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三四. 好人做好事第(3/5)页
浪费也是值得的。况且唐大少爷是直接将成品创造出来,完全没有人工之类的消耗,耗费就更少了。
至于精神能量,且不说如今地球上人类越来越多,也代表着精神力来源越来越多,唯一有能力使用精神能量的唐大少爷可以尽情的收纳,这也是唐大少爷注重地球安全的原因,因为精神能量,唐书也绝对不能够允许有谁破坏这个世界,通过自身的名气,通过掌握世界的娱乐行业,再加上星辉世界树的神奇。
如今的唐大少爷每一秒钟都有着精神能量的收入,所以对于精神能量他并不是那么的局促,对于一些可能的浪费自然也就不会在意了。更别说虚空世界中无数的精神世界的存在,那是人类这么多年来积累的精神能量。
只不过是需要时间让唐大少爷掌握在手中罢了。正因为如此,唐大少爷才会如此的轻松却又野心勃勃的。有个犯规的金大腿你伤不起啊!随手将桌子上的地球仪拿了过来,随手的拨弄着,唐书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不过不管怎么样,精神世界那边还是要努力啊。拿到手里的才是自己的!…………
大唐双龙世界:竟1陵城通往襄?阳的道路上,人烟熙攘,众多托着大包小包的人们脸色黯然的行走着,其中不只是青年壮年人,还有着为数不少的幼童和老人,很多人脸色忧伤黯然,但也有很多人完全都是一脸的麻木。
官道上一行数十人骑马行过,路人全部避到了一边。倒不是来着多么的嚣张跋扈,或者横冲直撞什么的,这只不过是在乱世中挣扎的小民们的下意识反应。在如今这个年代能够拥有这么多马匹,而且持刀持枪的英气勃勃,为了避免麻烦,路人都是下意识的闪避着,同时垂着头,生怕发生什么不测。
“哎,民生多艰啊!”唐书看着周围的路人,特别是注意到他们那种或是畏缩或是恐惧或是担忧或是麻木的神情,不少的小儿和老人也都在艰难的跋涉着。各个面容不佳,大路上这么多的人,却是死气沉沉的。
在这个天下大乱的时节,小民们就是如此的无奈。只能随波逐流着。
“这些应该大部分都是竟?陵城内乃至附近的民众,江淮军占据了竟?陵,他们这是选择了逃离,都是拖家带口的。江淮军在这个方面的名声实在不怎么好。显然民众们为了安全都不敢信任,选择了离开,看样子这些人的目标都是襄?阳。不过这种情况下,就算钱独关伪装的再怎么好,这么多的人也超出了襄阳的容纳能力……”
虚行之在唐书身边说道,虚行之是前两天赶过来的,也是要和唐书一起去洛?阳打个前站,作为参谋人员,这是房玄龄等人的一致意见,不只是虚行之在这个方面很出色,也因为虚行之好歹会一些武艺,有着自保能力。
唐书听着虚行之的言语,点了点头,钱独关也是个相当出色的演员,阴癸派出身不说,谋得襄?阳城太守之后,自导自演,将自己粉饰成那种为民做主不惜辛劳的好官,曾经七天七夜没有离开官衙,据说为了处理公务钱独关太守都拼命了,差点晕死过去,才在侍从和属下们的劝导下暂且休息。
这点事情传的天下皆知,可见钱独关很懂的宣传和口碑的问题,姑且不说这种宣传问题,也不提钱独关的出身来历问题,但是在襄?阳城太守一职上,钱独关做的还是非常不错的,这也是他的宣传很有市场的关系。
但就像是虚行之所说的那样,因为江淮军侵犯竟?陵城周边的缘故,使得大量的民众北上,在这个年代,如此多的人数可不是襄?阳城可以消化的。本身在天下大乱的情况下就是流民众多,稍微和平一些地点就有大量的民众涌入,这也是很多地方都根本不能容纳的,为了生存,本地民众对于外来的流民也会有些敌视。
这样的敌视往往可能引发各种各样的事端,不是人们没有同情心,但是在自己都活的极为艰难的情况下,同情心这种东西只能收藏起来了,总之活在这样的战乱年代,真的很辛苦。
“江淮军的名声,嘿……,杜伏威也是一世人杰,偏偏总是有些莫名其妙的问题,说他没有志向,他也知道扩张,说他有所雄心,却连军纪都不严整!”虚行之摇摇头,很是有些无语的样子,
江淮军的名头确实很差,半兵半匪的,军队能打确实是能打,但是军纪就别提了。世人皆知,要不然也不会有这么的民众直接逃离了自己的家乡,如果不是被逼无奈,没有人愿意离开家乡的,人离乡贱这个道理很多人都知道。
“主公悲天悯人是好事,如今这个世道像主公这样能够为民众着想的人实在太少了。真正挽救这些小民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的统一,只有世道安定下来,民众才能安居乐业。”虚行之望着唐书说道,
唐书点点头,在不涉及到他自身利益的时候,唐书还是很有善心的,或者说任何时候他都不缺少善良的因子。只不过看情况才决定是不是依照自己的善心而行。
“如今主公已经做得很好了,说实话,在咱们大汉地界,民众生存的都很是不错,历朝历代如同我们大汉如今这种情况都是少见,甚至可以说从未听闻,我相信等到统一之后,大汉将会建立一个空前绝后的盛世。这都是主公带来的。”虚行之这个家伙在需要的时候也是很会拍马屁的,或者说这本来就是他的真心话。
“我们大汉如今的规划已经是最为合适妥善的,主公只需要按部就班就可以了。反而如果因为怜悯太过急躁的话,反而会带来更多的变数。”
唐书笑了笑,他清楚虚行之的意思,虚行之这是担心唐书沉不住气太过急促的行事,说实话,虚行之这却是高看唐大少爷了,唐大少爷确实心有怜悯,但是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时候,他知道该如何控制。
就像是现在。虚行之担心唐书因为看到这边的民众生存艰难,从而为了尽快的统一而行险。唐书还没有那么的不智,他知道在军国大事上,一步一个脚印才是最好的办法。行险一搏永远都是没有了其他办法的时候才会采用的。
这些事情唐书也没有解释,不过想到自己在手下的心中竟然是如此的善良,这让唐大少爷有些得意,果然自己真的是个好人那。因为在行进途中。虚行之也没有再多说,转而说起了周围各处的一些环境典故之类的。
以往就是在竟?陵城生活,再加上属于那种出色的智者。对于山川地理什么的都由详尽的了解,对于诸多的历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