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是,如果让董卓和袁术知道了,刚刚建立起来的三方制衡之势是不是也会随之破裂?这后果是什么,胡才自然清楚。
白波军在和讨董大军结盟后,为了防止董卓和袁术反应激烈,也作了相应对策,主要是威胁和掣肘董卓,交好袁术。胡才下令减少东恒驻军,征调一万大军去西河郡,就是为了威胁董卓,而派李肃到南阳面见袁术,就是为了向袁术解释白波军和袁绍握手言和一事,并和袁术具体商议互助之策。
当然,白波军现在靠一张嘴是说服不了袁术的,要有实际的,能让袁术看得到的行动,并以引来证明白波军信守诺言,愿意真心诚意和袁术联手制衡各方势力。而白波军和袁术走近了,对董卓的威胁就更大了,也更有实力压制和掣肘董卓。如何才能让白波军和袁术重建彼此间的信任?那就是和袁术组建大军出兵平叛。一来白波军兑现了当初的诺言,二来帮助袁术获取功绩和声名,三来白波军也可以得到讨董大军各路兵马的好感,将来有助于大军南下,四来也可以尽早平定兖青徐三州的【暴】乱。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胡才没有说,那就是他需要人口,前一段时间胡才才河东一郡,袁绍为了逼迫他赶大量的流民进入河东,那个时候给河东带来了很大的危机,但是现在不同了,现在已经多了几个郡,而且是人口稀少的边郡,胡才需要大量的人口来补充,加上粮草危机慢慢地缓解,胡才准备利用这个机会吸收流民。
历史上曹cāo的军队战斗力这么强就是因为他们是青州兵,如果能把这些兵马迁移过来,以后对白波军的发展非常有利。
李肃等人也同意出兵平叛。平叛大军的军费由袁术提供,白波军只要出人就行。而且现在京畿形势变了,白波军没有理由坚持不出兵。目前白波军南方只有一万人,可以出几千兵马,这就可以对袁术交待了。如果白波军连这点人马都不愿意出,实在说不过去。
张平等人不愿意出兵。他们还是那个理由,白波军和黄巾军同出一脉,如果去打黄巾军,对白波军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在他们看来,必要的时候可以结盟。
胡才笑道:“折中一下吧。我们先出兵,先给袁术争点脸面,免得双方撕破了脸,伤了和气。军队到了战场后,打不打,何时打,怎么打,还不是我们自己的事。如果你们同意,我就下命令。”
“谁领军?”张平问道,“如果是吴川,我还是不同意。”
“你们看呢?”
“如果是白波军老将。他们看到不同意。”张平说道。
“就派郝昭去吧。”胡才想了想回答道。
张平等人相视一笑,同时点头。
…………
七月二十rì。
吴庆率一万青龙军前往西河郡。廖化带三千兵马驻扎东恒,徐晃率朱雀军剩下的七千兵马返回安邑。
郝昭率三千虎贲军赶到中牟,等待与袁术大军会合,准备往兖州、徐州一带平叛。
长安接到朝廷的平叛大军即将出发的消息后,天子随即下了一道旨,嘉赏平叛大军将士。
袁术尊奉当今天子,不承认董卓主政的朝廷,声称只和征北大将军胡才联手出兵平叛,所以这支大军里没有北军的一兵一卒。董卓倒是想出兵,不为别的,他就想把袁术强行拉到自己这边。和北军共同出兵,也就是和董卓联手,和仇人言和,如果是这样,袁术的声名会遭到很大损毁。
但是袁术很聪明,看穿了董卓的yīn谋,他知道是发展自己势力的好时机,自然不会自取灭亡,袁术知道,和董卓联合就是自取灭亡,所以这种事是他绝不愿意做的。所以,袁术坚决不同意北军参与平版,虽然天子下了圣旨,但袁术立即宣称,如果北军出关,他就不去平叛了。
对于董卓来说,他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此时四方制约平衡,是最好的结果,所以董卓当然不愿意丢失这么一个损耗袁术和胡才兵力的机会,所以他无奈之下,也只好打消了这个主意。
况且,董卓需要安定西北,对于董卓来说,西北才是他真正的大本营,所以他绝不允许西北出事,他任命牛辅为西凉刺史,统领五万大军镇守西凉。
…………
大汉国初平元年八月。
驻军鲁阳的破虏将军孙坚命令治行都尉朱治领三千兵赶到了中牟。现在只待袁术的军队一到,平叛大军就可以出发了。
然而,袁术这时却接到两个让他勃然大怒的消息。一个是征北大将军胡才和袁绍结盟,一个是刘表已经掌控荆州,对南阳虎视眈眈。
在袁术的计划中,荆州,豫州,扬州是他的地盘,但是刘表空降荆州,在冀州的豪门士族的支持下取得了荆州的控制权,现在刘表拥兵五万,大将黄祖出兵南阳。
袁术原以为胡才要趁着这个机会攻打袁绍,后来听说驻守东恒的白波军有一半人马去了西河郡,他又以为胡才放弃了攻打之计。这期间他也怀疑部分白波军前往西河郡,是因为袁绍和胡才达成了某种盟约。只是他认为以胡才的为人,应该不会作出这种背盟之事,谁知道胡才偏偏就背弃了三方盟约。
这是袁术不能容忍的,胡才如果是和韩馥结盟,他能接受。但胡才和袁阀的叛逆袁绍结盟,他就不能接受了。
胡才这是什么意思?袁阀的家主到底是谁?是袁绍还是他袁术,如果胡才承认他袁术是袁阀的家主,他为什么要和袁绍结盟?袁绍算什么东西,他不过是袁阀一个低贱的奴仆,他有什么资格单独和白波军结盟?他所谓的讨伐董卓根本就是狗屁,
胡才这是背叛,背叛了他们的盟约。他是大汉帝国的叛逆,他是大汉帝国的乱臣贼子,他袁术是绝对不会和这样的人结盟的。
李肃匆匆赶到南阳郡的宛城向袁术解释此事。袁绍已经暂时放弃了承制之命,也暂时不再提废黜当今天子重建皇统的事,他和各路讨董大军现在都在集中所有力量平定黄巾军叛乱。正因为如此,征北大将军才和袁绍的讨董大军握手言和,放弃了攻击河内擒杀袁绍之策。
李肃说:“征北大将军是和袁绍握手言和,而不是和袁绍结盟。袁绍不过是袁阀的一个亲族,一个冀州渤海郡太守而已,他有什么资格,有什么实力和征北大将军结盟?大人不要误解了。”
袁术冷笑道:“这么说,征北大将军认为袁绍不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