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昏倒后脸色一片苍白,整个人便如疯了一般,不言不语。这可急坏了众王爷,是战是和总得有个人拿主意吧?现在被囚禁皇帝,就是不被囚禁,让一个平时做傀儡的皇帝来做决定――除非是他们集体脑子进水了,众位王爷也没这个胆量。议来议去也没理出个章程来,十几位王爷大多数是心里原意降,只有恭亲王奕忻还在坚持,认为只要坚持三个月,外夷必然插手,一旦插手,形式定然会有好转。但是他的这番言论也是一厢情愿,有点病急乱投医的意味,而且势单力孤,实在是没人理会。
城外大军压境,城内群龙无,结局可想而知。在持续了几天的心理攻势后,终于有守城的清军不堪压力率先投降了,两个营的清军打着白旗从德胜门浩浩荡荡出来了,倒把在挖工事的北伐军将士哄得一愣一愣的,还以为清军杀出城门呢?直到清军的代表表明是是来投降的,才让北伐军松了一口气,但是枪弹仍然没有松手,直到所有来投降的清军都被送到新建的战俘营并且一个预备役团看管后,战士们手里的枪才离手。经过当值的军官的审讯得知,这个城门有6个营的清军,现在士气低落,基本是没人管的状态。当官的都知道这场仗必败,大多跑了,剩下几个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约束住部下。像这样堂而皇之的两个营清军来投降,竟然无人敢管,也算是奇闻了。当值军官得知这样的情况后,一面上报给师部,一面组织部队决定起试探性进攻,要是能攻下德胜门,那无疑是打开了进入京城的大门,这攻城功的荣誉,想想就让人热血沸腾。
第六师四团的张海志原来是打算当海军的,可以很不幸他考试时成家差了点,结果就进了6军军官学校,成了一名学员,作为第一批6军军校的毕业生,4年的军校学习,6年的实际部队生活,早就将他变成了一名合格的指挥官。从这次的清军投降事件中,他敏锐觉察到是个好机会,看似防御强大的清军,已经完全的不堪一击,现在德胜门清军两个营投降,城内清军必定是人心浮动,现在动猛烈一击,说不定会有奇效。说干就干,张海志一面派人向师部报告,一面紧急动员部队,一个连在前,两个连在后,剩余两个营第次跟进。原来的防守阵地交给了后备营和警卫排看守,同时向两翼的守卫团打了招呼,一旦攻击得手,务必要加入增援。另外两个团长也是跃跃欲试,要不是因为两营清军是向四团投降,估计这样的好事也轮不到四团来出头了。看着四团杀气腾腾的奔向德胜门,气的另外两个团长直咬牙,心里大骂清军不已――你说你投降就不能平均一下嘛,好歹也上我们团来几个,哪怕一个人也好啊!!最少我们也有理由一起进攻啊!!这倒好,看着功劳全让四团捞了,咱们连口汤都不一定能够喝上!真他娘的晦气!!
与其余两个团的不满相比,四团的气氛就比较紧了,先头连一面警戒一面快前进,距离城门口几十米是进行了火力侦察,结果城头半点动静都没有,城门也是半掩着,等了半天也没人回击,弄得先头连一阵气闷,这打得个什么仗啊!!又警戒的向前进了1o几米,城头还是没有动静,一个排长撑不住气,带着几个战士一阵猛跑,快的靠近了城墙根,然后沿着墙根向城门一点点靠拢,几分钟后进入了外城门,进去一看登时傻了眼,满地的枪支还有一些军装,其余的就剩下几个年过半百的兵了,在那里举着个白旗,一晃一晃的。怎么看怎样像是在投降!!!排长和几个战士以为眼花了,揉了揉眼睛,没错是白旗啊!排长一面派人通知后面部队,一面抓紧询问这几个清军老兵。WWw.YZUU点com
不问不知道,一问还真让这个排长吓一跳。原来守卫德胜门的清军是城里刚刚拉来八旗兵,这帮子老爷兵根本不会打仗,斗鸡遛狗的倒是样样在行,本来守城门就是不清不愿,现在听见枪响,更是跑的比兔子还快,军官本来就不多,这些人一跑根本就弹压不住,最后军官一看也不是事儿,也都稀里哗啦的跑了干静。本来德胜门内城门还有近6个营的清军,奈何也是乌合之众,见外城门的人哄哄嚷嚷向城内跑,以为外城失守,本来内城清军有不少是禁军出身,这些日子还算平静。结果一看外城门守军乌压压一片往城内跑,心里不禁也是打鼓。恰在这时,四团的前锋连又来了次活力侦查,一叠儿的枪声更是吓住了守军,哄得一声大家都四散逃命,就连出来闻讯赶来弹压的兵部满侍郎云济都被乱兵推倒活活踩死了。
张海志听了传回的消息登时大喜,大队人马再不迟疑,加快脚步往里冲,等四团冲进外城门时,先头连早就攻入了内城门,并且占据了内城门的城楼和两侧的城墙,在就地防御等候接应。随后四团的部队6续登上内城城墙,紧接着原本策应的另外两个团也进入内城门并在附近展开,随时应对清军的反扑。
第六师师长看着手里的报告愣了好一会,整个师部的参谋们也是一阵呆。“德胜门就这样被攻克了?咱们的部队进城了?”师长武清三又问了一句来报告的两个四团的参谋。两个参谋重重的点点头,掩不住脸上的喜色。“好一个张海志,果然是楞种,老子要给总司报,要给他请功,哈哈。。。。哈哈。。。还是咱们六师牛,第一个进城了。。哈哈哈,看他们一师还有教导旅再牛。。这次终于到老子第一了。”武清三激动的满脸通红,一改往日的儒将风范。随即联系附近的几个团加进城,同时电告天津总指挥部,请求增派附近的四师和附件的部队火入城,以扩大战果。总指挥部很快就回同意,并当即授权武清三为攻城总指挥,负责指挥附近几个师的行动。
捏着手里的电报,萧止简直不敢相信,像孩子一样先问了问旁边的刘永福,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又问了站在旁边看地图的李鸿章,还是肯定的回答。然后他整个人开始激动的围着桌着转,要不是几个参谋拦着,估计萧智能把屋里所有人转晕了。看的李鸿章等人直摇头,等萧智停下后,一连串的电报和命令接连出。第一道命令是给武清三的,要他抓住时机,乘此良机尽快扩大战果,让他节制第六师,第四师,第九师及后备役第三和第五师,统一指挥城内作战,特别强调要保护城市带完整性。第二道命令给在城外各师团的,让他们几个起攻势,牵守城清军,减少入城部队的进攻压力。第三道命令给了还在武汉等地的李思年,加快北上,以便组织人员接管北京。第四道是给各地还在顽抗的清军将领的,讲明北伐军已经攻入京城,清廷旦夕即亡,让他们认清形势,及早投降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