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高顺新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章 不一样的高顺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每条陈述自己的理由以及实驰后的好处,再就一些细节加以描述,总之,别看短短三条,高顺恐怕得花数千字来理顺陈述。    高顺将心中的所思所想统统化为一行行文字,每一个字都饱含了他满腔的热忱和对吕布军的忠诚,吕布待他虽然并不好,但高顺从来没想过要离开或是背叛,他不像陈宫和张辽,他有一颗忠诚的心。陈宫弃曹操而投吕布,在高顺看来是不忠之举,心中存有鄙视,再加上他从不刻意讨好别人,陈宫虽被拜吕布军军师,却也拉不好和高顺的关系。至于张辽,他与吕布的关系只能说是依附,绝对不会为吕布流尽最后一滴血,早晚有一天形势不对会离开,而融合的记忆也告诉他张辽最终投靠了曹操。    其实吕布的属下,除了他高顺,又有几个忠心的,吕布一向喜怒于形,又贪杯好色,连属下的妻妾也不放过,如何能得到他们的忠心?高顺已经不止劝谏过他一次,让他收敛形色,凡事不要只凭意气冲动,更不要一犯错误便说失误,说的失误太多了、已经不可数了,谁又还会相信?但吕布就是不听,反而因为高顺的劝谏收了他的兵权,将陷阵营交给内亲魏续统领,只有在战时才交还给他指挥。    但高顺从没放弃过吕布,自从融合记忆之后,更是一次次的上书陈条,建议吕布如何改进,也许终于打动了吕布,高顺的努力没有白费,吕布让他恢复兵权并负责建寨事宜。    好不容易将建议陈条写好,放下笔墨,唤来亲兵,将竹简包好让他交给吕布,之后又给陈宫写了封信,态度极为诚恳,为了方案能尽量通过执行,高顺不得不放下对陈宫的偏见,拉好和他的关系,让他在吕布面前说上一两句于他有用的话。吕布天生软根子软,被人说的次数多了,心思就会发生改变。月前河内将郝荫谋反,晚上突然袭击吕布所在的大营,吕布只身逃到高顺大营,后来在高顺的判断和反击下斩了郝荫平复叛乱,事后郝荫部将曹性说郝荫谋反是受了袁术的指示,与其合谋者还有陈宫,当时陈宫在场,满脸通红答不上话,吕布当时没有说什么,但事后渐渐与陈宫疏远起来。所以,此刻吕布身边说得上话的并非只有陈宫,陈珪父子久在徐州,又有才能和名望,所以在吕布面前也渐渐说得上话。其中陈珪的儿子陈登更是做过典农校尉,精于农田水利,很得百姓之心。但这二人心思不在吕布身上而在曹操身上,陈登认为吕布‘勇而无计,轻于去就,宜早图之,’暗中与曹操来往,高顺先前的提案策略多为陈登阻挠,所以高顺在策略上要与陈宫同盟共同对付陈家父子。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