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造房最为隆重的一个环节就是架梁,也不知道哪个朝代开始,荣建吉时必须贴出‘紫微拱照’大红条幅,这个习俗一直左右着此方水土的人们。说的是从前有一户人家,上辈子造孽不浅,今生有饿鬼缠身,好不容易攒钱造房,可上梁时总是差那么一点,那天正好皇上微服私房,看到那么多人抬着大梁东凑西拼地好不辛苦,他就上去帮了一下,结果大梁马上入位,后来才知道,他是紫微星下凡,一切鬼神都得退避三舍,这个典故就变成了造房的习俗。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一直渲染的是人神共聚的玄极文化,神佛影响始终萦绕在人们生活的边缘。虽说共产党搞了‘破四旧’,宣传无神论,可沿袭下来那种根深蒂固的神文化在农村依然很盛行。
陈省家也是这样,房子架梁的那天,主掌工匠早一天就沐浴净身,禁忌一切污秽之事,时辰一到,在主梁上就会贴上一张写有‘紫微拱照’四个大字的红纸,旁边挂上米筛、镜子、剪刀,两侧还插着两颗青竹,更热闹的是祭神过后在梁上放炮、抛糖果馒头,掌事的人说,抢的人越多,这户人家就越有旺像。
建房是人生第一大事,很多人家嫁女儿,一定要找有宽敞的住房的人家,这样的诉求,就是为了避免女儿嫁过去后要遭受建房的苦熬,像杨琴仙这样自信而又会算计的女人毕竟少数,大多数都是想到男方家里享福,这是所有女儿家共同的诉求。杨家父母一开始也是这样,好在杨琴仙自己有主见,她不选房子,首先选自己心仪的男人。为了建造这栋房子,她和陈省不辞辛劳,几个月下来,人都瘦了一圈,还好老杨家家底丰厚,能借钱给女儿,要不然他俩想造这样的房子,绝对要在地上爬上几年。
做人就是这么累,眼瞧着房子建好了,又要开始筹办婚事,琴仙准备入秋过后就把自己嫁过去,造房子用的钱远远超过预算,其实杨家也豁达,女儿在家的这些年干的也是劳苦功高,有些钱也没有指望陈省还。
杨琴仙很识大体,她和陈省挑明,嫁妆会比较简单,一些不急于用的器具成亲后两个人共同努力慢慢置办。陈省很是低调,知道自己那点钱,造房子也只够建几堵墙,能把琴仙迎娶进来就是胜利,所以他没有任何的意见。
中秋过后,杨琴仙出阁在即,陈家母找某术士择了个吉日,要把她迎娶过门,那一天,杨家母女相拥而泣,老人家难舍聪敏伶俐的女儿将要成为**,临走时把一个手镯套在了琴仙手里,还根据礼数,给女儿做了最后相夫教子的交待;杨琴仙更是依恋自己姑娘时代,她几乎都怪母亲把她生成女儿身,要经受这样分离的痛苦,伤感中她还是有些欣慰,因为要嫁的是自己选定的人,要不然都不知道怎样面对生活。
两家人都比较邪乎,他们没有响应政府提出的婚事简办的倡导,一切按照乡风礼数操办。吉时到来,门外的迎亲队伍就开始喧闹起来,按规矩,新人起身过门头一朝,脚不能着地,当然那种社会氛围不可能有轿抬,她是被哥哥抱上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后座上,陈省推着她上路后,一帮儿时伙伴前呼后拥,鞭炮声响彻云霄。
新建的房子,两层三间朝南,嫁妆还没有迎到之前,房屋空荡荡的只有中间堂屋摆了一张‘炸锅卖铁’置办的香祭桌,琴仙迎进门时,香祭案上已经点了两株大红蜡烛,桌子的中间还放了一大盘取利市的‘赤市馃’,这一些全是乡土婚嫁风情,只是上行头墙壁上有一点文革气息,那里贴了一张时代的标志性画像。
这里的乡风够有意思,办喜事摆酒宴请,来帮凑的亲房,投胎生女儿的只能在厨房里烧火,还要避免进新房,要不然人家生女儿就会怨你触霉;生男孩的就誉为吉利人,你不来还得要去请,新马桶一般都让抱在怀里的男孩首先使用。更可气的是,小女孩不许爬上床,小男孩则可以任意在新婚的床上翻筋斗玩耍,这样重男轻女的乡风陋习,却在这里盛传了千年之久。
结婚礼仪很辛苦,新娘起身时一宿没睡,第二天还要毕恭毕敬地坐床沿让客人观瞻,直到晚上客人走了才能上床休息,新婚第一夜,新郎也不会放过你,风趣人捣鼓的‘日辛苦、夜辛苦’总结得绝对到位。
陈省用自行车推着新娘,天还没有亮就迎到了家里,因为嫁妆还没有迎到,他只能把琴仙暂时安排在空荡荡坐的新房里,今天她穿着紫红色的小袄,神色恬静端庄,伴娘伴郎等一大堆人有说有笑地逗她,但她始终没有咧嘴大笑,因为母亲出门前交待过,做新娘要笑不露齿。
天亮了,一行嫁妆出现在陈家门口,杨家嫁女出手还是让人寡目相看,眼馋好事的人数了一数,足足有二十几条腿,西式床、八仙桌、写字台、食品柜一概俱全,最后还有一辆让人惊叹的缝纫机。陈家母这时候终于露出了笑颜,大呼小叫地招呼迎嫁妆的亲朋好友入位喝酒。
喜庆延续了二天,随着忙忙碌碌的婚事渐渐熄去,琴仙开始算计今后的生活。不知哪个年代开始传承,这个地方每个女人都有做鞋的手艺,几乎是无师自通,她们把破布用糨糊叠在一起,再用麻线密密麻麻地缝合,在缝制过程中,必须用蜂蜡润滑麻线,所以蜂蜡几乎是和针、线、顶子一样实用,都是农村女人必备物品。
琴仙有意愿去做蜂蜡这档子事,她赶回家要求去清理父亲的蜂箱,母亲当然同意,建造房子后需要很多钱来填补,何况自家的两个儿子也不愿做那样的事。
陈省只能跟屁,一有空闲就和老婆去刮蜂巢边上的蜂蜡,琴仙她继承了杨家的手艺,她用娴熟的技术提炼加工,最后压成有型块体,卖给‘鸡毛换糖’的商贩。
&nnsp;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