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幽州府城里新奇事一桩桩地冒了出来,惊破了众人的眼珠。
连到了年节的正日子,有名望又眼明心亮的人家,都没能踏踏实实地过个安稳年。
依着规矩,腊月二十六起,楚王府的一应属官都要放假,连楚王都收了印,不再处理事务,更不会在这种吉庆的日子处罚官员。
但今年的年节显然不好过,先是鞑靼人遭了雪灾,冻死了无数的羊马,就打上了边境城镇的主意,掳掠抢夺了无数次,甚至胃口一次比一次大,甚至左相王还叫嚣着打到幽州府城,打开楚王府的宝库。
这一闹,惹怒了楚王,连年都不过了,筹措粮饷要狠狠教训一下这些蛮人。如此一来,楚王府的属官都没了休假。
这打仗不是楚王说打就能打啊,最起码要有粮食、银子,还要有能打胜仗的将军兵士。为了谁领兵出征,又是一通扯皮,最后,楚王妃的娘家刘家提出的征北将军穆宣昭,以百战百胜的骄人战绩,得了大多数人的认可,连对他越加不满的楚王,都不得不承认他是幽州的 第 124 章 度使崔威的挑拨,动起了手,然后,穆将军一怒之下,杀了曹强和崔威。
楚王对此事大为震怒,下旨斥骂了通崔威这个死鬼,并罚了李季一年的俸禄和五十军棍,甚至夺了李季府里的女眷和儿子的诰封和荫职,听着甚是凄惨。
但,幽州的世族和官员,听了这通解释和对李季的处罚无不嗤之以鼻,罚了再多,却保留了李季的西林军左将军的衔,其他的那些不足紧要,只要留了这个左将军的职务,李季就能东山再起。
若李季真犯下这么大的罪,杀了他三族都不为过,如此这般似严实宽的惩戒,怕是李季也受了冤枉。
紧跟着世子的舅舅刘子谦,广发帖子,在正月初四请众人过府听戏,据说,还是两出新排的好戏,一曰《美人叹》,一曰《娇子怨》。
拿到请帖的人家,看着这明显意有所指的戏名,脸上的笑别提多么意味深长了。
到了初四那日,一辆辆豪华马车,一顶顶华美轿子,堆满了刘家府前空荡荡的街面。
为了让众多贵客坐得舒服,听的享受,刘家挖空了心思,将原先听戏的绕梁阁用厚厚的缎子,隔出了大大小小不等的隔间,里面再置上暖炉,放些瓜果鲜花熏香,这一番布置之后,虽然说不上奢华,但这些客人可以三三两两拉着交好之人,单独坐在隔间里,闻着果木的清香,听着戏台上婉转清脆的嗓音,也是很舒适的。
而且,刘家特意在正中留出了一个足以容纳十多人的大隔间,专为了幽州府城里的头面人物而备。更妙的是,相隔所用的缎子,还可以撤开,若是有人想要和旁边的人交流,只要命侍候的侍女撤了缎子,就可以和旁边隔间的人畅所欲言了。
第 124 章 诗词,既是幽州的一大盛事,也是缅怀这两位公子的盛事,刘某不胜感激。”
戚家和林家的人都拱手道好,其他的家族,看着团团作揖的刘子谦,暗骂他狡猾,弄出了这么大的阵仗,直白地将曹侧妃和三公子比做了乱国的歼妃逆子。
他们还等着这两出戏传到楚王耳里闹出大热闹呢,结果,刘子谦话锋一转,将锋头指向了仁孝二字,闭口不谈骊姬州吁,更是不提一字曹侧妃和三公子。
这下子,等这些文章诗词传了出去,幽州凡是识字的人,能不将世子和这两位悲情公子联想在一起吗?尤其是在发生了李季的事之后,楚王的解释他们傻了都不信,没人指使,李季他敢围了穆宣昭的府邸,敢伤了穆宣昭?
穆宣昭又是世子的武学师傅,杀了他,就是重创了世子,对付了世子,谁得利,有脑子的人一看就知道是三公子和曹侧妃。
结果,穆宣昭大难不死,躲过了这一劫,楚王还要指着他对付鞑靼人,暂时动不了。可就这样,楚王也不舍得惩戒三公子和曹侧妃,反而是受了委屈的世子,被狠狠训斥了一顿。
这人心啊,一旦偏了,连眼睛都跟着偏了,反的成了正的,正的反而成了反的。可碍着父子尊卑的名声,世子只能咽下这委屈,连句不满的话都不能说。
刘家也只能借着这两出戏,用幽州的士子文人的口,为世子表一表这委屈了。
肚皮里腹诽归腹诽,面儿上还得装的若无其事,多多少少地要说几句,夸一夸戏文里的两位孝子,毕竟世子是正经的嫡长子,母家又是幽州的第一世族,和三公子相比,他们这些没有军功的世家,还是要靠着世子。
刘家的这两出戏闹出的动静极大,《娇子怨》刚刚落幕,楚王府里的所有主子,都拿到了完整的戏词。
曹侧妃屋子里的瓷器又要重新换一遍,留下满地狼藉,曹侧妃带着人风风火火地冲到了三公子的东紫院,而后差点将东“紫”院变成了东“红”院。
三公子李旭喘着粗气平静下来的时候,东紫院里悄悄地拉下去了两个打的血肉模糊瞧不出模样的丫鬟。
不过,随着曹侧妃火速新配了两个杏眼桃腮的美貌丫鬟到东紫院,所有看到的人都一致地忘了那两个抬走的丫鬟,甚至都闭口不谈霓人二字。
除了病了三天,人瘦了一圈,小脸还没有巴掌大的琪人,偶尔会想起曾经有个经常和她作对,长得明艳又泼辣的“好姐妹”霓人。
和三公子只能拿身边的人出气不同,楚王提着刀直接冲到了世子李昀的院子里,口口声声要打杀了这孽子。
早早就来到儿子屋子里的楚王妃,伸出素白的手腕,握住刀刃,冷冷地道:“王爷,昀儿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坏事了,你要杀了他!”
楚王眼珠猩红,狠狠地用眼刀剜着楚王妃:“刘氏,你生的好儿子,阴险狡诈,违逆父亲,李家的脸都险些让他丢光了,本王再不能容他了。”
“父亲,儿子到底做了什么,你要亲手杀了儿子。你是我的父亲啊。”李昀眼眸里带着深深的哀痛,虎毒尚且不食子,楚王却要亲手杀了他!
“昀儿,退下。你是告祭了祖宗的世子,是李家的嫡孙,你父王现在受了蒙蔽,脑筋不清楚了。圣人有言:‘小杖受大杖走’,为了你父王的名声,为了李家的名声,楚王府绝不能有父杀子的丑闻。来人,带世子出府避祸!”楚王妃面不改色地喝令心腹将哀痛欲绝的李昀带出了王府。
楚王大怒,转身欲追,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