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他提起的不是一件生死攸关的大事,而只是几只蜂群中的昆虫的死活那样淡然——个人生死似乎就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好像他们的、还有刚才已经阵亡的战友的挂点只要能够为这支突击分队争取那么两千码的距离就算是一种成功一样。德国人出击前的规划是对付敌人每艘战列舰都派出1个支队数量的鱼雷艇从单一舷侧以300500码的间距分为前后两波接近,制造发shè鱼雷的机会。
鱼雷艇上剩余的21个人被这种氛围感染了,纷纷作着决死突击的准备工作,舵手劳伦斯不时毫无规律地左右猛打方向舵让敌舰的雷达找不准自己行动轨迹的规律,其他人则最后检查着鱼雷的保险装置——那将是他们这一把冲刺的最终目标。
“看见敌舰了!”浓浓地雾霭似乎一下子稀薄了一些,突破了光学观测的极限,一艘战列舰的优美轮廓渐渐浮现在远处的,“目标已确认!‘约克公爵号’!距离——4000码。”
英国人反应也不慢,在半分多钟后也开始反应过来,炮火一下子由雷达引导的低效率状态变成了目测zìyóushè击,舷侧剩余的全部副炮和防空炮被分散到了34个冲得最快的德军鱼雷艇身上,看似炮弹密集程度比刚才减弱了数倍,但是光学直瞄的jīng准度却让德军鱼雷艇面对的形势变得凶险无比。
“一旦进入光学瞄准距离后,大家要走钝角Z型冲刺航线进行最后的接近,我们的S系列鱼雷艇水线以上部分的高度只有0.70.8米,敌人如果按照正常3000码5000码的平shè弹道开火的话,还是无法击中我们的,因为我们的迎风面很小——我们的鱼雷艇在设计阶段就没有采用支架式的鱼雷发shè管,也没有使用突兀的、不利于飙速度的驾驶舱、轮机舱外廓,一切都以流线型、一体化设计为考量,这是英国人和米国人的鱼雷艇所没有考虑过的——他们的鱼雷艇水面以上部分的高度有可能达到两三米,甚至4米,所以英国人在遭遇我们的突然袭击的时候,他们起码需要1分钟以上的时间来适应打击我们这种鱼雷艇的弹道特xìng。”
出击前支队长官和海军造船厂工程师的教导言犹在耳,让德军艇长们坚定地稳住了自己心中的不安,压抑了自己立刻投出鱼雷返航的念头,近一点!再近一点!
“1400码!S-44被133mm高平两用舰炮秒杀了!”顺着瞭望手指示的方向看过去,左侧那艘友军鱼雷艇在一团烈火中被轰杀上了天,罗纳德.本茨咬紧牙关犹豫了数秒,突出了那两个坚定的字眼:“发shè!”
“噗通噗通”两条加装了最新型引导头的24英寸声导鱼雷跃入水中,很快把自身的速度加速到了与鱼雷艇一样的45节以上,短短20秒后,当后续两条备用鱼雷的发shè准备完成后,小艇和敌舰也接近到了1000码,S-52顺着敌舰的规避角度微微一拐,在15°的夹角上又shè出了两发。
这个过程说着简单,看似轻松,但是其实在这短短的半分钟之内,罗纳德本茨的4条队友艇就在这个过程中被敌舰的自卫火力吞没。
如果不是因为在之前的牵制作战中英国人外围保护的驱逐舰和轻巡洋舰被击沉多艘、其余被坎宁安暂时雪藏到了舰队腹地、而那两艘“乔治五世级”的副炮火力又因为“格奈森诺”和“欧根亲王”专挑高爆弹密集打击损毁大半的话,14艘鱼雷艇根本是不够敌人看的,也许冲到1000码的时候就已经全灭了。
在1000多码的距离上两拨鱼雷出膛后,“约克公爵号”就基本上只剩下40秒钟的回避时间了,但是看到多达30几枚的鱼雷交错而来,显然是无论他们怎么回避都不可能全部避得过去了。“约克公爵号”舰长的最后一道命令是把战舰的船头转向鱼雷群shè来的方向,以降低战舰在鱼雷方向上的截面积,但是正常情况下全速转向动作需要2分钟才能完成的了的战舰,在40秒内又能有多大的作为?
更重要的是,英国人根本不知道德国人用的是声导鱼雷!它们是会循着敌舰的动力噪音的方向指引微调修正自己的航向的!也会在距离敌舰极近距离后自动起爆!那些指望鱼雷划过舷侧而不爆炸的可能xìng基本上等于零。
“轰轰!轰轰轰轰轰!”此起彼伏的沉闷爆炸声不绝于耳,渐渐难以统计其真实的次数。“约克公爵号”战列舰前前后后一共被14枚24英寸口径、750KG装药的重型鱼雷命中,两舷分别被撕开了近百米的巨口,连15分钟都没有撑到就沉入了大海,它的姊妹舰“乔治五世号”从数据上看好一些——因为之前的战斗中副炮火力保存相对完好,它在拦截时一共击沉了德国人2艘驱逐舰和9艘鱼雷艇,所以最终德军可用的的打击火力密度被削弱了不少,该舰最终被德国人击中10枚鱼雷,在海面上挣扎了几个小时才沉没。
几乎同时遭到打击的还有英军舰队的殿后部分,从米国人那里买来的旧船“纽约号”、“爱达荷号”那不堪的水下防护能力就没有能够撑过5发鱼雷的,复仇级战舰“君权”号表现稍好,最终也没有能够逃脱厄运。
英军纠集的8艘战列舰,最终只剩下乔治五世级的“安森号”和米国货“宾夕法尼亚号”、“新墨西哥号”最终在当天的战斗中逃出逃出了这片覆盖上百海里的死亡浓雾,此外,连同“格奈森诺”等舰之前的sāo扰攻击在内,当天英军轻巡洋舰、驱逐舰的总损失数量超过了30艘,皇家海军最后一股赖以保护英伦的力量被摧残大半,失去了与德国人再战的能力。
是夜,英国首相丘吉尔亲自过问,终止了得不偿失的“发电机计划”,最终该计划让超过18万人的英国陆军人员得以拖出德国人的包围网,但是付出的惨重代价却让皇家海军和皇家空军痛不yù生。
4月7rì4月10rì这三天内,被英国抛弃后残留在德军包围圈内的25万英法残兵在后勤被断、逃生无望的情况下陆续放下了武器,乖乖走进了战俘营。敦刻尔克的撤退计划,以最终失败而告终。
至于倒霉的坎宁安上将,在4月7rì那天“乔治五世号”战列舰沉入海水之前那一刻,就在“乔治五世号”的舰桥里用一发柯尔特M1911手枪的子弹结果了自己的生命,临终通过明码电报向皇家海军司令部发报:“无论我们将来有多少表面上的兵力优势,永远不要给德国人在他们选定的地点、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