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的第十二师的指战员们郁闷,那边的萧智心里却乐开了花,真没想到清军这么的不经打,只一顿炮火就解决了,虽然没能让十二师练练手,可是不死一人就将苏州城拿下却更让萧智等人高兴。
一切还是老规矩,简单的入城式之后,萧智开始着手改编原来的清军,不过让萧智郁闷的是,驻守在苏州的这些个清军的素质实在是低的要命,许多人都七老八十了还在当兵,还有些人竟然还是小孩也被阿布阿等人拉来了,看着这些面黄肌瘦,老的老小的小的清军,萧智心里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哭,经过一番的挑挑拣拣,到最后只有约5ooo名合格人员被改编成了一个警备旅,1万2千人竟然有7千人不合格,这让萧智对阿布阿这位清军统帅实在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就这样的兵阿布阿也敢用他们来守城,也不知道是阿布阿胆子大呢,还是阿布阿本身就是一个大傻瓜?在萧智看来,阿布阿应该属于后者。
攻占苏州之后,萧智并没有马上命令部队前进,因为他要从新评估清军的战斗力,一直以来萧智都在告诫自己和手下的人:任何时候都不要轻视敌人。可是现在清军所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不是一打就溃就是望风而降,实在是让萧智等人很是“失望”。在苏州的这几天里,萧智和手底下的这些个师长们,好好的就清军的战斗力,兵力部署以及兵力的构成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众人经过一番探讨,再加上新得到的情报,大家觉得整个苏南地区实力最强的部队都在南京城里,而在南京城外的这些个清军部队战斗力都不强,北伐军完全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扫荡整个苏南地区,同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集中力量攻打南京。这样的结果也得到萧智的认同,同时,萧智还是在会上再三的提醒几位师长:不能因为清军战斗力低就产生轻敌的思想,越是这样的时刻越要重视对手,须知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同时,萧智也通报了这一时期的一些情报,尤其是这一时期在苏南等地区流传的一些谣言,在报告中萧智重点指出,这是有人故意在挑拨双方的关系,企图利用北伐军之手来剪除在江南地区的八旗人员,同时挑起民族间的矛盾,妄图用这种卑劣的手段阻止北伐军的前进步伐,阻碍中国的统一进程。萧智希望大家要认清出敌人的界限,要坚持辩证的方法来区分敌人和盟友,不冤枉一个好人但也不放过一个坏人,要时刻的警惕敌人的分化和渗透,争取在将来取得更大的战绩。
萧智的这些讲话被印成了小册子在全军普及,这使得原来北伐后全军普遍的骄傲情绪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了纠正,也使得各师及各部队的主要军事干部提高了认识,认清楚了当前的形势,解决许多困扰在战士们心头的一些疑问,也坚定了北伐各部的决心。在后世,这次谈话被称作“战时会议”,被认为是北伐战役期间最重要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及时地总结了北伐以来的各种经验和教训,虽然参加的人数很少,开会的时间也只有半天,但是,他明确了当时北伐各部的任务,指出了当时的北伐已到了“行百里者半九十”的紧要关口,各部应抓住时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干净,利索地消灭一切敢于抵抗的顽故分子,尽早解决北伐的战斗,同时,该会议还对北伐胜利后的一些问题做出了前瞻性的分析,对以后江南地区的恢复和建设进行了纲领性的规划。
苏州解放了,无锡与常熟等地立马变成了前线,而苏州则成了北伐军在苏南的指挥中枢和补给基地,从海上运来的弹药等物资在上海港码头卸货后,有经过6路被转运到苏州,然后被分的各部队的手中。在苏州经过近十天的休整和补充后,第九师被留在了苏州,负责守卫苏州的物资和保卫北伐的指挥部,以第八师为右翼,前出湘城镇进逼常熟,以第十一师为左翼前出浒墅关,向无锡方向进军,由于情报显示清军主力七成在无锡地区防御,所以第十二师作为左翼的预备队,在随后一天也将开赴无锡前线,同时,北进纵队驻上海一部则前出至岳王镇一带,以牵制驻守在常熟的清军,海军则继续封锁长江并且做好攻击南京的准备,以牵制南京方面的清军,防止其向无锡及常熟等前线地区派出增援,同时威慑南京城里的刘坤一等人,使其不敢分散兵力。萧智是铁了心要将南京城以外的清军消灭以后才去攻取南京,这也是目前最为稳妥地方法了,萧智也不是没有想过绕过无锡等地,轻装简行地率兵直扑南京,但是这需要高度的保密才行,一旦南京守军有所觉察,没有重武器的支援的6军是很难攻占这座城墙高大的城市的,而且一旦事情泄漏,如果刘坤一调集重兵与北伐军决战的话,北伐军势必陷入前后夹击的境地,即使有海军的支援可以从江上撤走,那么两江的局势也会变得不可预测,甚至整个江南的占领区也会动摇,现在北伐已经进行到了这个地步,稳妥前进要比冒险进攻好的多,也安全的多,至少可以为巩固占领区争取不少的时间。
几个师6续的向各自的目标开进,在通往南京的路上,清军在江南地区的最后的一支八旗部队在无锡驻防,这也是北伐军与清军八旗最后一次的较量,在这场战役之后,清廷中央也看出了八旗兵丁已经不看大用,就连汉军绿营兵也无法抵抗住北伐军的进攻了,所以清廷中央尤其是光绪帝,在北方地区开始大规模的裁汰旧军(八旗兵和绿营兵),开始了更大规模的组建新军,妄图抵抗北伐军的进攻,可惜基础工业薄弱的北方地区实在是无法满足这么多新军的装备,这也使得北方实力派人物李鸿章的日子更加的不好过,因为他的淮军都早就装备上了步枪,而光绪皇帝新组建的一些新军却装备奇缺,这不能不使年轻的光绪帝心中产生不满,更何况李鸿章为了保存实力,将在皖南及苏南等地的淮军全部撤到了江北地区,根本不与北伐军接战,虽然光绪帝屡次三番地要求李鸿章的淮军阻击北伐军,可是均被他以各种理由搪塞过去,这也使得野心勃勃的光绪帝心里大为上火,有好几次光绪帝真想借机办了他,可惜李鸿章早已抱住了慈禧的粗腿,让光绪帝实在是找不到机会下手,而且现在的慈禧对李鸿章很是看重,这让光绪帝心里很不是滋味,却无可奈何。
苏州失守的消息并没有在朝廷里引起多大的议论,在朝廷看来,既然江南这个财富中心都不要了,丢了苏州也就丢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朝廷更关心的是安南的逆军又损失多少人,多少钱粮。不过现在有个人心里却十分的不爽,光绪帝听说苏州守将阿布阿被安南逆军活捉后,就大雷霆,认为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