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再温和的人,也有个点不容许别人贱踏,再不和的兄弟,也有共同的尊严不许外人看轻。
老七足有疾,在皇室这就是个污点,有残疾的人常不被承认,也没有继承大统的资格。老七很努力,宫里上下对他都很好,长到今日也没有谁再明着说他坏话。他什么都懂,这辈子就想这么平平安安的好好过,但是他身为大清皇子,阿哥的身份不会变,他也代表了大清皇室的尊严,一个小小朝鲜来使,居然敢质疑他的身份!
很少看到老七有生气的时候,老八好奇,就拽着老四一起,听老七转述方才发生的一切。
原来老七在理藩院办差,这次朝鲜来使,礼部正有事忙一时缺人手,老七就去帮忙了。哪知朝鲜使团这次因为几个贵族同行,在老七未表示出皇子身份时,态度傲慢,质疑大清待客诚意,说怎么也不应该找个残疾来接待,在小太监低声提醒老七是阿哥时,对方还怀疑他的身份,有个人甚至说了怎么残疾还能办差的类似的话。
那么巧,这时对方贵族又叫了他的侍卫帮他办事,那侍卫名字里居然有个礽字!
老七当时就气炸了。
刚想说点什么,礼部的人到了,见了老七赶紧行礼。
朝鲜使团一愣,马上照礼参拜,并且态度立刻转变,又是道歉又是一幕鞭打侍卫的苦肉戏法,让老七一口气出不来只能压着……
人家是使团,说自己下人听错看错做错实在该罚,也的确罚了,鞭子抽的一点不掺假。
人家使团来的是贵族,是朝鲜皇亲宗室,是有身份地位的,人家一脸是我们错了,我们罚了人,我们忍辱负众我们有英雄气概,想杀想刮随你,我们决不二话的样子……老七不是不能当那恶人,是觉得这么顺着当了恶心。
可是扮高贵大度,这一口气又咽不下。
太子是爱装的,公平的说他并不算是小心眼,但是对于太子荣耀这事,他是特别计较的。要是你惹了他别的,他心情好时会随口说句算了放了你,但是惹了他太子的身份荣耀,他可忘不了。
既然是贵族更应该知道身份,守礼守矩,大清太子的名字就得好好避讳,一个小小的侍卫居然不肯改个名字避避,竟然青天白日大胆的呼来唤去?
他的名字也是别人能用的?真是……胆忒肥!
可是他是太子,得有容人之量,人家小小侍卫已经得到教训了,他堂堂太子,只能表示大度的不计较,可是怎么可能真不计较!于是太子也气的很。
关键是,这两人的气,还出不出来,卡的难受!
这事一说出来,别说太子老七受不了,老八老四也受不了。
自己兄弟,再怎么硌应不爽相爱相杀那是自己家的事,大家可劲的闹可劲的闯,就算为了那把椅子头破血流身家性命不保,那也是自己家的事,无怨无悔,但对外,他们是大清的皇子,是天底下最尊贵的人,他们欺负别人,别人只有受着的份,怎么可能会允许别人骑到自己脖子上拉那啥!
往事实里说,宫里的阿哥们都是被惯坏了的小孩,横着呢狠着呢任性着呢压抑着呢,平时一堆的力气使不出来,对自己人再恨也得悠着点,得审时度势,这下好了,这个朝鲜使团送上门了,还上赶着找揍来了,哪能放过?
不可能!
老八眼珠子一转,嘿嘿阴笑。
老四像是瞬间读懂了他想什么似的,背着手望天,天真蓝啊。
老八问了太子一句,二哥你信我不。
老八叫的是二哥不是太子,那小眼神那叫一个真诚那叫一个尊重,太子怎么不信?况且太子可是一直想把老八往他那边拉呢!
太子眯着眼点了点头。
老八露着小白牙笑着,拉着太子老七叽里咕噜一通说,太子老七听完,脸色说不出的……
嗯,总之,三个人一起互相环了肩膀,奸诈得意的笑容那叫一个像。
这天晚上,老七上了个折子,不知道说了什么,康熙脸色不大好。
第二天一早,康熙上朝前跟太子一起吃的早饭,对于朝鲜使团的事问了一句,太子很大度,我泱泱大国,岂可跟乡野小村一般见识!
康熙见自己儿子表现的都不错,朝鲜那么屁大点的地方屁多点的人没什么值得注意的,真当回事对付他们才是给他脸了。
实在不想给他们脸,就算这回带了宗室族,也不值当的。
于是康熙一烦,直接下令,礼部好好接待朝鲜使团,贡品收好,人家宗室来了就留他们在京城多住两天,想去玩玩体会体会我们大国风貌也是可以的,派人好好跟着不许出事就行,使团他就不见了,有什么需要批准的请示太子负责就行了。
康熙这话什么意思?虽然朝鲜你隆重派宗室来了,但老子就是不想见你,就是下你脸子,你也没辙。愿意在京城呆,禁军好好监视着让他们有一定的人身自由但又明显知道被监视没人权,不愿意就快点滚,有什么意见的话……不好意思老子不想听,什么事太子就可以决定了,别说是宗室贵族,就算是你们王来了,老子也不一定给他这个见真龙天子的殊荣!
老十四是相当喜欢老八的,他可能因为年纪小不记的小时候跟老八亲近的事,但是老八不在的这三年,他跟老九老十是相当亲近的。
老九老十因为老八喜欢十四,他不在时就带着老十四玩。老十对老八的形容词那基本是没有更好只有最好,天天说着,老八在十四心里的地位那是相当高的。
对他来说,老八是无所不能的好哥哥,比他那个总是板着脸说这不能做那不能做你得这样这样那样那样的四哥强多了。
所以自老八回来,十四就喜欢粘着老八,他去哪他去哪。
他急不可待的想了解多些老八。
老八也惯着他,看他还小,就逗着他玩,记着给他吃记着给他穿记着给他找好玩的东西,还带他去骑大马,老八觉得,孩子小时就得好好玩,想教他什么这时候教也比较记的住。
短短几天的工夫,十四就离不了老八了,什么都是八哥最好。
朝鲜使团被康熙无视这事,大家都瞪眼看着,老八当然也不例外。
一边看,他就一边笑。
他记的去长白山时,遇到过一些朝鲜人,把当时他们说的话和现在使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