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戚姬的初步胜利
前面已经说过了戚姬因为年轻漂亮被刘邦所宠爱。
因此吕后对他虎视眈眈了。吕后的有利条件就是她是太后,他的儿子也贵为太子。
戚姬的儿子虽然还小,但刘邦却把很多宝贵的春宵都交给了她,于是她就有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先觉条件。
睡在同一张床上,燕语盈盈如三月里的百谷鸟般的耳边风最有效不过了。
“陛下的儿子很多都被封为王了,就连刘肥这个外室所生的也封了王,为什么不给如意封王呢?”戚美人开始“吹”了。
“朕的儿子自然都会有封号的,如意还小啊,哪能受一国之君呢?”刘邦开始“回”了。
“他不能理朝,就给他找一个好相国啊。臣妾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你不封他偶不安啊。”戚美人开始施压了。
“没问题,记住了。”事实证明,戚美人的招数才一出手,刘邦就缴懈投降了。
不久,机会就来了。
出征匈奴结果很失败很受伤的刘邦回到宫中,屁股还没坐稳,他的胞兄刘仲就衣冠不整的闯了进来,告诉了他一个惊人的消息:匈奴人已打到他的代地来了。
刘邦正一肚子火气没处发。见刘仲这样的狼狈样子,他也不顾兄弟之情了,当及就罢免了他的代王职位,改立他为合阳侯。
而新的代王自然而然就给了戚姬的儿子如意,命阳夏侯陈豨为代相。
就这样,刘邦在“外患内忧”的焦头烂额之时,而戚姬却取得了她和吕后之争的第一场局部胜利。
(3) 未央宫的烦恼
定都确定咸阳后,刘邦同样不忘搞工程建设,他花巨资打造举世无双的浩大工程——未央宫。这项工程大概也可以和秦始皇的几天工程相媲美了。
咸阳宫中的工程修复和未央宫的创建都是由后勤部部长萧何全权负责的。事实证明,萧何果然具有房地开发商的商业才华,他想方设法酬积资金后,几个月后就峻工了。
峻工后,“验工”的事自然要交给刘邦了,当他走进未央宫看到宫中的豪华气派时,心中豪情万丈。
不过,他心里虽然很满意,但对一直陪在他身边验工的萧何却说了这样一句话(这句话是被人喻为刘邦最正经的一句的话):“天下未定,连年苦战,成败还不可知,为什么要把宫殿建造得这么豪华?”
这句话说白了就是在训斥萧何了。
而聪明的萧何并没有慌张,他是这样回答的:“非壮丽不足以表达天子的尊重与庄严!”
刘邦听了后马上转“怒”为“喜”,他的作秀表演到此结束。
然而,未央宫虽然豪华,刘邦却无心居住,因为此时边关的匈奴一直让他寝食难安。
这个时候的冒顿对汉朝已是很不屑了,认为不过尔尔而已,他派了几万人马给韩信,让他对汉的边疆进行了不断的搔扰战术。
面对不断求救的文书,刘邦真想找出一个能独挡一面的大将去击败韩王,然而此时,纵观朝廷,只有一个人能完成这项任务。这个就是韩信。(再次提醒一下,此韩信非投降匈奴人的那个韩信)
刘邦是很痛苦的:此时还能重用这个已降为淮阴侯的韩信吗?
他虽然对上次被困于白登山的事已心有余悸了,但此时朝中无大帅,他思来想去,最终只得自己再度挂帅亲征去平叛匈奴了。
这韩信虽然身经百战,也算量个风云人物了。但听说刘邦的汉军又来了,便学会了匈奴人的战略思想,不敢来“真情对对碰”,而是玩起了“让你猜猜我是谁”的游戏来。
就这样,可怜的刘邦劳师动众,忍着寒冬在边疆守了一个多月连个匈奴人的影子都没有见到。
此时边疆北风呼呼的吹,一种叫寒冷的东西整天包围了刘邦,刘邦知道自己再这样等下去,只怕没有等来匈奴人,自己就会先冻成僵尸了。
于是乎,一个月后,刘邦高举“牛”字大旗,以“敌人吓破了胆,不敢再来入侵”为口号,带着众将呼啦啦地打道回府了。
然而就在回来的路上,刘邦居然遭到了刺客的刺杀。
(4) 隐形的刺客
说起被刺的原因,故事还得往前推进一年。
公元前201年,刘邦亲自率大军出征,后利用陈平之计成功出脱,但在回来的路上,他把全部怒气发泄在了赵国的赵王张敖身上。
这张敖是张耳的儿子。他生的面如冠玉,那叫一个貌似潘安。吕后见他一表人才,通过多方便观查和研究调查,最终认为他“诚实可信”,后与刘邦一番商议后,便决定把女儿鲁元公主嫁给他。
因此,这个张敖说白了已是刘邦的“准女婿”了。
当时,面对准岳父的到来,张敖心里那个激动啊,没法形容。他热情的把吃了败仗灰头土脸的刘邦迎进府中后,极尽恭维之能事。
别的不多说,他甚至连端茶送饭的事就亲自来做,为的只是想讨的准岳父的欢心。
看着忙忙碌碌进进出出的张敖,刘邦心里有想法了:这样的男人简直就跟妇道人家一样,哪里有半点王者之气。我当初准定把女儿嫁给他,真是看走了眼啊。
他在张府上住了几天,见张敖天天都是这样的献殷情,更是打心里看不起他。一天喝了酒后,他就把张敖大骂了一顿,然后“怒气冲冲”的起程回洛阳去了。
这段小插曲大概就是这样。
然而,令刘邦想不到的是。去年刘邦在赵府中当众谩骂张敖,随后拂袖而去,张敖自己只是不断的反醒自己哪些地方做的不对,不敢有半分生气之意。但他手下的人就有看法了。
其中丞相贯高和赵午等人,都是身经百战的德高望众之辈,他们跟随张敖的父亲张耳多年,都是忠心耿耿之人,张耳死后,他们又辅助张敖,看了主子受到了天大的辱骂,他们就都不乐意了。
他们本来想马上就造反。但想到张敖忠厚老实,又是刘邦的“准女婿”,知道他肯定不会同意。于是他们思来想去,最终决定刺杀刘邦。
他们当时的想法是,如果成功,就都留在张敖身边,辅佐他治国安邦;而如果失败了,他们就把责任归在他们自己身上,这一切都与张敖无关。
应该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