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米粒坚果法律的明确规定,也是米粒坚果们的节cāo下限,居然刚才连这点都忘了。
“真是一群虚伪的人啊!”诺娃把这个念头从脑子里赶走,迎上正在对面咖啡馆里等待结果的维勒安和伊莉雅,“事情基本弄清楚了,州长和迈阿密重建评审委员会会按照我们提出的技术要求制定招标文件的。现在我们还需要做的,就是找一个资质雄厚的家伙和我们组成投标联合体。你看我们从哪儿下手好。”
“殿下,根据我之前的调查数据,如果在佛罗里达州的范围内寻找的话我们只有不超过十家合适的选择机会,但是他们大多数都比较保守,对我们的新技术不太放心,进一步筛选的话,您只能在这个范围内寻求了。”伊莉雅适时地提交给维勒安一份她之前预备的材料。
摩根斯坦利建筑事务所,雅各布斯设计院,汉弗雷德工程公司。
略略浏览了一下三家潜在合作者的资料,维勒安的心中有了眉目。“我们分头行动吧,我去汉弗雷德工程公司。”
两天后。
摩根斯坦利果然不同意组成联合体,他们要求除非莫比亚斯以技术使用授权的形式,让他们当直接投标人,才愿意‘帮助’推广‘咱们的技术’,而且形势貌似很不好,他不仅拒绝了联合体形式的合作,还拉拢了很多其他同行抵制莫比亚斯。
雅各布斯的人也差不多,他们甚至要求莫比亚斯直接转让专利,还夸下海口说这样一个独辟蹊径的产业不是德国人的脑袋适合去运作的。那些该死的犹太人!
这些结果和维勒安预想的差不多。那些犹太人如果没有滚刀肉一样的难缠他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犹太人。
幸好莫比亚斯还能选择汉弗雷德工程公司。
汉弗雷德工程公司是一家成立不足十年的新公司,旗下有dúlì的设计、研究院所。虽然执业时间不长,但是在东南部已经是小有名气了,甚至有部分项目做到了东北的波士顿——那些地方本来通常都是常青藤盟校系统的人的禁脔。老板克劳斯.冯.汉弗雷德是一个上一次战争后来到米粒坚果的新移民,因此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维勒安还能明显感觉到他行事作风的硬朗。
克劳斯之前为第二帝国服务过,他甚至早在1887年便参加过对基尔运河的开掘,那时他还是一个不及而立之年的热血青年。皇帝向人民宣誓,为了打破二道贩子英国人对欧洲大陆的肆意封锁和要挟,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与海军相关的大量项目都得到了大力的支持,当年他还没有觉得这么做的不易,但是晚年到了米国后,才渐渐反思起这种举国体制的种种得失。
随着上一场战争的结束,很多帝国的工业体系重要环节受到了严重的摧残,那些无法搬迁的军工企业纷纷被法国人占领,企业家被逮捕。幸好克劳斯的工作和产业不需要依附于工厂和矿业,最后他在英法特工清算那些为帝国海军服务的企业家和工程师的时候,选择了成为最后一批的新移民。
是的,不要怀疑“最后一批”这个看似武断的形容词。
泛rì耳曼地区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绵亘数十年的向新大陆移民cháo。主要流向就是美国,也有西班牙系的美洲殖民地诸如南美的智利、阿根廷,从1680年最早的德国移民到达相当于现在的纽约州和宾夕法尼亚州这些殖民地的时候起,每当欧洲大陆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德裔人民都会有大批量的移居美洲的举动,18世纪的七年战争让数百万的德裔移民到了美洲各处,由于移民的动机仅仅是求生和躲避战乱,这些移民有着明显的怀念故国和种族抱团的特xìng,毕竟美洲在人们的心目中还是一片蛮荒的殖民地,以欧洲的传统格局来界定新世界的秩序无疑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此后的拿破仑战争和普法战争则不同,当那些战争爆发的时候,美国已经dúlì了,不再是任何一个欧洲强国的殖民地和附庸。这时期来到这里的人,很多都是因为怀着对zìyóumínzhǔ的向往,尤其是德国统一的巨变,让许多之前dúlì的泛rì耳曼小国中的少数民族居民(犹太人、波兰人)和原既得利益的贵族阶级由于对种族主义的惧怕大批量涌入美国。德国的音乐家舒伯特曾说“北美有13扇金光闪闪的大门向拥有不同思想的人敞开着。”可见对于出产思想家的德意志民族来说,那样的土壤是多么有吸引力。
自从进入20世纪后,随着俾斯麦时代对德意志民族和资源重新整合的完成,德国在工业和技术领域超越了英法成为了欧洲第一强国,统一后的德国民族主义情绪开始上升,对外移民进入了低cháo,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国力的强盛让德国人不再需要虚无主义的盲目感慨,也不用和诗人一样感慨“当我徜徉在维也纳的多瑙河畔,问别人这里是哪里,别人告诉我,这里是奥地利;当我徘徊在柏林的勃兰登堡大街,问路人这里是哪里,路人告诉我,这里是普鲁士,德意志在哪里?”德国从此从一个移民输出国成为了移民输入国。
最后一批移民cháo出现在上一次大战之后,一些在战争中由于与帝国关系比较紧密而陷入法国人的清算,以及其他因此而受到波及的德国人。他们与之前几个世纪来到美国的德国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们并不是被米粒坚果的“普世价值”所吸引,而仅仅是因为战争后的无尽清算被迫背井离乡。
在维勒安见到克劳斯.冯.汉弗雷德的时候,克劳斯并没有心思谈生意,他正在为他自己的家事苦恼不已。只不过维勒安还不知道,自己的契机就在此处。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