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884年改变的历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章 和平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天津,这个时代北中国的经济中心,直隶总督衙门驻地,北洋海军现在的主要军港。【叶子】【悠悠】由于清廷规定了铁律:洋夷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入京。所以洋人大多将洋行设在了距离北京城极近的天津,而且这里港口较好,有利于货物的运输与行销。随着洋人的日渐增多和经济的越的活跃,天津城的地位也陡然间提高了很多,而且其守护京畿的国防作用也日益凸显,所以清廷于187o年将原来设在保定的直隶总督府衙门移跸至天津,同时将北洋事务大臣的办公地点也移驻于天津,以便于管理北洋事务,这就使得天津城的政治地位也大为提高。李鸿章作为直隶总督自然也也在天津,同时由于安南海军的不断扩充,巡航范围不断扩大,北洋海军的活动空间就被大大的压缩了。现在北洋海军主要驻泊地已经由威海卫转移到了天津港,虽然李鸿章对安南海军的这种做法表示了相当的不满,但是对北洋海军能够常驻天津港还是颇为高兴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北洋海军就是他李鸿章的私人财产,自己的东西当然还是放在自己家门口看着才会安心。这也就造成了北洋舰队几乎成了渤海的专职防卫舰队,一年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渤海上转悠,只有舰队过冬的时候才回去威海卫,当然了,舰队的大小官佐是不会再去威海了,原因很简单――威海哪有天津繁华啊!

    去过总督府的人都知道,在总督府衙门里有一大一小两个客厅。大客厅是李鸿章平日里接见官员下属的地方,而小客厅则一般很少使用,因为那里是李鸿章平时处理机密要事的地方。小客厅平时也有专人看守,不得李鸿章的批准任何人不得入内,而且小客厅正好是一个独立的房子,四周是一片小花园。平日里守卫往四周一站的话,任何人也别想靠近半步。

    今天晚上小客厅里坐着两个人,一个人当然是直隶总督李鸿章了,而另一个则是本应该在广州的两广总督李翰章,也就是李鸿章的亲大哥。如若让别人见了定会大吃一惊,因为按照大清官制及律法:守土督抚未得圣旨私下不得见面,同时现在两广早已失守,依大清律列“督抚失其守土而擅离职守或临战逃跑者斩,夷灭三族。”,但是现在李翰章不但活得好好地,而且还来到了天津这个离京师如此近的地方。

    小客厅的气氛有些压抑,兄弟两都没有开口说话的意思。但是李鸿章的心里现在却是波涛汹涌,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大哥居然还活着,更没有想到自己的大哥竟然还会跑到天津来找自己。现在朝廷上下被“叛军”几乎弄成了炸药桶,大家都急着找替罪羊,万一被人看见了的话不但大哥性命难保,恐怕整个李家也会受牵连,但是这是自己的大哥啊!想到这里,李鸿章微不可查的叹了口气。此时的李翰章张了张嘴,最后却只说了三个字:“看信吧!”说着从自己的左右袖筒里拿出了一封信递给了自己的二弟,李鸿章颇为犹豫但还是接了过去。

    接过信后,李鸿章明显的一愣――信封上没有署名,李鸿章微微点了点头――现在是非常时期万事俱要小心,看来对方也很为自己着想,不署名字即使被抓住了也可以有开拓的机会。从信封里拿出信来,李鸿章却只看到一张白纸,纸上片字没有。坐在旁边的李翰章微微一笑,又从自己的右手袖筒里摸出个小瓷瓶来,将其中的液体全部洒在了信纸上,片刻之后字迹现了出来。这封信只有短短的六个字:战争?中立?和平?

    “一道选择题啊!”李鸿章边在心中感慨边将手中的信烧掉。“回封信吧!”李翰章对自己的二弟说道。李鸿章点了点头算是回答,但是拿起笔后却又摇了摇头,又将笔放在旁边,只是将一张空白的信纸装进了信封之中后交给了自己的哥哥。“大哥,你还是要回去啊!”李鸿章说道,听了这话李翰章登时会意,点点头算是回答了。李鸿章这话可谓是大有含义,一层意思就是说你现在是失土的督抚,留在这里很危险,朝廷现在是不会放过你的,既然南边能让你过来,看来是不会为难你的,你还是回去。第二层意思是说,我和南边的沟通还要靠你,你回去把心交给南边我才放心啊!第三层意思就是兄弟间的问候了,你要去南边了,要保重啊!李翰章侵淫官场多年而且对方有时自己的二弟,如何会不知道二弟说这话的意思?

    点点头,拿起信,李翰章头也不回的离开了总督府。望着大哥消失在夜色里,李鸿章不禁一阵失神,但是他并不担心大哥的安全,他相信南边的人会保护好自己的大哥。李翰章马不停蹄地离开了天津,乘海船又悄悄地回到了南京,他是在第二天晌午在船上得知南京和平解放的,看着滚滚的海浪,李翰章一阵激动和高兴。不可否认,这时代的读书人思想都趋于保守甚至于顽固,但是保守不代表不爱国,恰恰相反,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是最爱国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是这个时代大多数读书人的愿望。

    就在李翰章去往天津的时候,在南京内,两江总督刘坤一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是战争可能带来的生灵涂炭使这位厮杀多年的老将军痛苦万分,另一方面自小接受的忠君教育又使总督大人的思想无法越自己。这些年间江南战火连绵不绝,先是太平天国后是英法的二次鸦片战争,整个富庶江南的江南几乎成为荒野,这几年慢慢的修养生息情况才略有好转,现在眼见战事又起,百姓的日子又要难过了。虽说现在人心思定,但是北伐军一路走来却得到了百姓的夹道欢迎,这一方面固然是北伐军军纪严明的缘故,另一方面则是萧智等人大力推行“蚕计划”的结果,江南的老百姓――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都从南安得到了实惠,再加上安南自己明里暗里宣传自己给老百姓带来的好处,百姓自然也会热烈欢迎了。这从城内老百姓在关闭城门时的的反应就可以看出来民心所向了――百姓宁可相信城外的北伐军而出城也不愿意相信官府的话呆在家里。

    “大人,府外有人求见,自称是大人的故交”属吏的禀报打断了刘坤一的沉思,“哦!哦?”惊醒过来的总督大人忙忙地整了整自己的仪容――对于自己的形象刘坤一还是很注意的。“来人可有名帖?”刘坤一问道。“回大人话,来人没有名帖,但是。。。。但是。。。。”属吏又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一时间竟有些犹豫起来。刘坤一这几日本就心情不佳,一见属下说话吞吞吐吐,不禁有些恼怒,脸上登时就不悦起来,斥道:“有话就说,怎么如此的吞吞吐吐?”被总督大人这么一训斥,属吏吓得一个激灵,忙回答道:“回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