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三国之君临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盐铁之议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说。”

    “解决流民是长时间的问题,没有几年时间,根本没办法解决流民问题,更何况这一段时间,主公还需要维持白波军的几万大军,所以必须从另外的地方买粮食,买耕牛,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重商。以以招徕和鼓励各地商人到边郡来做买卖,赚大钱。我们从中收取商税来填补一部分屯田用钱的空缺。”

    “商税?”胡才浑身一震。

    商税起源于西周。当时失去政权后的商朝遗民,多从事贩运、买卖商品的行业,俗称商人。对其征收的税主要有关市税和山泽税等。市税又分级布、总布、质布。罚布、廛布。山泽税是对矿产品、兽皮、齿、角、羽翮、鱼、盐等物征税。

    在这个时代,因为重农抑商的原因,商人一直地位低下,而且商税也比不得农业税,但是胡才明白,商税的收入其实比农业税高,在他的前世,zhèngfǔ就是依靠商税才有大量的财政收入。

    其实在大汉帝国刚刚建立的时候,并不是重农抑商的,大汉帝国初年,自高祖皇帝到文、景皇帝,实行的都是与民无禁之策,大力支持和鼓动百姓营商,所以那时候商贸非常繁荣。当时的河东为南北交通要冲,河东是各地物资集散之地,商人们主要以马匹为主的畜产品及金银珠宝等物做买卖。帝国的商人用丝织品、酒和其他jīng美制品与匈奴人交换牲畜与毛皮制品。由于双方互利,都能得到自己所希望的东西,所以边贸长盛不衰,河东商税收入非常高。

    但是,自汉武帝开始,重农抑商,商业开始衰败,此后由于胡人势大,并州北方数郡全部丢失,为了削弱匈奴人,武帝禁止与胡通商,光武皇帝时期,并州牧郭汲收复了北方五郡,其后不久,匈奴内部因为发生诸王争立的内乱,分裂成了南北二部。匈奴人由此开始没落,南匈奴与大汉帝国交好,才慢慢地开始于大汉帝国通商。

    王旭作为并州王阀的旁系子弟,虽然为人胆小,但学识不小,关于大汉帝国与胡人的通商情况,还是了解的。

    经王旭的介绍,胡才明白了:“你的意思是在安邑建立大市,以南匈奴通商?”

    “不错,这是唯一的办法,主公想安排流民,想招募军队,想扩充地盘,都需要钱,而商业是最快最有效的办法。”王旭点点头。他唯一担心的是,胡才看不起商人,不过也是,商人地位低下,看不起商人是普遍现象。

    “不过主公若想通过晋阳大市立即赚取大量钱财,就要有诱人的货物。”王旭说道,“以商补农,首先就要兴商,就要有诱人的货物,否则,各地的商人不来,我们到哪里赚钱去?要知道,大汉国的钱财几乎都藏在这些商人们的家里。”

    “诱人的货物?能赚钱的货物?”胡才笑道,“除了战马、牲畜和粮食,这里还有什么好东西可以拿出来卖?”

    “盐和铁。”王旭从容说道,“河东有盐池,有矿山。这些都是最好的货物。不过这盐铁一直以来是官府经营的,如果开发,很可能会不利的恶果。”

    大秦帝国的时候,朝廷掌管盐铁的开采、制造、运销等事务。史书记载,当时的‘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所以这盐铁之利一直是大汉帝国的重要收入。

    大汉帝国初期曾经鼓励百姓营商,商贸非常发达,为什么到了武皇帝时突然就被打击了呢?原因就起源于这个盐铁。不过大汉帝国所有的山林池泽,都是皇帝一人的。所以大汉帝国的赋税制度规定,凡农田租都归大司农府,由朝廷开支,山海池泽之税则归属少府所有,专供皇帝和皇室成员私用。

    这一制度刚刚订立时颇为合理。国家耕地多,田赋是大宗收入,山林池泽少,商税是小宗收入。把大宗归国家,小宗归皇室,但随着盐池和铁矿的增多,盐铁之利逐渐庞大起来,山海池泽之税逐步超过了国家的田租。这种收入数额的转变,所以,大汉帝国为了这盐铁之利,不知闹过多少矛盾。

    大汉帝国初期,推行休养生息之策,减轻关市之征,开山泽之禁,使国家很快富裕了起来,百姓也可以自足。朝廷在采盐、制铁方面,除了郡、国设有盐铁官进行官营外,也允许私人经营,所以当时即有靠煮海为盐而强大起来的诸侯如吴王濞,也有靠冶铁业致富的富商大贾。

    汉武帝雄才大略,讨匈奴,通西域,外事四夷,内兴功利,致使军费浩繁,财用耗竭,府库空虚。虽然实行了卖【官】鬻爵,铸造钱币等措施,但仍然无法满足其需要。汉武帝不但把大司农府的钱用完了,还把先祖文、景皇帝几辈子积蓄下来的钱财也花光了。汉武帝只好把少府的钱拿出来贴补国库。同时命令各地富商大贾,最主要的是盐铁商人,也象他一样zìyóu乐捐,但结果让季卫东非常气愤。那些富商大贾根本不理睬武皇帝的诏令,一个个都很吝啬,即使捐助了,也就一点点。当时的盐铁商是最大最易发财的两种商人,他们的这种做法最终激怒了武皇帝。

    于是在张汤等大臣的建议和主持下,实行了盐铁官卖之策。朝廷在各重要的产盐、产铁区设置盐官、铁官,掌管盐铁事务,不许私人经营。

    到了现在,大汉帝国rì落西山,很多豪门世家就慢慢地经营起盐铁生意,像河东的卫家,它其实就是因为盐铁生意而起家的。

    河东的盐池这么大。卫家虽然强大,但不能独吞,所以除了卫家外。河东的大大小小的豪门世家也享受着盐铁之利。

    想到这里,胡才向石泉问道:“河东的世家有多少来军幕府登记在册了?”

    胡才记得这盐铁生意是他刚占领安邑的时候拉拢河东豪门世家的手段,只不过他一直没有过问这件事。

    石泉道:“回主公,不到十家。”

    胡才脸sè一变,“这么少?”

    河东大大小小的豪门世家没有一百也八十,盐铁生意这么诱人,怎么会只有这么一点人登记在册?

    石泉看着胡才yù言又止,脸sè尴尬。

    胡才明白了,这些河东的豪门世家是不相信自己,不相信白波军,所以才不来登记在册。胡才叹了一口气,白波军名不正言不顺,难怪那些豪门世家会这么看自己。哪怕是有盐铁之利,这些豪门世家也不看好自己。

    胡才可以肯定,那登记在册的几个家族,一定只是河东的几个小家族,哪怕是霍家,恐怕也不敢在他的统治下在军幕府登记在册经营盐铁生意。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