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从古代人文精神看素质教育的萌芽第(2/2)页
,但可以让人总是生活在体验中,从而成为体验大于行动的“哲学家”――也就是罗素说每个中国人都是哲学家的那种哲学家。可以说主要是道家的观念成为一般中国人的基本信仰,或者说道家体现着这种基本信仰。道家的素质教育的总思路是从人自身的需要来规范教育(反文化也是一种文化主张),就是用美学代替宗教。在这一点上儒道是相通的,都是中国品种,都是想通过天一合一的思路来保全人的心性与天道的沟通,获得“大全”的文化精神境界。
道家的影响主要在民间,既是雅文化圈士绅们的基本心理结构,也是俗文化圈的民众们的普遍信仰,道家分蘖出来的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在民间占主导地位的宗教。保护素质就是他们的素质教育的宗旨。说白了就是他们要“素质”,不要教育,类似今天以摧残学生身心健康为代价的“应试教育”。“大器晚成”,培养“超越”的心理机制,是艺术化的人生态度的哲学基础。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华民族“进取超越”的生活方式、情感形式、思维定势。在大师一级的文化人身上看到的那种德智体美大全,就是其结晶。它对于今日素质教育中的“个性教育”、以人为本体的价值观应该有启发。
看了上面的论述,大家会认为素质教育古已有之,我们可以看到“六艺”的教育,看到孔子的“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甚至从漫长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诸多教育家的文章中找到“素质”的影子。这些虽然不知道未来会有“素质教育”,但是它们的某些言论或许就是今天素质教育的启蒙。我们不能牵强附会地说素质教育从数千年就进行了,在某种意义上说,素质教育萌芽于古代。
我们不能说古代教育是当今素质教育的源流,是因为很多科举制度是古代教育的主流。应试教育在中国由来已久,算得上是一件一千四百多年的古董。它的前身或雏形是隋朝大业元年隋炀帝颁行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在清朝光绪三十一年毙命后又借尸还魂,并渐渐成长为如今健硕伟岸的应试教育。它仍旧像曾经的科举制度一样空有生命力而缺乏活力。只是它的功能已经从科举制度的禁锢思想发展成了铲除思想。我们也曾出现唐诗宋词,出现百家争鸣。这些只是漫长历史长河的点缀而已。古代中国就是古代中国,当西方已出现牛顿、瓦特等科技先行者的时候,中国还是成千上万个“范进”满街大喊“我中了!”在“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感召下,千万个“范进”被吊起读书的劲头,日夜埋在四书五经之中,那悬梁刺股的故事不应该是发奋读书的典范,在我看来那才是“应试教育”的怪胎,不中的五谷不分,中了的唯唯诺诺。令我们引以自豪的鲁班、黄道婆等发明,没有出身背景和科举得中,但他们才是真正发明技术的人。当然,像张衡这样的科学家比比皆是,但与当时早已进入资本主义技术革新的西欧相比,而是“科举制度”毁了中国。
翻开古代教育史,很容易找到“素质”和类似素质的言论。他们对“素质”及其培养的看法大都带有一定的虚伪性,一个漫长的社会只靠几本“四书五经”和“八股文”,把学生搞得晕头转脑,自以为是,一副唯唯诺诺的可怜相,有几个能替百姓们做点实事?尽管孔子提倡“有教无类”的素质教育观念,但教育为少数统治阶级少部分人服务的,基本建立在泯灭个性发展的基础上,个性萎缩、想象贫乏。古代中国教育大都是“应试”的,“虚伪”的,这种教育不提也罢,说多了,恐怕会背上反对中国几千年民族文化的罪名。我们还是以欣赏的眼光,多在一根陈腐的木头上欣赏上面的几朵蘑菇吧。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