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坦克的倾斜式前装甲,随后炮手们又微调了一下火炮的仰角,再次打出一波炮弹击中了坦克的炮塔。
,然后,几个工兵和机械师凑上前去,把坦克舱盖打开,捞出一个个木头人,从效果来看,黑豹-II和采用新式装甲的4号坦克里面的木头人模型完全没有任何伤痕,而采用应急措施的稍微差一点,但是好歹也只是有几颗金属碎屑嵌入了木质部分,采用了旧式装甲的4号战车最惨,里面的木头人模型被金属碎片切割得惨不忍睹——当初被玛蒂尔达2型的40mm
2磅碎甲弹击中都有可能崩碎,何况75mm的17磅炮弹呢。
“这真是太神奇了!怎么做到的!你们加厚了4号坦克的装甲么?”隆美尔和古德里安看着眼前的模型,实在是难以置信。
“实话实说——新坦克的装甲我们1毫米都没有加厚——反而是那个应急型号的装甲上,我们加上了一层内衬。”
阿尔弗雷德一边说着,一边从助手手上接过几块装甲样品给各位将军们观摩。隆美尔抢过一片来看,从正面看不出任何异常,但是一旦观察其切口断面,就可以发现明显的差异,这种新的钢板从侧面看就像是夹心饼干一样。
“根据维勒安部长及技术情报局的信息支持,我们尝试了这种新的装甲结构——我们把它称作隔栅锻压装甲,我们使用了较为薄弱的钴钛钢锻打成薄薄的隔栅,尺寸上符合坦克前装甲尺寸的要求,然后把数块40mm厚度的表面硬化铬锰钢嵌入到这个隔栅里,用大吨位的锻压机械在950℃的温度下锻压20分钟,就形成了这种类似于夹心饼干一样的结构。”
众所周知,碎甲弹之所以可以奏效,最大的关键在于均匀传递应力波到装甲的背面,才能形成足够崩裂内衬的震波,如果钢材材质不均匀的话,对于这种应力波的传播是非常不利的而一旦装甲是由数层不同材质的材料构成的话,这种应力波更是会被完全吸收掉,完全无法对坦克内部的人员造成伤害。
在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和维勒安解释了其中原理后,众人也就释然了。
“可是——这样做的话,成本会不会变得太高,原来我们只需要对一块装甲板进行锻造和表面硬化,现在因为装甲分层了,岂不是要多数道加工工艺?”一直担心着坦克的产能问题的古德里安不由得有些犹豫。
“这一点您完全不必担心,将军,成本上升肯定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另一个标准化的措施jīng简了其中大部分的额外工作量——这就是我们提到的兼容xìng问题——请您对照着看这两块黑豹坦克和4号坦克前装甲样品的差异,您就明白了。”
古德里安依言结果那两块钢板样品,对比着一端详,很快就看出问题所在了。
如果说4号坦克这块前装甲是普通的2+1夹心饼干的话,那么黑豹这块就是3+2“康帅傅苏打夹心”。
“4号坦克前装甲我记得是改为60mm了,‘黑豹-II’
100mm,‘虎王’140mm……”
“没错——但是采用了多层热锻压的工艺后,以后我们克虏伯生产的表面硬化铬锰装甲将只有40mm厚度一种规格的,而差异只在那个薄薄的隔栅层上——如果造4号坦克,那就用一层隔栅贴一块40mm厚度的铬锰钢,如果造黑豹就贴两块,虎王类推……另外一点对装甲加工成本节约的最大措施在于,我们以后可以把锻压和热处理这两个工序尽量结合起来,而且省去了对多种规格刚才分别热处理所需要的多套设备,因此虽然装甲的成本会增加40%,却可以保证完全免疫碎甲弹、并且将防穿甲弹的等效强度提升515%,防金属shè流破甲弹的等效强度提高一倍!并且让我军的坦克装甲半成品的互换xìng大大提升——一旦在战争进程中某一类装甲损坏量特别巨大,我们可以随时把另外两种装甲的半成品备料挪用过来生产所需的成品型号。”
“如果是这样的话,这点成本的提升倒是可以接受的——不过据我所知,破甲弹这种弹种也还没有被哪个其他国家所采用过吧。”古德里安核算了一下,觉得这个成本价的上升应该影响不了多少产量。
“是的,我们发明了金属shè流弹药后一直处于保密状态没有装备部队,米国人目前也没有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我想只要我们不装备的话,两三年内这种弹药是很难出现的。我们现在的隔栅装甲对破甲弹防御的提升也只是顺带为之,防患未然。”
“这样的话就没什么问题了……我还想了解一下,你们对于第三辆样车——也就是那辆采用了旧的装甲的4号坦克的应急措施是如何处理的呢?”
“这个问题是这样的,对于已经造好的坦克,我们目前主要依靠在钢板内层衬一层材质不同的装甲内衬,厚度大概在1公分左右,也不做锻压处理,以防止内层崩落——其实这一点在战列舰的装甲上一直是有使用过的成熟技术,我们的俾斯麦和法国人的黎塞留都在炮塔和司令塔主装甲带内侧安装了18mm厚度的防崩落内层,主要原因就是战列舰遭受的炮击爆炸威力非常强劲,即使敌炮弹无法击穿装甲在没有内衬的情况下也往往可以崩落大量装甲碎片杀伤人员。
当然,就目前的测试效果来看,这种改装效果还不是非常好,主要是有些部位受到车体结构和cāo控设备的结构影响,没法100%面积包覆起来目前我们还在研究外加隔栅片或者在前装甲上堆放沙包吸收碎甲弹的爆炸应力,不过这种措施耐用xìng往往都不怎么好——一般外堆沙包墙中弹1发后就会被掀飞,如果再被击中第二发的话就没救了……”
这也已经很不错了,相信帝国的装甲兵不会弱到捡了一条命之后还需要捡第二条才能生存下来。
“这样就很好嘛!当我们研究出新的利剑之后,即使敌人没有掌握,也要先研发对应的铠甲,如果早一点这么干的话,也不会被英国人的碎甲弹打得措手不及了,不过有些问题,早点暴露出来比较好。”希特勒对于维勒安和阿尔弗雷德的稳妥表示了首肯。
“元首英明,其实英国人把碎甲弹投入实战让这种武器被逐渐普及也算不上是什么坏事,对于我们的潜在敌人苏联人来说,他们应该比我们更加头痛这个问题。”维勒安适时地恭维了一下希特勒的看法,又不失时机地插入了自己的观点,果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