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一百二十章 以涩列人的战备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批从加拿大出发、经过美国领海沿佛罗里达半岛和加勒比的米国岛链——也就是波多黎各、从法国处谋取的马提尼克、瓜德罗普直达从英法两国先后交割给美方的英属圭亚那和法属圭亚那——最后在原法属圭亚那首府卡宴港加油补给后再行跨过大西洋,绕过好望角运抵波斯湾和亚丁湾。

    这条路线需要的总航程超过了12000海里,是从加拿大直达英国航线的4倍,也是从加拿大直插直布罗陀海峡后走整个地中海运至埃及的航线的2倍。可是英国人不得不使用这条偏僻的航线,宁可浪费一倍的运能和油料,因为运到英国和经过直布罗陀海峡的航线有些实在无法绕过去的枢纽咽喉节点给英国的海上运输造成的威胁实在是太大了,尤其在制海权彻底易手后,德军潜艇和袭击舰可以在英伦三岛西部海域和直布罗陀海峡设置密集的兵力,让英国人片纸粒米不得过海。而走好望角的话,毕竟只要肯多绕点路,走些生僻的行道,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总会有可以过去的水道的,从加拿大直到卡宴这一段又是在米国人控制的领海中航行,德军是绝对不敢冒着激怒米国的危险擅自进入米国领海攻击英国船的。而德国人也不可能有足够多的军舰把整个大洋封锁起来,那样所需支出的舰队兵力占用成本和消耗成本德国人也支持不了。

    运输的效率很低下,有时候3个月才能往返一趟。而且即便如此起码也会有4成以上的货物在路上被德国人逮住击沉。可是为了守住中东,这已经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了。

    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大多扮演的都是输出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提供产品市场的角sè,英国人从来没有系统的考虑过提升殖民地国家重工业、军工业能力的水平——其实是他们不敢,毕竟在三锅这种时时刻刻想要dúlì的领土上,要是建设了军工足以自给自足的工业体系,大英帝国历代首相早就睡不好觉了。现在随着战局的恶化,想要再一年半载内扮演好大英帝国本土军工生产任务的,也就只能指望加拿大这个至少血统上来说和大英帝国同源同种的联邦国了,而澳洲和新西兰起码还要再一两年的时间才能完成——那些地方资源倒是够多,白人的比例也够大,可惜地广人稀到过分,而且温热的气候让那里的人十分懒散,基本上满足于做个牧民就可以了,要想建立起军工业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指望的。

    船队装载的,是最新一批加拿大生产的丘吉尔III型坦克,与7月份紧急投产的原始型丘吉尔I坦克相比,这批改进型换装了使用57mm6磅穿甲弹的坦克炮,好歹可以实现在远距离上对德国人的PUMA美洲豹轮式装甲车实现秒杀,也可以威胁到3号追猎者歼击车的侧向装甲,不过如果和德国人的4号坦克正面对shè的话,不突近到800米内基本上还是没什么希望的。

    丘吉尔坦克和十字军坦克再原本的历史上都是要在英德开战后2年多才弄出来的产物,但那主要是因为另一个时空德军坦克的穿甲弹火力不够威猛,玛蒂尔达系列的坦克还可以在正面硬抗的战斗中抵挡一阵,所以后继型号的英军坦克诞生自然会慢一点,在设计定型上也有更多的时间测试和完善。此时因为战局危急,丘吉尔自然不可能给研发部门的人时间去磨洋工,只能是有什么上什么,用了再说。

    从6月份以来,大英帝国本土和加拿大的军工转入全力开工状态后,加起来总共也算是生产出了上千架战斗机和数百辆坦克,飞机全部被填补到了本土防空的缺口中去,坦克则大多数运到埃及为可能到来的德军地面进攻做准备。

    因为事关重大,中东战区司令亚历山大上将准备把这些新坦克集中编入第八集团军;因为兹事体大,所以集团军司令蒙哥马利中将亲自前往伊拉克的巴士拉港接受这批即将编入他的部队的新坦克。顺便让分到坦克的坦克兵直接从巴士拉开到纳杰夫-安曼-贝鲁特,用尽一切时间和机会尽快熟悉新武器。

    大战,已经迫在眉睫了。

    “将军,我们清点过了,一共90辆丘吉尔III型,根据出厂报告,这批坦克换装了57mm的6磅坦克炮以替代I型的40mm2磅炮,炮塔防盾加厚到150mm,但是取消了车体安装的75mm17磅短管榴弹炮。”

    “才90辆?虽然才投产两个月,但是据我所知加拿大方面汇报的月产量已经达到60辆左右了。”

    “将军,我们不能指望所有运输船都能安全地跑完一万两千海里……”

    “好吧,好吧。我明白!我知道!该死的海军。”

    蒙哥马利怨念地盘算起来,丘吉尔III型只有90辆,I型产量大一些,目前手头有140辆,外加轻型的300辆十字军巡洋坦克和亚历山大上将麾下其他友邻部队的400辆玛蒂尔达II型,英联邦军队在中东战区好歹可以凑出900辆左右的坦克——这是5、6月以来整个英联邦军工业连轴转换来的产能,已经占到了英联邦装甲兵力的7成以上。

    按照亚历山大上将的部署,慢速而坚固的玛蒂尔达坦克部队将主要部署在贝鲁特北部沿海防线区域,而他蒙哥马利的第8集团军则配属大量的相对机动良好的部队部署在东部内陆一侧,以伺机实施迂回掐断敌军的沿海铁路和港口补给线,并应对东面大马士革方向而来的德军莫德尔所部,确保将德军至少顶在戈兰高地以东。如果德军不投入总预备队的话,以莫德尔麾下12个装甲师的力量,预计会有200300的坦克部队,蒙哥马利采取守势伺机反扑应该还是有点希望的。

    但是贝鲁特方向的玛蒂尔达集群要顶住隆美尔和迪特儿自北向南进攻的优势坦克兵力还是有些困难的,而且情报显示贝鲁特方向才是德军的主攻方向,维勒安.蒙斯克的3个整编装甲师的总预备队很有可能投放到那个方向。

    “也不知道以sè列人准备地怎么样了,这帮从来没有真正打过硬仗的新丁,究竟能不能靠得住呢。”

    …………

    守卫黎巴嫩战区,一定要以sè列人也一起出力才有希望。当初法国人迫于德国的压力吧叙利亚地区交给德国处置之后,以sè列人也是很有先见之明地及时挑起了以sè列和叙利亚的领土争端,夺取了黎巴嫩和戈兰高地,否则的话现在地中海东岸的海运补给之利就会被德国人彻底占领,以sè列北部直到海法和特拉维夫港在内的领土也有可能被部署到戈兰高地的德军居高临下无险可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