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的。
“赵云,带上三百飞虎卫,随我到邺城。”
胡才在救援黑山军的路上,接到了江政的急报。
邺城的袁绍家人被黑山军的陶升救走,差一点引发流民暴乱。
对袁绍和他属下官吏家眷被陶升救走一事,胡才不是很在意。他既没有打算杀这些人,也没有利用这种人要挟袁绍的意思,救走就救走了,无关大局。他在意的是流民,越来越多的流民。如果冀州流民越来越多,白波军过去的危机就会在冀州重现,那么,他统一河北的计划就会受到影响。
为此,胡才忧心忡忡。
到邺城的路上,流民遍布四野。随处可见饿死的干瘦尸体,惨不忍睹。
胡才忧心如焚,一路上打马如飞,恨不得一步赶到邺城。
伏完等朝中大臣,还有江政和刚刚赶到邺城的关鑫等冀州大吏出城迎接。
胡才早早下马,和伏完等大臣一一见礼。
看到伏完,胡才心里有一种荒谬绝伦的感觉,这一次在安邑的时候,自己上了伏完的夫人,现在看到伏完胆战心惊的站在自己面前,胡才发现伏完的头上绿油油的。
伏完看到胡才的眼光怪异,有些不明所以。
江政跪地请罪。还没等胡才开口,伏完就开始求情了。“黑山流民蜂拥而下,情况非常危急。江大人能体恤民情,主动开仓放粮予以赈济,处置得非常得当,大将军应该嘉赏。”
胡才顺水推舟,急忙扶起江政,笑着说道:“虽然你有失察之罪,但你能守住邺城,救助流民,也算有功,功过相抵吧。”
回城的路上,胡才、伏完等几位大臣走在一起,商讨冀州局势,对冀州未来几个月可能形成的流民大cháo非常担心。
“现在不仅仅是黄河南部流民北上的问题,还有边郡人口南迁的问题。”胡才皱眉不展,把军幕府送来的几个消息一一细叙。
前弄的时候,胡才安排了几十万流民在朔方等边郡,但是这些边郡的人口准备南移,因为这几年,北方的天气越来越冷,不少人住不下去了。所以现在边郡有大量的人需要南迁。
西部鲜卑大人邪归逆叛乱应该是大漠狼烟再起的开始。大漠沉寂了几年多时间,因为大漠气候变化,大汉国内战火迭起等诸多原因,大漠上的胡人终于按捺不住,又要开始南下了。
去年的时候,白波军打败了鲜卑人,杀了步度根,但是也因此,白波军和鲜卑人的仇恨越来越大了,所以,秋高马肥之时,就是胡族铁骑南下之时。
为了拯救社稷,重振大汉,白波军将陆续南下,这是现实,谁也无法改变。所以在未来几年内,白波军要想稳定大漠局势,确保大汉对边郡的控制权,难度非常大。没有足够强悍的军队,说出的话谁也不会听。
在目前这种局面下,白波军无力增兵边郡,只能想别的法子,先缓解大漠危机,确保北疆稳定。
“蔡邕,王旭,霍邱等大臣经过反复商议,提出了两条缓解边郡危机之策。一是考虑到边郡冬天越来越长,胡族诸部生存困难,他们打算把投靠我们大汉帝国的所有胡族诸部适当南迁,其中部分胡族诸部直接迁到朔方、云中、代郡、上谷等边郡。二是考虑到边郡人口太多,百姓穷苦不堪,朝廷打算在两年内南迁二十万万人口到冀州。”
“大将军同意了?”伏完急忙问道。
“我要征询诸位大人的意见,然后再回复你们。”胡才恭敬地说道,“我们明天就到邯郸去,和走他们商量这件事。”
“大将军为什么不自己拿主意?”伏完看看他,笑着问道。
胡才苦笑,拱手作揖道:“我胡才有多大本事自己清楚,而且就算我懂国事,这国事又岂能我一人说了算?我还是去打仗吧,治国的事,就依赖诸位大人群策群力了。”
“这河北的仗估计短时间内很难结束。”胡才看看众人,诚恳地说道,“冀州必须要迅速恢复稳定,这直接关系到河北策略的成功和社稷的振兴。请诸位大人来,就是为了冀州的稳定。相信冀州各郡在朝廷和诸位大人的努力下,很快能重现昔rì的繁华。”
“很难。”伏完不客气地说道,“无论冀州多么富裕,它也有个限度。现在不但有数量不可估计的流民,还有南迁的边郡人口,另外,它还要承担庞大的军资开支,难,难,难……”
白波军十几万,庞大的军费让军幕府难以维持,想解决问题,困难重重。
长安兵变,虽然这是个未经证实的消息,但诸位大臣们还是很兴奋。兴奋之后,大臣们的神sè逐渐凝重起来。关中内乱,随之而来的诸多难题让大臣们陷入了沉思。
是不是这个时候让白波军去打董卓?
如果去打董卓,白波军的攻击重点将迅速转移到关西和关中。
白波军将尽一切可能先把董卓所部所控制的军队解决掉,以保护天子,稳定关中。待关中稳定后,天子返回雒阳,接下来的问题就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无法揣测了。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社稷能不能得到拯救?社稷拯救了,能不能实施改制中兴大汉?
胡才这个野心勃勃的大将军会怎么样?
现在在晋阳的军幕府中,有蔡邕,有卢植,这些是大汉帝国的老臣,他们呆在晋阳的目的是什么?是分权,分谁的权?胡才的。
但胡才会怎么样?有十几万大军在上的胡才,身边飞虎卫平时不少于三百,想杀胡才也不容易。
“大将军的意思呢?”伏完问道。
“先把冀州拿下来。”胡才说道,“不管这天下怎么变,我们首先要让老百姓吃饱穿暖,有间遮风挡雨的草屋,否则,社稷终究要倾覆,大汉终究要败亡。没有百姓的安居乐业,哪来社稷的稳定?”
“说得好,说得好。”伏完鼓掌赞道,“大将军,有你这句话,大汉振兴有望啊。”
胡才摇摇头,又连连作揖,“诸位大人,说是没有用的。我要土地,要粮食,要财赋,要让百姓活下去。诸位大人可有解决之道?”
“土地?”伏完,关鑫等人同时注意到胡才第一次提到了土地。
“大将军,边郡屯田有成,关键是边郡有很多荒弃的土地,百姓只要支付很少的租税就能得到土地的使用权,但冀州就完全不一样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