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福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六章 王师归来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来了,来了!皇上的大军已经距京城不足十里!”

    年迈的韩爌听到这个消息,赶紧站直了身体,不着痕迹地敲打着自己那酸疼的老腰,他身旁众臣也长舒了一口气。

    得知王师今天将抵达,众臣寅时就起了床,不到卯时已经带着百姓们在城门外恭候了。这次他们可不是来责备这个丢下都城不管,去跟鞑子赛跑的糊涂皇帝。大家都着急呢,还等着皇帝回来了给他们颁发特许经营证,哪有空去关这挡子破事?虽说那些齐党、秦党什么的已经被拿下狱了,但不是还有楚党、浙党什么的在吗?都说夜长梦多,谁能保证在这风云变幻的朝堂之中屹立不倒?与其到时候家破人亡,还不如趁现在得势为家族壮大实力,谋划好退路!

    “陶大人,那事不会有什么闪失吧?”在没拿到许可证一切正式铺开前,傅宗龙可不敢掉以轻心。身为兵部尚书虽然从来不关心兵事,但人家可是饱读诗书之人,还真怕皇帝是在跟自己这些人玩兵法。

    “各位仁兄,你们就放心吧,皇上不但答应回京后立即办理,还特别申明以后这档子事只能通过我等施行!”众臣的请愿书已经递了上去,皇帝那边更不会有任何问题。陶侍郎已经在开始为入主户部、挺进内阁而准备了,自然也端起了架子。

    “这样就好,那为兄的交接完一切就去坐镇应天府!”为了给陶侍郎腾位置,张瑞图已经决定退位让贤,自己去南京户部上任,当然这也是有条件的。作为回报,他可以八折拿到全国代理的资格,并且大家已经答应将来在琉球那边发展下线的事都交给他了,还许诺为他那两个儿子谋永州和赣州知府之位。

    “长公此去,可一定要掌控好江南之地,那可是我等的根本,将来还指望着颐养天年呢!”韩爌之所以让陶侍郎当这个尚书,一来是因为人家本身就是户部的人,行事也方便。二来则因为张瑞图这人以前跟那魏阉交情深厚,本身除了擅长拍马奉承、逢迎讨好又没啥能耐,其它党派对此已经颇有微词。调他去南京不但能堵住别人的嘴,还能在事情谋划好以前,不引起太大的注意。

    与重臣们心急如焚,盼望皇帝回来给自己这些人带来更大的利益比起来,被强行从被窝里赶到这里的百姓们动机和想法就简单多了,也算是自愿地来迎接王师凯旋。

    京城的百姓都很感激崇祯,当初鞑子兵临城下,要不是皇上力挽狂澜,调动那支洛阳大军勤王,他们还不知道会落得个什么悲惨的地步。仅从这点上来说,他们虽然不满意衙役们的行事方式,但心中也没啥抱怨。

    而被临时安顿在这里,等待安排到各地重新开始生活的辽东百姓更是心情激动。要不是皇上答应了鞑子的条件,他们这辈子就注定要成为最卑贱的奴隶,说不定还得被迫拿起刀枪成为攻打大明的炮灰。他们没有什么军事常识,也不晓得什么大道理。但就凭皇帝为了保护他们,而下令全军停止攻击,没将他们当成草芥跟鞑子一起消灭这事来看,皇帝就是仁慈的,是胸怀天下的好皇帝。

    作为浙党的领袖温体仁心情极度复杂。这群东林贼人也不知道是哪股神经搭错了,这几天突然就发动了对齐、秦两党的清剿,现在那些倒霉的家伙都蹲在大牢里数身上的虱子呢。本来作为同一个战壕的战友,理应在这个时候伸手拉一把,可人家列举的罪状上写明这些人是因为通敌卖国才被捕的。这下就不好办了,虽说往鞑子那里运送点物资算不了什么大事,可也没人敢摆到明面上这么说。

    要说士人间的内斗咱也见多了,不就是逮着机会就下狠手,不留余地么?可这么大张旗鼓地迎接皇帝又算怎么回事?还准备好那么隆重的礼仪,甚至要给皇帝上新的尊号,更不可思议的是他们居然将齐、秦两党名下的土地充入皇庄,这又是在发什么神经?不是咱不明白,实在是这个世界太疯狂!

    “风云起,山河动,洛阳建军声势雄,中华壮士矢jīng忠……”不管城门口的众人乐意还是不乐意,也不管他们心中有什么想法,该出现的始终会出现。这次那群黑衣战士换了行军歌,但步伐依然坚定,腰板依然挺直,与上次不同的就是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淡淡的骄傲。

    这歌么,当然是朱由骢抄袭的,这次也还算比较靠谱,只改了两个字而已。在无耻的他看来,反正黄埔是暂时不会出现的了,大明的第一支跨时代的新军可是在洛阳建立的。况且崇祯在听过后,已经将这首歌钦定为今后所有新军的军歌。令这两个不良少年也没想到的是,多年后这首歌将被其他国家不约而同地定为禁歌,因为唱这首歌的是来自大明的恶魔,他们带来的不再是jīng美的瓷器、华丽的丝绸,更不是美味的茶叶,而是遍地狼烟加上无穷的苦难!

    韩爌听到这首新歌赶紧拍起马屁,对身旁众人道:“你们看,我皇就连这文才也是无人能及的!也只有我皇那气吞山河的气概,才能写出这样豪迈的语句!”

    衍圣公孔衍植在一旁也击节叹道:“好!好!吾皇文才武略无一不jīng,正是圣世之明君!”

    本来这次的发财大计是没他老人家的,可架不住人家有个好祖宗啊!士人们寻摸着还得让他站到前面,将来要是有人眼红了说些什么,也还有个挡驾的。什么?咱君子不该言利?咱横着竖着再斜着给你一耳光!咱这是在为自己谋利么,孔圣人的后代能率领咱这些士林jīng英干这种破事?咱这叫推动大明的经济建设,为国造福好不?

    “骢弟啊,还真让你给说着了。你看,满朝的文武大臣都出来迎接我们了!”原本还以为就算和士人们达成了协议,他们顶多也就是不为难自己,不在凯旋的时候把自己堵在城门口臭骂一顿。可真没想到,他们会搞出这么隆重的仪式,简直就是受宠若惊啊,没听这还隔着数里就已经开始奏起韶乐了?

    “他们也就这德行,皇兄你还是想好待会怎么应付他们的恭维吧!”今天这局面早已经料到了,一直以来某些人都以所谓的文人风骨自诩,朱由骢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但他至少明白在这个末世的朝臣是些什么货sè。别看他们满口仁义道德,如果把历史还原,它们是一帮强盗;如果把谎言拆穿,它们是一帮骗子;如果把地图摊开,它们是一帮国贼。

    “臣等恭迎皇上凯旋,我皇文成武德、光耀大明……”本来歌功颂德这种小事应该是礼部负责的,作为当朝首辅的韩爌还不用这么自贬身份。可他老人家也有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