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884年改变的历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四章:欧洲(二)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萧智是个很务实的人,或者说是一个很现实的人。做为一个国家领导人来说或许会让人觉得很功利,但是做为一个爱国者来说,这样的人往往很让人尊敬。在萧智看来,法国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就要付出同等的报酬,所以萧智随后提出要在法国发行中国建设债券时候,也同样得到了法国zhèng fǔ的默许,甚至法国zhèng fǔ也在背后有意无意的推动中国建设债券的发行。

    19世纪末期,随着二次工业革命开始,英法等国的工业开始衰落,德国美国等新兴国家借助二次工业革命的力量开始快速崛起,但是英国凭借广大的殖民地依然维持着本国经济的发展,而法国却凭借着大笔的对外投资本债券投资,通过收取高额的来获得利润,1900年法国对外借出资本达到220亿法郎,获得的利息高达18亿法郎,对外投资额仅次于英国,而且法国的投资不同于英国。英国人将资本主要投资在自己的自殖民地,主要是建设工厂等实业投资,而法国人却是主要投资于证券或者债券市场,俄国,意大利,美国,拉丁美洲甚至死地德国都有法国资本的身影,至于法国本国工业投资却十分少,以至于法国本国工业因为缺少资金一直呈现萎缩的状态。正是基于这些情况,萧智等人才要求法国zhèng fǔ同意中国zhèng fǔ在巴黎发行本国的建设债券。

    随着中国经济计划的大规模展开,虽然国内金融业尤其是银行界的改革完成,资本情况得到很大程度的好转,但是相比于中国广袤的国土和庞大的人口,刚刚起步的银行业也很难做到面面俱到,这就需要国家对一些地区和行业进行有效的扶持和帮助,比如矿石开采,比如钢铁冶炼,比如机械制造,这些都是投资高,见效缓慢的行业,个人根本无力投资,就需要国家提供帮助和扶持,尤其是资金的支持更是必不可少。本着花别人钱,办自己事情的原则,萧智等人自然不会放过欧洲这些资本家的钱,所以募集资金,发展国内经济也是此次访问的一个重要目的。随行来财政部将中国的发行计划详细向法国人做了说明。中国计划在2年内通过法国债券市场募集4亿法郎(约合1亿国币)的资金,年息3厘,借款时限为6年,前4年只支付利息,后两年开始归还本金并利息。

    4亿法郎的资金相对于现在法国每年200多亿法郎的对外投资资本并不多,何况中国经济现在发展的十分迅速,很对法国商人都和中国有经济往来,对于这些年中国经济发展十分清楚,也非常看好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前景,所以中国将在巴黎证券市场发行建设债券的消息一经传出,引来众多法国大证券商的积极响应,法兰西国民银行,法国第一金融银行,国民投资银行,法兰西证券公司等大银行和证券商都主动要求承销此次债券发行。任谁都开出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无限潜力,候,根据大体的测算到1900时候,中国的经济实力已经超过法国,跃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英国和美国,超过了德国,虽然工业产值在全部国家经济的比重还是较低,但是随着“随者中国独有的,并且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国家计划经济和zì yóu经济相结合经济模式的大规模的开始,加上中国zhèng fǔ对工业的大力扶持,可以预见在不久的未来,当这个4亿5千万人口的国家全部进入工业化时候,会产生多么巨大的市场,我们甚至可以说,这个国家甚至不需要殖民地来消化过剩的工业产品,因为他们本身就占有了世界一半的人口和市场”这是法国发行最大的《巴黎圣rì耳曼报》在债券发当天专门在头条配发社论中的原话。

    4亿法郎的债券在发行的一周里就销售一空,大大出乎中国人的意料之外,销售的火爆程度甚至是连证券承销商都始料未及,许多法国商人挥舞着手中的钞票彻夜排队等候购买,以至于巴黎的几大承销商不得不增加人手,延长营业时间。而在巴黎的证券交易所了,中国建设债券的交易价格普遍上涨了百分之十左右,还是有价无市。要知道现在市场上的建设债券普遍利息是2厘左右,而且风险也比较大,像中国建设债券这种利息高,风险可以说几乎没有的优质债券,要是不抢那才怪了。到了后来很多证券商联合向法国zhèng fǔ申请,希望可以通过zhèng fǔ协商,让中国zhèng fǔ在发行更多的建设债券。和大证券商,大银行家有着密切联系的法国zhèng fǔ体现出前所未有的高效率,通过中国大使馆,迅速和已经在英国访问的萧智取得了联系。看着属下送来的法国的要求,萧智觉得一阵好子好笑,自然别人赶着送前,萧智是很乐意收下的,指示驻巴黎财政部的人员,同意再增发2亿法郎的建设债券,利息和年限不变,随后就不在过问此事了,萧智相信底下人会自行处理好这件事。

    结束对法国的访问后,萧智启程访问英国,这次萧智没有过渡刺激英国人,大舰队主要留在了法国休整,萧智只是乘坐补给舰,随行的只有中国号战列舰,以及一艘龙级战列巡洋舰,两艘轻型巡洋舰进行护航,其余的舰队在法国港口休整很补给。英法两国仅仅隔着一个英吉利海峡,舰队航行一天左右就可以进入泰晤士河河口,随后在英国引水船的引领下缓缓进入伦敦港口,由于战列舰体积庞大,将几乎一般的河道占据,英国人不得不重新将一个深水码头改造,专门用于停泊,而且在附近设置专门交通管制,防止水上堵塞。

    英国首相亚瑟·贝尔福前往码头迎接,当然为了显示大英帝国高人一等的地位和骄傲,英国王室并没有前来,只是在王宫住所接见了萧智。对此萧智感觉既好笑又无奈,估计骄傲的约翰牛心里也郁闷着呢!!——以前被自己压着的一个古老国家现在居然和自己平起平坐实在的让人心里不平衡啊!!

    在谈判时候英国人还是一贯的强势,一开始就咄咄别人,要求中国立刻终止通得过的军购交易,以维护欧洲的平衡,而中国则强硬反击,认为其在印度和澳大利亚增加兵力和增派军舰严重影响了亚洲的安全。双方第一天的谈判就这样在争吵中过去。

    其实双方都清楚这场谈判不会破裂,第一天都表现的强硬只是为了向对方表明一个态度——在有些问题上只要表现出强硬态度就足够了,对方就会有所顾忌。果然,第二天的谈判就顺利了很多,双方不再进行无休止的争吵了,而是就一些实质xìng问题开始谈判。英国人要求获得和德国人同样的造舰技术,尤其是舰炮联装技术。虽然英国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