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哪!延绵数千公里的人造平原!”廿长青最先吃惊的叫了起来,这么大的工程,就是在洛马星如今也不多见了,这要花费多少的人力物力才能建成?而且还是在这么远的地方?这个建造成本至少是在洛马星本土上的万倍以上,哪怕洛马星再富,民众也绝对不允许联邦如此的浪费的。
谁吃饱了撑的跑到这么荒凉的地方,远离银盘,远离洛马文明如此远的地方来筑这个大的一个高台?如果说是因为这个星球的资源,那没人相信,这样的一颗星球,不要说因为有生命孕育过程的存在而不允许开发,就算是要开发,就这星球上的资源,一艘采矿船已经足够,根本没必要筑起这么大的一个高台。
吃惊归吃惊,江力的命令下来,却是执行得万分的快,廿长青的话还没说完,每人就已经完成了一次的轰击,十三波的轰击,集中在一个点上,马上就将把江力圈的地方轰出了一个深达数公里的大坑,露出了土下的岩石。
“利马克,扫描这颗星球的年龄。”江力命令其他人先停止轰击,自己操纵着烈火下到了坑底,坑底岩石的颜色让江力的眼睛缩了一下,这哪是岩石,这分明就是陨石!黑褐色的表皮是烧灼后氧化的颜色,只不过这个星球上氧气含量不高,所以氧化情况不是那么明显罢了。
“报告老大,这颗星球的年龄和地球差不多。只比地球年轻了几亿年而已,但这颗陨石却只有十亿年左右的年龄。和这颗星球相差了至少二十多亿年。”利马克很快就有了答案,不光是按江力的命令分析了星球年龄,也分析了眼前这一大块还不知道有多大的陨石年龄。
利马克的声音也传到了其他人的耳中,场面上顿时冷了下来,有丰富星际探险经验的万振流最先开口:“队长,如果这块石头是后来撞上的,那么就会在这里形成巨大的陨石坑,哪怕是几亿年前撞上的,哪怕撞起的尘土慢慢的又沉积了下来。也绝对应该是均匀分布,不可能把陨石坑填平,我们不如扩大范围,把这块石头全轰得露出来。”
万振流说的,大家都知道,但此时没人说他,就连最喜欢挖苦人开玩笑的季辽非也沉默不语,都在等待江力的决定。
已经很明显了,如果这块石头是撞击上来的。那么现在就不应该出现一个高台平原,而应该是一个巨大的陨石坑才对。确实这个高台平原就是人为的。
“扫描土堆年龄。大家小心戒备。”江力并没有急着下判断,十三波,每一波都足以将一艘运送他们来这里的运输船轰成两截的攻击,这个动静不可谓不大,如果石头下面还藏有秘密的话,如果这附近还有敌人的话,应该会察觉到了,或许敌人不在这里,而是在远处。所以江力要大家加强戒备,防备外来的袭击,就他们脚下而言,应该不大可能有什么袭击。
“土堆成分复杂,但其中最高年龄的成分只有十四万年,是细小的太空陨石成分,最低年龄是硫酸盐。只有三万年。由此推断,这块石头的出现不会早于三万年。”这一次,不等利马克扫描,林育遥就给出了答案。江力一说扫描,大家就知道这是要从土堆的年龄来推断这块大陨石是什么时候到这里的了。
最高的十四万年还是太空陨石,也就是说,在这个星球的周围,不大可能存在着十四万年以上的年龄的太空陨石,而基本都是以太空尘埃的形态存在着,这就证明了这块石头并非来自这个小星系,而是从星系外撞进来的,但也不应该撞上五号星才对,如果在系外撞进来,那就只能是被六号星的引力俘获或者是被恒星俘获,要撞,也是撞上六号星或者是恒星才符合逻辑。
土堆在石头上方,是不是正上方不知道,但硫酸盐成分应该是原始的单细胞生命在消耗硫化氢之后的产物,沉积在上方的,在沉积之前,也不知道在空中飘荡了多久,然后才会偶然和其他尘埃碰撞合并,重量逐渐加大,直到大气中的气流再也支撑不住重量了,才会沉积下来,以此来推断石头到这里的年龄不超过三万年,虽然不是精确的推断,但也是目前来看最大的可能了。
“三级防护全开启,六级防护开启度定为百分之十,调整为陨石频率继续轰击,把这块石头清理出来。”江力从坑底一跃而起,率先对着轰出来的深坑壁又来了一波的轰击。十三个人都在深坑的正上方围成一个圈,一起对着坑壁轰击,由于调整了伽码射线流的频率,对底下的石头不会有任何的损伤,这也是江力他们现在装备的武器的一个优点,为的就是和磁射防护一起,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可以只对某些特定的物质造成伤害,又或者是可以对除了某些特定物质之外的其他东西造成伤害。
宇宙中的所有物质,不管是纯净物也好,还是混合物也罢,都有着其固有的频率特征,混合物不太明显,纯净物会比较明显,但对洛马星科技来说,只要是一整块聚合在一起的物质,就可以和其他物质区分出来,哪怕是成分一模一样,只要你体积,形状,重量这三个中有一个不同,都可以轻易的进行区分。
很快的,观察力最强的柯孜克勒就叫了起来:“队长,请求停止轰击,我发现了石头的边缘。”这时候的深坑,已经被江力他们扩大到了坑底有五六公里的直径,坑顶的直径则有十几公里,底下一整块黑褐色的石块就露了出来。
江力连忙下令停止轰击,让柯孜克勒和自己下到坑底,其余的人依旧在上空戒备。
“队长,你看,这就是石头的边缘,它和周围挨在一起的石头的缝隙,如果不细看,只会以为这是一整块石头的裂缝。”柯孜克勒指着石头上的一道宽只有几个毫米的缝隙对江力道,缝隙只有几毫米,深也只有十几个厘米,蜿蜒曲折,让任何人来看,都会以为这是石头本身的裂缝,江力本来也没在意,利马克在江力轰击的过程中一直在持续的对石头进行扫描,江力也是早就看到了这道裂缝了的。
现在柯孜克勒一说,江力就发现了缝隙两边的石头颜色不同,坑内的颜色要深一点,而外面还掩盖在土里只露出一点的颜色则会稍微的浅一点,这种在大气中高速穿行而形成的烧灼氧化颜色,代表的是烧灼的时间长短或者是剧烈程度,现在两块地方不一样,是突然的变化,又是沿着缝隙两边分布,就排除了是同一块陨石在空气中摩擦一个是正面一个是侧面受的烧灼程度不同的可能,如果是那样,也应该是逐渐的颜色过渡,而不应该是突然变化。
“不错,是两块不同的石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