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三国之君临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一章 王允入并州(4)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丢失关东,罪责太大,周华、张承等这些河南军的人考虑到朱俊和自己的将来,强烈要求掉头攻打关东,趁着袁绍立足未稳之际,将袁绍赶出雒阳。

    一个想打西凉军,一个想打雒阳,打袁绍军,白波军和河南军的将领激烈争论。

    “继续攻打桃林要塞,全歼董卓在关西的西凉军,以确保扶风郡无忧,董卓手中只有两万兵马,更不会对天子怎么样,所以这个时候天子无忧。”朱俊断然说道,“丢失关东之罪,我一人承担。”

    函谷关丢失,朱俊急奏晋阳。

    命令未到,吴川的书信先到了。

    吴川急书朱俊,并附带征北大将军胡才的书信。停止一切战事,关西白波军迅速退守河东。

    胡才的书信是给吴川的,但这份书信非常详细地说明了白波军目前的艰难处境,有助于白波军诸将对形势的了解。由于冀州流民成灾,鲜卑人南下的可能,白波军的财赋已经到了极限,胡才要求河东白波军务必遵从天子旨意,迅速退出关中。

    吴川在书信中说,关东丢失,关西白波军粮草断绝,除了立即退守河东外,别无出路。请朱俊大人暂时停止战事,等待朝廷圣旨。

    朱俊看到吴川的信,沉默不语,他明白胡才的话中的真实xìng,也知道白波军现在面临的困难,但是现在是消灭西凉军,拯救天子的良机。他不愿意就这么的错过。

    ………………

    关东丢失,晋阳震惊。

    特别是蔡邕这些军幕府大臣,他们更是痛心疾首。

    虽然过去白波军也有放弃关东的意思,但那是在董卓存在的情况下。现在长安兵变,董卓的势力一夜之间分崩离析了,社稷拯救有望了,关东就不能丢了,尤其是不能让拒绝尊奉当今天子的袁绍占据。袁绍占据洛阳的后果非常严重,他一旦站稳脚跟,就要重建皇统。大汉出现两个天子后,天下大乱到何种程度,可想而知。

    蔡邕等人不顾军幕府的霍邱等人的反抗,写信让朱俊不惜一切代价,迅速夺回关东。

    同时恳求胡才,暂停冀州战事,先集中力量稳定关中,保住关东和雒阳。

    吴川十万火急赶到弘农,命令白波军原地待命,准备退守河东。

    吴川才是玄武军的统领,所以吴川的命令,白波军将士们一定会同意的,但是朱俊却冷冷的看着吴川说道:“你想做逆贼吗?”

    吴川看了朱俊一眼,说道:“我眼中只有大将军。”

    吴川知道玄武军对胡才的重要xìng,两万玄武军,四个营,虽然他吴川是玄武军的统领,但是如果玄武军不在胡才的控制之中,胡才一定会想方设法的消灭玄武军。胡才对军队的控制力,不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改变。

    河东太守李临现在在玄武军军中,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吴川当然知道。

    吴川是胡才的心腹,他从来没有变过心,哪怕在关西的这一段时间,无任是董卓,袁绍,还是袁术,曹cāo等人,他都没有改变过。

    吴川明白,自己的一切是胡才给的,他可以说是胡才的家将,如果不是胡才,他什么都不是。所以他不可能背叛胡才,

    白波军诸将毫无条件地支持吴川,拒绝遵从朱俊的军令。朱俊百般劝说,但吴川寸步不让。

    朱俊无奈,只好急奏晋阳的蔡邕等人,同时以八百里快骑急告冀州胡才。

    朱俊命令周华、张承率领五千河南军急速向函谷关推进。大军还有十天的粮草,朱俊认为大军即使不能夺回函谷关,也能牵制袁绍的兵力,迟滞袁绍夺取河南尹全境的脚步。

    朱俊认为,目前正在荆、豫一带苦战的袁术一旦得到袁绍进驻雒阳的消息,必定要抽调兵力北上抢占大谷、伊阙等关隘。当袁绍和袁术两人打起来后,袁绍随即陷入两线作战的窘境。这时如果征北大将军胡才同意了自己的计策,督请吴川迅速攻击关东,那么大军重新夺回雒阳的把握将大大增加。

    朱俊认为,只要得到了雒阳,再出兵关中,消灭董卓和他的西凉军,让天子返回雒阳,大汉才有希望。

    然而吴川的做法让朱俊气愤填膺,差点气昏过去。

    “现在关西战场我来指挥。”吴川神情冷峻地望着朱俊,大手猛地握紧,一拳砸到案几上,“没有我的命令,一个士卒也不能离开大营。”

    诸将暗自惊凛。按照命令,吴川现在负责主持安邑行辕,主掌河东兵事,关西战场的指挥权他已经交给了朱俊。今天他从河东赶到关西,已经严重违令,现在又要公开夺取朱俊的兵事权,这事将来要是追究下来可是谋反大罪。如果征北大将军不极力袒护,他这个将军算是做到头了。

    吴川担心河南兵闹事,干脆把朱俊三人羁押在中军大帐。

    快马急报。袁绍手下大将潘凤、朱灵、陶升攻下函谷关后,没有继续攻击,而是以重兵驻防于关隘。吴川立即命令付杰率军于渑池、新安一带驻扎,阻止袁绍大军攻击关西。又命令李临率先领军撤回河东,驻防于蒲坂津。命令屯兵于蒲坂津的李晨立即解散军队,让屯田兵回军屯区帮助抢收冬小麦。

    既然已经打算放弃关西了,吴川的做法无可厚非,现在胡才在冀州,河东的事本来就是吴川负责的,所以,李晨等人不敢反对。

    …………

    同时,吴川的骄纵不法和独断专行引起了晋阳军幕府蔡邕等人的强烈不满。

    蔡邕,卢植想让军幕府立即罢免吴川,让朱俊速领大军攻击关东。

    霍邱和石泉坚决反对。罢免吴川,需要征北大将军的同意,其他人无权做出这样的决定,即使是军幕府也不行,因为现在主掌军幕府的是大将军。另外,袁绍进驻雒阳,关东形势突然发生变化,白波军应该如何应对,大将军至今尚未回复。所以我们现在不能说吴川做错了。

    蔡邕卢植和霍邱石泉等人为此争论不休。

    不过蔡邕和卢植明白,这件事他们还需要胡才的支持,在晋阳的军幕府中,胡才的话语权太大了,哪怕胡才在冀州,他们这些大汉的老臣没有多少权利。

    胡才一反常态,晋阳和关西两地迟迟没有接到他的回复。

    其实所有人并不知道,胡才现在在为冀州的流民问题和土地问题困恼着。

    胡才虽然来自世,对土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