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流年默相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51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学习复考试,春去冬又来,高中的日子就是过得如此之快。

    路心和趴着教室的窗台上望着对面的天蓝色教学楼,相同的阳光下,3到6楼的高一教室似乎被糖果色涂满,欢声笑语不时传来,充斥着活力。而1楼、2楼的高三教室则被泼洒成烟灰色,从外向里望去,只能看见攒动的笔头和课桌上成叠的资料。

    她的眼光在对面教学楼飘忽了一阵后,定格在了三楼右起第一间教室,门口的班牌上仍然写着高一(1)班,但是里头的学生已不是原来的他们,老师亦不会再是沈流默。

    有人拍了拍路心和的肩,她回头,见宋雅拿着分班意向登记表问她:“心和,你决定选什么了吗?”

    身后的成最最接过话,“她还用问吗,肯定是文科咯,史地政随便来。”手里的水笔仍旧一刻不停地在练习卷上奋笔疾书。

    高二第一学期已过半,第二学期开始就要文理分班了。

    她的眼神仍然游弋在某个充满怀恋的教室,嘴里随口问了句:“你们呢?”

    “物理。”异口同声的回答。

    意料之中的答案,现在的世道依旧优学理,差选文。

    她稍稍眯起双眼,像突然做了一个有趣决定似地豁然一笑,转过头去,“如果我说,我也选物理呢?”

    升上高二后,住宿生涯结束。放学后,路心和推着自行车,和成最最在分岔路口告别,却并没有一脚蹬上车,而是脱了手套,自书包里拿出手机,翻看联系人名单,过了好一会儿,又惴惴不安地合上手机,跨上自行车。只是方蹬了两下,又停将下来。

    她重新翻开手机,稍加思索,便认真地一个字一个字按下:“沈老师,您好,我有些事想请教您。请问您最近回X区吗?”

    打完短短两个句子,仿佛已用尽她的全部力气。她闭上眼睛,按下发送键,慌忙盖上手机,不敢再看第二眼。

    半年多的时间里,路心和和沈流默只有过一次交流:教师节那天,她群发了一条“祝老师们节日快乐!”给她联系人名单里的所有老师。其实她以前从来不做这种事,只是难得有机会可以发短信给他,又不能显得太突兀,于是选择群发。

    没过多久,沈流默的回信夹杂在其它的回信中而至:谢谢。

    没有一个多余的字,连感叹号都没有。一个微小的句号,害的路心和心里拔凉了半天。原来他这么快就把过往的牵绊全部整理干净了。

    这生生的距离感让路心和在刚才的短信里不自觉的使用了三个“您”。

    路心和骑着自行车,厚厚的蓝色彩线围巾蒙住了她的半张脸,原本只有巴掌大小的脸庞只剩下了一双眼睛露在11月的寒风里头。她沉浸在自己的遐思中,完全没有发觉身边多出了一辆车影。

    “路心和!”一个熟悉的男声在叫唤她。

    她吓了一跳,猛然一个刹车。定睛一看,原来是于一超。

    “吓死我了……”她把车蹬到他身边提出抗议。

    于一超的黝黑皮肤像外人昭示了他优秀的体育成绩,锐利的眼神又透露着他聪明的脑袋。他也停住了自行车,略带无奈地说:“我骑到你身边一段时间了,可你的魂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完全无视了我。”

    这下换路心和尴尬了,“我在神游,不好意思……”

    他俩的家在一个方向,X区人人皆知的富人区,只不过路心和住在非官即富的南区别墅,于一超住在家底殷实的北区高层。

    “选什么决定了吗?政治?历史?”他问。

    路心和摇头,“还没,你呢?”她如果说她一拍脑门准备选物理了于一超会从自行车上摔下来吗?

    由于他们逆风而行,车骑得分外吃力,寒风不客气地刮上脸颊,刺刺发疼,他们只好停止说话,拼力前进。

    在小区的中央喷泉前,两人互道再见,她往南,他往北。

    于一超突然叫住路心和,“我可能不会参加高考了。我申请了芝加哥大学,下个月去香港考SAT,如果顺利的话明年全家都会移民去美国,以后不知道还会不会回来。”

    路心和错愕地听他说完这些,脑海里突然蹦出来四个有些悲伤的字“四散八方”。人各有志,她欣赏他已明了的未来。

    她理当为同学鼓劲,于是像日剧里一样右手握拳,用力在胸前划拉了一下,“加油!你一定行的!”

    于一超晃了晃神,渐暗的天色下他的脸上似乎泛起了一层红晕,然后吞吞吐吐地说:“你是学校里第一个知道的人。我想第一个告诉你……”

    路心和微微扬起嘴角,慢慢走向他,然后凑上脸,在他的耳边轻声道:“等价交换,我也告诉你个秘密好了。我决定选物理。”

    于一超的惊讶远远超过方才路心和听完他话的反应,他脱口而问:“真的?”

    她点了下头,“真的。”

    他有些不相信地打量着她,不过看着她无比认真的脸庞,又把她的鼓励还给了她:“好好加油。我知道只要你决定做的事情就一定能做到。”

    路心和每学期期末成绩报告单的教师评语栏里,一直写着她是个“文静,懂事,多才多艺,态度诚恳,和同学们和睦相处,能为老师分担班级事务”的学生,从小到大,似乎都是类似的话语。她默默地把这些话翻译为:不引人注意,成绩不够好但是态度不算差,必要时候还可以充当一下文艺骨干。她每每一边自我翻译一边感叹老师们的妙笔生花,但是,每位班主任对她的性格概括倒是恰到好处:目的性强,言出必行。

    她看着坐在黑色山地车上,和她聊着天的于一超,突然萌生一份动容:原来他这么了解她,她却不知道。

    两人伫足在冬天停工的喷水池前,看着眼前不断驶入小区的各式高档汽车,就这样聊了很久。

    终于道别,各自回家。于一超突然想起什么似的问她:“上次你说的,你有喜欢的人,我能知道是谁吗?”

    路心和倒是没想到他还惦记着如此久远的一句极轻的话语。她笑着道:“秘——密。”

    “哦?那……他喜欢你吗?”他的脸上有些失望,有些失落,问句不经意间悄悄转变成了陈述句,“他肯定也喜欢你吧。”

    “是我一个人单相思,暗恋他。”她没想到,从没说出过口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