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怒雷”计划搁置的这段时间里,夜柔人可没有闲着。
希毒邦国大股军力频繁调动的迹象,已经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他们加强了对“修罗”军团的监控,后方的细作活动更加频繁。大量专门用于侦察的天目血瘿战蝠像不要钱一样倾巢而出,飞向东方。
这些战蝠绝大多数都被希毒的弓弩手、血枭和龙雀敲掉了,但仍然有许多重要信息被带了回来。
和人们想象的不同,侦察战蝠比纯战斗的普通战蝠要昂贵得多。获得普通战蝠很简单,只要大量玩命繁殖就可以,它们唯一需要懂的就是辨识敌我,狂喷毒雾和酸液,接受一些非常简单的命令。
而侦察战蝠必须严格筛选和训练,它们必须飞得更高,更通灵性,体格还要足够强健,再由僧侣耗费珍贵的法力,为它们加持“天目术”,使自己的眼睛能在战蝠的头上睁开。
一只天目战蝠,一生大概只能执行五次侦察任务,平均算下来的话,一次侦察的成本至少在五十银希尔以上。
有的天目战蝠刚飞到敌人的空域,就碰到了希毒邦国的强大空中力量——龙雀,成了人家的盘中点心,之前所有的投入就等于是白喂了龙雀了。
正因为昂贵,所以天目战蝠看到的每一点信息、每一副画面,都会得到最精心的利用,绝不允许浪费。
随着侦察力量的加强,希毒邦国的意图也逐渐在迷雾中清晰起来。
终于,一份关于希毒邦国作战目的和意图的详实信报,放在了夜柔大军最高指挥者们的案头。
在夜柔“天娑”军团长灿如日的蒲团旁,也放了一份这样的信报。
灿如日是夜柔几大军团长官中唯一的僧侣。他伸出手来,轻轻按在了报告的纸页上。
这是一只肌骨晶莹的手,白得竟然没有任何瑕疵。在修长如竹的五指上,浅粉色的指甲精心修成方形,剔透得像是一个个透明玉片。这只手根本不像是人间界之物。
他根本无须用眼看报告,上面的所有文字便自动转化成一股明悟,沿着他的手,流入了心中。
随即,他清瘦的脸上浮现一丝微笑,深绿的瞳孔里涌现出一团火,那是战意幻化成的火。
“我的老友衣阿华啊,多年没有交手了,你还是那么好胜吗?”
在门外,他的坐骑迦楼罗正在啄食着一只龙雀的尸体。它忽然感觉到了主人的战意,昂起带血的金喙,张开五彩斑斓的双翅,昂首一声长鸣!
数只原本在它身边盘旋的血瘿战蝠无声地落了下来。其余战蝠纷纷识相地飞远了些,不敢靠近迦楼罗身边十丈之地,连上方的天空也不行。
到此为止,一个初步的共识,已在夜柔大军的最高指挥层中形成:衣阿华正在集结兵力,打算发起一场旨在包围“巨鹿”军团突出部的庞大战役!
很快,夜柔三个军团的近十万大军,像一只有统一意志的庞大生物般,展开了应对。
夜柔王国集中了约五千颗神火晶,输送到曼陀平原。这几乎已是王国神火晶战储的三分之一。一些法能效力次一些的替代品,比如紫晶、炎晶等,则是像不要钱一样源源不绝输往前线。
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让神火在战场上更多地燃起。在一段时间的消耗战后,僧侣们都已陷入困境,有了神火,他们才能重新和接引神王联通,取得他恩赐的无上威能!
在“巨鹿”军团突出部,为了避免被歼灭的命运,他们拼命增强力量,集结起了超过五十头战争巨兽。军士们大规模地构筑各种防御,光是毒齿地蜥的卵就埋下了上千颗,为此不惜把战场挖得到处都是耗子洞。
在突出部侧翼的部队也开始调动,有序向中间靠拢。
“天娑”军团准备了超过五千只三眼血瘿战蝠,当战役打响时,它们将倾巢而出,和希毒邦国的血枭和龙雀争夺天空!
在希毒邦国一方,衣阿华也绝不愿任由夜柔舒服地备战。他在北、南、中三线都发起了一些佯攻,不但是为了掩盖自己的战略意图,也是为了牵制敌军的兵力不能自如地调动。
然而,佯攻的效果到底怎么样,他心里也没有底,因为宝贵的时间正在一天一天地拖延下去。
辽阔的曼陀平原上,忽然陷入了一种令人疯狂的安静,就像暴风雨来临前的阴沉天气,使人窒息。
双方十几万勇士、僧侣、咒士都在等待着一个特殊日子的到来。庞大的战意不断积蓄,甚至形成了厚厚的浓云,笼罩在平原上空。
在一些对峙的阵地上,百无聊赖的战士们互相挑衅着,对骂着。不时地,一些裹着战裙的夜柔勇士跳出来,挥刀挑衅一下对面;偶尔也有几个希毒的战士跑出来,向对面射几箭,辱骂一下接引神王。
有时候,甚至会有一两个希毒的咒士实在闲极无聊,憋不住了,向对面轰几个火球。这时夜柔一方倒往往比较安静,不会轻易回应,这倒不是接引神教的僧侣怕了红教的咒士,而是因为他们的神火很珍贵,绝不能浪费在这种无聊的事上。
不时有一些小规模的战斗打响,虽然也都打得热火朝天、十分激烈,但双方心里都清楚:这不过是一些小甜点,酸辣过瘾的主菜还在后面。
一个个被认为希毒邦国可能发动进攻的日子都过去了。夜柔的战士似乎也开始习惯这种压力下的平静,直到十一月。
十一月一日,按照红教《秩序书》中的说法,这个月有个美丽的名字,叫雾之月。
这一天的清晨,在曼陀高原的东侧,忽然出现了一支浩浩荡荡的希毒邦国大军。
他们从伟大的华诗城而来,跋涉六百余里,来到前线。当他们从无尽森林中现身,出现在一望无际的曼陀平原上时,天和地都似乎被照亮了一些!
这支军队太耀眼夺目了。他们鲜亮的衣甲上尚未沾染半点硝烟,手中的戈矛在红日下光华闪烁。长条形的旌旗上绣着代表三神之首因陀罗的莲花,在风中笔直向后抛飞,那猎猎声响在向整个平原宣示:我们来了!
用通俗的话形容,那就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从将军到士卒,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一种骄傲,那是属于伟大的华诗城所特有的骄傲!
面对平原尽头那些裹着裙子、灰不溜秋的夜柔人,他们有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