢知道又是自己惹的祸。崇祯二年他正好平定了陕西民乱,崇祯也正好下了那则莫名其妙的圣旨,百姓们如果被逼无奈起兵造反都没罪,更别提杀几个鱼肉乡邻的祸害了。可偏偏方孔炤依照传统观念认为人家是犯上作乱,结果在服丧期间用计杀之。
现在朱由骢收拾了张献忠,拐跑了熊文灿,那方孔炤没了将功赎罪的机会,不老实地躲着还等着人家上门抓他啊?朝廷密探之所以没能打探到他的消息。那是因为这家伙前些年一直躲在山上,知道内情的全都是至亲好友。如果不是全民免费教育让他静极思动,恐怕人家就真得在山上修炼成仙了。
“教书?”如果是别人干这事,朱由骢也就认了,毕竟有了一个方以智就已经很让人欣慰了。但对于这个家伙,他不打算这么就便宜了他。
方孔炤这家伙非常能打,而且眼光毒辣。率领一万多人的杂牌部队,多面部署还能连战连胜,并看穿了张献忠的诈降之计。即便是熊文灿一意孤行上当受骗后张献忠再度起兵造反,一听说他驻守南线也不敢去招惹。结果跑到西面又被人家在荆门、当阳一线阻击。打得个狼狈逃窜。就这么个家伙,朱由骢会舍得让他去教书?
“卢象升!卢建斗!又躲哪去了?”没来由的,朱由骢又开始大叫大嚷起来。
“骢弟……”朱启骥迷糊了,这是要干嘛?按照大明现在的律法,那个方孔炤即便是要接受制裁,那也应该要经过刑部的审判。可这死胖子有特权,一旦证据确凿他能够直接越过朝廷六部与皇帝,下的命令也等同圣旨。
当然了,朱启骥其实也不太关心方孔炤的死活。天子犯法还与庶民同罪那是个屁话。杀人偿命却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即便是按照新法那方孔炤也是死有余辜。但现在的问题是方以智太妖孽了,这可是大明帝国急需的顶级人才啊,要把他爹给杀了。人家还能静下心来搞科学研究么?这世上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大义灭亲的?
“求将军饶过家父……”大明境内没人不知道镇国将军下了狠心会是什么结果,方以智现在无比后悔说出他老爹的下落,如果因此而让自己的父亲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的,那他还有什么颜面苟活于世?
“放过他?哼哼……”冷冷地笑了几声。朱由骢道:“他难道不知道朝廷已经有明令,法不纠往吗?皇上当年的圣旨并没有在湖广地区施行,他犯的那点事按照规定只要愿意做出赔偿承认错误就行了……”
“那将军您……”虽然没有就读于法学院。但方以智也听过这种说法。朝廷的法律只管正式颁布后犯下的过错,在这之前么还得按原由的条理来处理。而照朝廷以前的律条来看,自己的爹可没做错事。
虽然朝廷也有律条特别说明,以前犯下了杀人这种恶行的除非能获得受害方谅解,否则依然会继续追究。但这几年才财大气粗的方家竭力讨好下,黄、汪两家和当年被杀掉的乡亲虽然不可能完全释怀,却也已经同意不在斤斤计较了啊。那些乡民的孩子,现在不还是叫自己的父亲做恩师?
“俺找了你们父子两个四年,花费了多少心思知道吗?”对于当年的事朱由骢并不太计较,甚至愿意帮助方孔炤去获得百姓的谅解。毕竟那正是鞑子撺掇陕西乱民闹得最厉害的时候,所谓乱世用重典,方孔炤虽然做过了头但并非是罪不可恕。
真正让朱由骢愤怒的是方孔炤事后的做法,犯了事还躲起来这就实在太不地道了,难道他不知道自己的儿子有多重要吗?好吧,就算是他不知道,那他就不能来封信问问?非要镇国将军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