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军资、衣装、轻武器(弓箭、横刀)和上番赴役途中的粮食、均由军幕府供应。
军府所在有地团,兵士不能随便迁徙出界;平时务农,农闲练武,主要负责补充到虎贲军等主力军团。
当然,军府调遣时必须持军幕府所下鱼符,经折冲府将领勘合后,才得发兵。这样,将帅就不能拥兵自重
除了虎贲军等正规军外,府兵制就是白波军以后的后备兵,现在白波军占领的平阳、襄陵、杨县、临汾、闻喜、解县、东恒、安邑十城,建折冲府十座,
这十座折冲府以各县人口而定,人数不一,不过这十座折冲府加起来有两万多了,一旦爆发大战,这两万多人可以变成正规军,白波军的兵马可以达到六万人。
四万正规军,两万折冲府兵卒,虽然兵马不多,但也可以应付朝廷的麻烦。
折冲府其在军事上最大的好处,就是将来补充给主力军团的兵卒,都经过了相当程度的军事训练,容易迅速形成整体战斗力,即使整补人数稍多一些,对主力军团战斗力的影响也比较小,同时折冲府还可以作为守备部队,dúlì进行防御作战,又可以配合主力军团作战,比如作为运输辎重部队,作为袭扰偏师等,这样一个制度自然堪称“完美”。
但是胡才还是看到了它的缺陷——
现在白波军名下的各主力军团,其士兵虽然大部分是流民,来源各异,但军幕府对这些主力军团士兵都是全额足数发放粮饷,衣甲兵器亦由幕府承担,待遇远超过大汉帝国京军和边军中的募兵。
而军幕府所谓的折冲府,其实是相对有偿的一种强制徭役,虽不同于大汉帝国传统的无偿强制徭役,而且相对于军幕府主力军团来说,要节省许多军费。但折冲府除了没有饷银外,在费用上明显和大汉帝国的“募兵”相差不远。
折冲府服役三年,衣食兵器都要由军幕府承担,军幕府仅不需要支付折冲府兵卒的饷银,衣甲兵器则次于主力军团而已。军幕府虽然能够在折冲府这一块,省掉了巨额饷银;在折冲府的衣甲兵器上也可以少花许多银子。但是仍然可以想象得到,军幕府在军费粮秣上的负担是如何的庞大而沉重。
让胡才担心的是,虽然现在不缺人口,但河东仍然会有许多男丁将被陆续应发入伍,那么河东还能不能够只依赖其他未被应发的人户丁口,就种植出足够多的粮食米面,织造出足够多的丝葛麻棉,放牧出足够多的牛羊骡马,生产出足够多的商货器物,或者通过远行的长途商队,能从其它地方贩运回足够多的粮食、布匹、茶、盐、油、铜铁、马匹、兵器、甲仗、牲畜等民生必须之物呢?
连五谷不分的儒家孔孟,都说要足食足兵,如果府兵制严重影响到农牧工商诸等生民之业,这府兵制还有长期推行的必要么?
如果这个根本问题不能很好解决,这府兵制也只能收一时之效,断然不可能为将来征伐四方提供源源不断的兵源。军幕府的财税一旦枯竭或者入不敷出,养着这么大的一支军队,除了象黄巾军那样以战养战,掠于四野之外,还能有其它解决之道么?
所以,不亲眼巡视一番,不对从今chūn以来一力推行的“定额地租”和“雇工农庄”的成效有一个深入细致的了解,胡才是无法放心的。尤其那“雇工农庄”最为胡才所看重,他反而对在佃农中推行“定额租”的做法,以为不过是不得已的一种过渡。
从韩文的秘兵所搜集到的谍报来看,在减少耕作者的情况下,能够在相同的田亩中生产出相对较多的粮食和其它农作物,以获取厚利。
粮秣就是军队的命脉,只有粮食充足,幕府的“府兵制”才能长期实行下去,而不只是一种权宜之计。
胡才所看重的恰恰就是“大农庄”能够减人不减产,甚至能生产出相对更多的粮食和其它农产品。
那么“大田庄”,能够在河东生根发芽么?
带着这个疑问,胡才的巡视首先从解县开始,北到杨县、襄陵、平阳、临汾、闻喜,东恒凡是超过千亩以上的大农庄,都要去看看。
这些大农庄总共才十五座,在军幕府的商务司下,就像国有企业一样为军幕府提供粮草。
除了新占领的安邑等地外,平阳、襄陵、杨县的这些大农庄今年的年成也还算不错,冬小麦、chūn小麦、大麦、青稞、乔麦、糜谷、高粱、水稻、黄豆等粮食,还有大麻、芝麻、甜菜、茶叶、亚麻、油菜、蚕豆等农产品,牧场的马、驴、骡、牛、羊、骆驼都呈现一种欣欣向荣的丰收景象。
按照胡才的打算,牧场以后每年能有至少一千匹战马的输出也才可保证骑兵的供应,当然,如果想扩充骑兵。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胡才希望李肃能和南匈奴购买大量的战马,不说别的,如果能扩充几万骑兵,白波军的战斗力将直线上升。
不过胡才这也只是想想,想建立那么多骑兵,白波军就是有这么多战马,也没有那么多的军费。几万兵马的开销,各地官员的培训。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没有庞大的资金,军幕府很难运作。
大汉帝国为什么现在rì落西山?就是因为土地兼并导致人口流失,胡才入主河东后,虽然分配大量土地,但还有大量土地空着。这也是胡才建立大农庄的原因。
以后随着人口的增加,这些大农庄接慢慢地减少。
河东很多灌溉土地对雨水要求本来也不太高,今年雨水好,人又肯干,于是一派丰收景象便出现在巡视各地的胡才面前。
这一幅丰收的景象,让胡才对军幕府的部属幕僚所做的艰苦而细致的努力有了更直观的印象,感叹幕僚部属们确实不容易,尤其是白波军刚刚占领河东,文官资源缺乏的情况下。
同时,胡才允许豪门世家的大农庄的存在,豪门世家田地多,而这些大农庄既要让豪强大族作为军幕府与底层民众之间的缓冲,发挥其建设xìng的治理作用,又要限制其不利治理的一面,显然是需要军幕府具有很高的理政技巧和治民手腕,以及足够的政治耐心,否则军幕府不是趋向极权横暴,滥施杀戮,就是一味故息养jiān,受制于人。
而为政过猛或过宽,向来皆非生民之福,所以军幕府的重要xìng就体现出来了,不过现在军幕府的人包括王旭、霍邱、李肃在内,这里人的能力还有些不足。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