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七章 坦克瘦身论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制电机和继电器/电子管应用技术,恰恰与帝国的工业体系优势相得益彰。而连电子管计算机甚至是继电器计算机是啥都不知道、还在尝试用穿孔纸带式的机械计算机为在建中的“依阿华级”战列舰研发火控计算机的米国人即使有机会侥幸击毁、俘获将来使用了电气控制的“黑豹2”也根本无法理解乃至模仿这个划时代的产物,更枉论只懂得傻大粗笨的机械工业的苏联人了。

    听完了维勒安一通云里雾里介绍的希特勒陷入了如梦似幻的感受,激动得似乎已经意yín到世界在德意志装甲的铁蹄下臣服一样,“真的可以做到这一点么?有样车可以演示么?”心血来cháo的希特勒一把攥住维勒安追问道。

    “元首,不可能这么快……这个修改意见才出具了一周都不到,车辆结构不可能这么快调整的,不过我们倒是有些新鲜的小玩意儿,您可以看一下这辆车,就知道我们所言不虚了。”

    维勒安引着希特勒来到一辆看上去有点特殊的“黑豹2”面前,与其他同类相比,它的外壳显得更加突兀,同轴机枪和车体机枪不是按照原来的设计要求那样在装甲正面开圆孔后安装圆形散热套筒的MG-34,而是直接用了方形轧制套管的MG-40V直接安装在车体装甲上方,只有供弹和穿绕电线的半球形旋转盘座看上去新奇而别致,车体的正面装甲因为无须开孔变得更加坚实完整。

    “这个机枪……直接安装在车体上的话如何cāo作呢?”希特勒无法想象连理论上扳机所在位置都裸露在车体外部的机枪将如何cāo作使用,难不成让坦克兵冒着枪林弹雨趴在坦克上开火?

    “很简单,因为我们把机枪弄成遥控的了,这只是我们的电传控制第一步小试牛刀的作品罢了,无论我们的电传控制改型什么时候完成,我们至少可以保证帝国将来的新一代坦克都无需在正面装甲上开孔破坏防御力,同时又兼顾反步兵的机枪火力覆盖效果,至于取缔机枪开孔后的观测问题,我们可以把观测窗全部用包覆顶甲的潜望镜代替。只要再给我们几个月的实验时间,我们就可以弄出全面取缔车体传动杆的新坦克。

    根据我们的估计,一旦全面取消车体传动杆实现电气cāo控之后,‘黑豹2’系列的车体高度还能进一步降低1015厘米,算上cāo纵杆和因为车高降低而减少的装甲面积,车体一共可以减重2吨左右,‘虎王’改良cāo控机构后的降高潜力更大,可以达到20厘米,综合减重效果为3吨。”

    取缔驾驶传动杆所带来的减重效应可不是传动机构本身那点重量那么简单——如果车高降低20厘米,意味着的不仅是肚子里的货减少了那么多,还代表着前装甲的覆盖面积可以减少车宽乘以20厘米的面积,以虎豹140mm和100mm的前装甲厚度,减少半平方米的装甲垂直覆盖面积所带来的减重效果就非常之明显了。

    除了这个主要的改良以外,在未来的“虎王”坦克开发过程中,法本化学的科学家们进一步研发出了柴油的抗凝阻燃添加剂,本意是降低柴油机坦克燃料的低温特xìng,与防冻冷却液配合使用,却无形中达到了彻底阻止柴油被击中后殉爆燃烧的可能xìng,在验证了这一特点后,“虎王”坦克的最终型号进一步缩短了车身,减少了数百升的装甲包覆容积,进一步减少了外包重装甲的覆盖面积,以加大的外挂式油桶弥补装甲内主油箱容积减少带来的续航力衰减,而一贯以追求大航程高续战能力为代表的“黑豹2”因为本身重量问题不明显,而且在法本化学新的柴油添加剂问世时其车体主结构已经定型难以变更而放弃了这一修改,只是把加大外挂油桶作为进一步提升航程的改良措施使用。

    当1942年中和1943年初“黑豹-2G”和“虎王”正式投放战场的时候,因为控制机构和油箱容积的改良,它们的最重火力改型的战斗全重被压到了42吨和59吨,而使用88mm56倍径坦克炮的“黑豹2”和使用105mm60倍径的“虎王”‘缩水版’更是只有39吨和57吨的战斗全重——57吨的体重,仅仅相当于另一个时空历史上的原版“虎式”的身材重量。这一改良极大地弥补了原本过于笨拙的车身在俄罗斯路况恶劣的大地上的行进能力,所有刚xìng机械机构集中布置的整体结构也让机械故障和后勤维修灾难得到了缓解。

    (好吧……如果这算是第二更的话,那今天就是两更了,呵呵,其实只是一章太长了砍开两段,9000字,且算是对周一到周三出差太忙的弥补吧。)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