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老来丧知己,白发人送黑发人,给了他又一次打击,并且孔子年已古稀,再也提不起jīng神修订《chūn秋》了,并且chūn秋的修订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于是于次年chūn天停止了修史。
但是,《chūn秋》仿佛是一本受了诅咒的魔法书,孔子的噩梦还没有结束,在停止修书后的第二年,卫国发生了内乱,而孔子的另一得意门生,在《论语》之中出场率很高的子路当时正在卫国为官,他曾是当年孔子“隳三都”计划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七十二岁的孔子俨然已经“成jīng”,不用掐指,只是凭空一算,就知道子路的xìng命不保,果然,消息很快传来,孔子又丧一高徒。
孔子已经没有力气悲哀了,他想了一想,接下来估计要轮到自贡,冉有了,并且照这样的情势下去,自己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必将全军覆没,他不打算再这样折磨自己和弟子们,于次年驾鹤西游去了,享年72岁。
孔子的年龄算是古代那些大贤们之中最为正常的一个,不像姜子牙,老子等人,动辄上百岁,但是他对于后世的影响力是最大的,是中国有史以来任何人都无法超越的,他是中国文化界,教育界最伟大的人(没有之一),也是世界文化史,教育史上最伟大的人之一(为了世界和平,加上之一)。
孔子去世后,他的很多弟子都为他守墓三年,子贡估计是感谢孔子没有把他活死,为老师守墓六年,这一守就到了公元前473年,从chūn秋守到了战国。
也正是在这一年,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再一次展开大战,了结从chūn秋时代延续下来的宿怨,结局大家都知道:“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如果必须要以公元前476年为分界线的话,我只能奇奇怪怪的这样说,勾践成为了战国初年的最后一位chūn秋时代的霸主。
之后,范蠡告诉文种勾践其人“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然后毅然决然的放弃了高官厚禄,带着西施,泛舟五湖,经商去了,一代大政治家就这样成为了富甲一方的“陶朱公”,成为了商人的鼻祖。
而文种没有听从范蠡的劝告,最后落了个以身试剑,印证了范蠡“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预言。
两大功臣走的走,死的死,越国也在短暂的鼎盛之后开始走下坡路,几年之后的公元前465年,越王勾践病死。随着这位“最后一位霸主”的逝去,chūn秋时代也就真的一去不复返了。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