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有。”卜问生点点头,扯下身上披着的长衫,欲还给子虚,子虚说什么都不肯接。两人又推让了好一阵,卜问生才勉强收下,与子虚说:“实不相瞒,老拙正好知道旱鱼目的下落……”
“果在未名岭上么?”子虚欠身问。
“在。”老头子将自己年轻时候的一段经历,徐徐地讲给了子虚知道。
……卜问生指点李三郎,叫他把李氏夫妇的尸首葬去未名岭林子深处……
李三郎依照吩咐,当天拈秸秆充香,祭拜过才入土的亲爹娘,既掘出了没躺进棺材的尸首。他推着小车送尸体回家,只等卜问生再来安排。
自那天辞了李三郎,卜问生即刻变卖自家什物,连自己挣饭用的家伙,一并典卖,凑足十两散碎银子。他从中拿出一些,暗地里寻了三四个外乡客子,着他们上未名岭砌了座无名空冢。
待坟冢修完,卜问生亲来密嘱李三郎:“出殡之事切不可让乡人知晓。”李三郎诧异道:“这么大事,怎的不让人看见?”卜问生便秘密嘱了李三郎几句,李三郎点头记下。
是夜,李三郎依照卜问生嘱咐,把李氏夫妇的尸首合入一棺,腋下夹着孝衣孝服,插了小火把在小车上,推着棺材到几里外的密林与卜问生会合去了。来到约定地点,他穿戴成个孝子模样,却不见卜问生的影子。他往来时方向望了望,黑魆魆一团,什么都望不见。
车上的火把芯烁烁窜动,忽然间,有团白乎乎的东西缓缓移了过来。李三郎吓得不敢出声,慌忙躲去车底下。及那团白乎乎的东西移近,他方借火把的光看清,那原来是卜问生带着十几个外乡客子来了。卜问生连同那十几个人,都穿着和李三郎一模一样的孝衣孝服。
“先生,吓死我也!”李三郎从车下爬出来,抹去额上的冷汗。卜问生示意李三郎说话轻声些,既分派了那十来个人。四人抬棺,其余的做排场,李三郎也充在做排场的里面。卜问生自己则假作孝子,在棺前引路。
夜色深沉,出丧的都是白衣打扮,还有麻冠遮面,即便有好事者深夜出门观望,也辨不清谁是谁,况李家死的是两个,如今过街的是一口棺,再加上李家贫困,人们都料定李三郎做不了排场,事情就这样蒙混过去了。
当天夜里,李氏夫妇的尸首被葬入无名空冢。卜问生打发了那十几个外乡客子,与李三郎换下孝衣孝服,偷偷潜回李家。他们进得屋里,并不点灯。卜问生秘密地问李三郎,是要做官还是要发财。李三郎想了想,回卜问生:“世逢战乱,做官都是有朝无夕,还是发财要紧。”卜问生连问几遍,李三郎都那般回答。卜问生叫他想仔细,他说已经想仔细了,卜问生暗自记下,起身告辞了。
翌日,李三郎去卜问生家拜访,看卜问生双眼已瞎,不由得大吃一惊,知道前言得以应验,暗暗佩服卜问生的本事,忙把卜问生接去自家,终日神佛般供奉,连生意也不去做了。
邻里不明就里,指着李家说三道四,他只是充耳不闻,一心一意供奉卜问生。
卜问生受李三郎的供奉,劝他像平时一样去街上出摊,否则难遇贵人。李三郎听了指点,即刻收拾东西,推车卖抄手去了。
那一年,正是荒年。李三郎每每出摊,见了那些饿得半死不活了老人妇孺,就心上发软。他自己原是个穷鬼,还总把做好了的面片儿抄手全舍出去,经过几番折腾,越发吃不上饭。即便如此,他每天回家路上,还要剜些草根,回去煮给卜问生填肚子。他自己饿得两眼发了昏,却一口也舍不得吃。
卜问生眼瞎心明,觉出李三郎有些不对劲儿,于是向他问起。李三郎知道再瞒不过去,向卜问生和盘托出。卜问生赞他是大善,叫他再忍两日,必有贵人从天而降。
李三郎依言,又出了两天摊,照旧施舍那些遭难的人。待到第二天傍晚,他剜了些草根回到家中,见家里除了卜问生,还有个衣着光鲜的老爷。
那老爷一见李三郎进来,忙抱拳相迎。慌得李三郎不知如何是好,急向卜问生询问。卜问生指着那老爷,与李三郎笑说:“你的贵人到了,这位是西街上的马老爷。”
马老爷家是出名的商贾世家,他们时常出走外地,为保家人平安、生意兴隆,一向行善积德。大荒之年,马家也舍饭舍财。后来,马老爷听说了李三郎的善举,钦佩得不得了,着人查知李三郎的底细,竟越发钦佩,定要亲眼见一见李大善人才肯罢休。
马老爷此番见了李三郎,竟愈来愈喜欢他,定要把老女儿许配给他。李三郎暗道自己是个穷鬼,生怕连累马小姐,如何都不肯应下。多亏卜问生明里左右逢源,背中多多诱劝,李三郎才不得不应下亲事。
马小姐出嫁时,从家里带来的嫁妆就有六十大车,家丁没日没夜地搬了三天,才彻底搬完。李三郎娶了富家千金,该是时运倒转、坐享清福的时候了,可他偏不吃这口软饭,依旧每天去街上卖抄手,抄手里面添了馅儿,他多半施给穷苦人。
马小姐看丈夫这样行善,也十分敬佩,归还了娘家的嫁妆,一心一意跟随丈夫卖抄手。
过了三五年,夫妻俩攒下些积蓄,马小姐又典卖了自己的首饰,两人合凑着造了个铺子,从此做上饭馆经营,日子过得十分红火。再几年下来,他二人已在铺子后面盖了新房,还雇了家人专门伺候卜问生。马小姐初时不晓得卜问生何人,总对他不冷不热,后来听丈夫说了些他的逸事,对他格外敬重。
到李三郎暮年,李家家资不计,店铺赢街。李三郎因善听人言、为人良善,得有仙人指引、得有贵人青睐、得有贤内扶持,得享半世荣耀。他对卜问生,不失前言,如侍奉亲生父亲。他给卜问生特制了翡翠琉璃碗,自己却用当年的破瓷碗,妻子几次偷偷拿了丢掉,都被他捡回来。妻子问他原因,他说不能忘本,妻子也就随着他了。
李三郎虽不能到未名岭上祭扫双亲,但每到清明、忌日,总要为双亲做场法事。他有三个儿子,俱马氏所出。他这辈子,也只有马氏这一位贤妻。李家发迹后,不少人想把女儿给他做小,可全被他拒绝了。
且说李三郎那三个儿子,分别长成,各自成了家。长子李环,袭了家业,住在李家旧庄园里。李三郎归天前,特别嘱托李环,叫他好生奉养卜问生。那时候,马氏还在,李环不敢造次,诺诺应下。
其实,李环早看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