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嘉平八年,三月初五。
这是夏朝最平凡的一天,却也是特殊的一天。
“晓玥,晓玥,你怎今日还在此卖鱼!”一娇俏可爱的女子自街头跑来,人未到,声却已远远传来。
正专心破鱼的李晓玥听得熟悉的声音,抬首往人群望去,秀气的眉头微皱,无奈的摇头,复又低头继续手上的活计。
待那女子来到跟前,李晓玥已将鱼破好洗净递给顾客,接了钱,正往裙侧的荷包内放。
“亏得你还有心思在此卖鱼,也不看看今日是个什么日子。”那女子只管嘟着嘴教训,看向李晓玥的眼神,仿佛在看一块不可雕的朽木。
“今日是什么重要的日子,让梅大小姐亲临早市?这也算是奇闻一件了。”看着胸口起伏不定的人儿,李晓玥的心里满是感动,她自是知晓她为何而来。
“哎呀呀,你这个狼心狗肺的家伙,我好心来寻你,倒叫你取笑了去。别的姑娘寅时便起来梳妆打扮,偏生你还要出来卖鱼,是不记得今日巳时选妃就要开始了吗?”那女子一脸愤愤的神色,涨得粉红的脸色,倒更显娇憨。
李晓玥拉起那女子的衣袖,软语道:“好瑛儿,不生气了哦,我错啦,瑛儿对晓玥最好了。”
那女子名唤梅瑛,是这青云镇第一大户梅家唯一的掌上千金。哥哥梅玖是镇上捕头,为人刚直,颇得百姓好评。梅父坐拥百亩良田,产下商铺林立,因其善待乡里,又常常施粥布膳,在这小小的青云镇很是有威望。要说这梅大小姐,若不是为寻李晓玥,断然是不会涉足这脏乱的市集的。
梅瑛本不是真心与她置气,见李晓玥软语相求,白了她一眼,也就不与她计较了,“早几日前,我便吩咐下人准备了两套衣裙,跟我一起回去换上吧。凭你这一身鱼腥味,饶是美若天仙也要被拒之门外了。”
李晓玥嘻嘻一笑:“但凭梅小姐吩咐,晓玥惟命是从。”
“死丫头。”
两人笑闹间,李母忙完家中的活计赶过来,有些歉疚的看着自己的女儿。家境贫寒,她无力为女儿准备绫罗首饰,更是在参加选妃的当日还要她早起卖鱼。通透如李晓玥,自是知道母亲在想些什么,却也不多说,只是道:“我与瑛儿先走了,累苦母亲一人在此。”
“去罢。”李母忍住欲流出的泪水,只微笑着看二人走远。
“只剩一个时辰了,我们要沐浴,更衣,梳头,化妆,真急死个人了,怎么来得及嘛。”梅瑛一路絮絮叨叨个不停,许是走的急了,冷不防斜刺里冲出个人来,将二人撞翻在地。
“哪个不长眼的,急着去投胎啊。”待梅瑛骂骂咧咧爬起来,却只看见人已跑出去几步远。正要呵斥几句,突然感觉头上有黑影飘过,仔细一看,便见一青衫女子款款落在那人面前。
眼前突然多出个人来,那人受惊不小,待看清来人,心里震撼无以附加,双脚再挪不动半步。青衫女子斜睨那人一眼,冷冷开口道:“偷了本姑娘的东西,还想逃哪去?”
那人此时悔得肠子都青了,真是阴沟里翻船,想他平日阅人无数,今日愣是没看出来眼前女子功夫如此了得,凭他日行千里的轻功竟没逃过她的追踪。
稍微恢复了下惊骇的心情,那人已恢复正常,“姑娘武功了得,区区佩服不已。即已被姑娘擒获,要杀要剐,但凭姑娘处置。”说罢,一揖到底。
那青衫女子见他语出真诚,想来也不是什么冥顽不化的恶徒,心内已有计较,脸上却不动声色,“你是何人,为何要偷本姑娘玉佩。”
那人也不起身,保持着这个姿势回答,“贱名窦华。”
“噢!就是江湖最近声名鹊起的侠盗窦华?”青衫女子挑眉插嘴道,显然已对此人产生了些微兴趣。
“侠之一字不敢当,不过小小一个盗贼而已。今日是在下冒犯,原以为姑娘是哪个大户人家的女子,断不会在意一块玉佩,却不想姑娘乃江湖中人,功夫又如此了得。确是区区眼拙,实在该死。”
“你的意思是,若我是有钱人家的女子就该偷吗?”话虽不饶人,语气却没先前那么凌厉。
那人确有不俗之处,,虽是行偷盗之事,却一副大义凛然之势,坦坦荡荡之形,总好过巧言令色徒惹人厌烦。女子本就比较心软,他认罪态度如此之好,又坦白真诚,江湖儿女不拘小节,倒也没几人认为偷盗十恶不赦,反而义字当头。那窦华近几个月来“拜访”了十余家恶霸豪绅,将他们的家产送给贫民,已在江湖中传颂开来。青衣女子显然听过他的名号。
“不义之财取之于民,自当散之于民。”却没想那人竟慷慨陈词起来。青衣女子哭笑不得,偏觉得颇有几分歪理,也失了与他计较的心,便闲闲开口道:“看在你侠盗的名头上,本姑娘就不为难你了。免得与天下穷苦百姓为敌。”
那人一听,顿时喜出望外,知道今日一劫是躲过去了,忙开口道:“姑娘仁慈,谢姑娘开恩,在下以后定更加善待百姓,多做善事,以报姑娘今日宽宥之恩。”
是更加勤奋的偷东西吧?青衣女子如是想着。
“不过……”
那人心中不禁又纠在一起,这“不过”忒的让人心惊。
“不过如此轻易的放过你,本姑娘心中气愤难平。我要你答应为我做三件事,这三件事绝对是你力所能及的,无损大义的,你可答应?”
“答应,答应,姑娘有何吩咐,但说无妨,在下定随传随到。”窦华忙不迭的答应下来,生怕更多的不过从青衫女子口中说出。
“你最好记住今日之言。”
“在下不敢相忘。只是不知,姑娘芳名?到时也好寻到姑娘。”
“青于蓝。”
三字说完,那青衫女子已飘然远去,只留下那侠盗窦华目瞪口呆当场。
青于蓝,回春堂堂主青风涯最得意的徒弟。据说其医术武功尽得堂主真传,这些年更是凌驾于其上。多年来,治病救人无数,传说她从不收取诊金,只要求对方为其做三件事,当然,这三件事均如刚才所说“力所能及,无损大义”,遇到特别穷困潦倒的,也就顺手救治了。无数百姓感念她的恩德,又因其终年只着青衫,故称其为“青衣菩萨”,虔诚之情可见一斑。
“那青衫女子为何蒙着面纱?看那双眼睛顾盼生辉,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