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884年改变的历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三章:北进的准备(6)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萧智真想再招个1o万人回来。不过这也让萧智明白了一个道理:向安南省移民还是很有好处的。所以他回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颁布《移民接纳法》,鼓励内地居民向整个安南省地区移民,以解决安南省现在的劳动力相对缺乏的局面,同时,萧智还简化了来安南省定居的手续,开放了与内的各个边境口岸,这些措施都极大地促进了人员的流通,到1895年底时,内地来安南省定居的人口过了2oo万,再加上世界各国移居安南省的人口,有过了25o万人在安南省定居,这些人的到来极大地缓解了安南省劳动力不足的状况,同时,欧洲来的定居者还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技术工人缺乏的状况,当然,这些人的到来也大大增加了市场的购买力,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展,可以说是双赢的结果,但是这也加大安南省情报总局的工作量,因为他们需要甄别那些人是来居住的,那些人是来这里头去情报的,为此,萧智又给他们特批了不少人手和经费。

    现在的安南省还处在经济展和社会展的快车道上,各项事业都在飞展,所有到过安南省的外国人都对这里的一切感到不可思议,他们甚至觉得自己来到了“天堂”,这里到处都是机会,只要你不是很笨就可以现赚钱的机会,如果你足够聪明的话,也许一夜之间你就可以成为百万富翁,或者是千万富翁,总之,很对人说这里是:秩序井然,机遇遍地。所以很多人来到这里淘金,很多人来这里希望财,也有很多人来这里谋生,这些人有的又通过安南省进入了本土,他们不畏艰险,不断的迁移和定居,不断的和当地人融合,逐渐地融入到了中花民族中去,他们还给中国的百姓带回来久违的冒险精神和不屈的抗争精神,这些都是当初萧智没有想到的。

    安南省在快的展着,萧智也在按部就班的作着自己的准备,各地的仓库中堆满了各种物资:弹药,枪械,粮食,布匹,火炮等等,根据参谋本部的统计,现在安南省囤积的物资足够3o万人的部队,进行一年的高强度作战了,这让萧智有点动心了。他让参谋本部作了一个兵棋推演,看看是否可以在现有兵力和物资条件下拿下整个中国。毕竟,时间不等人,早点进军本土就可以早一天展开建设。但是兵棋的推演却很令人失望,安南省现在的力量可以保证拿下整个江南地区,并且可以很好的控制住江南地区,如果不考虑清廷的反扑,安南省最多也就是可以再控制住四川及淮南地区,这是现在安南省的力量极限了,如果过这个极限安南省的人力,物力等都会承受不住,经济也有可能崩溃,如果五年后再进军本土,则可以比较轻松的完成这一过程。这样的结论使得萧智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如果现在北进,则只能控制江南地区,但是却可以极大的增加自己的实力,同时也大大地削弱了清廷的力量,缺点是清廷到时候会全力对付自己,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清廷在6上的力量还是很强的,内战很可能会持续几年左右的时间,而且南北如果爆内战,很可能会使得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这对今后的建设很不利。如果五年后北进,安南省的实力会更加强大,但是清廷的6军和海军力量也会增强很多,战争将会比现在更加残酷,牺牲也会更多,但是战争的过程会很短,对经济和社会的破坏也会小的多,两种方案各有优劣,实在让萧智难以取舍,不过,萧智还是决定就两个方案分别做出两个计划来,以详细的评估和分析优劣。

    两个计划没用多久就被作了出来,参谋本部其实一直在做北进的计划,对于萧智的要求他们也是早有准备。在仔细的看过两份计划后,萧智的心里是比较倾向于第一个计划,虽然它可能使北方经济遭到破坏,但是大大的缩短了统一的进程,根据推演,安南省在得到江南地区后,经济实力可以增加百分之七十左右,凭借增加的实力,完全可以再对北方地区起攻击。并且通过海军的输送可在天津和山海关地区登6,将清廷的统治集团围困在京津地区,如果攻击顺利整个战斗可以在一年半内结束,安南省人数伤亡预计会在两万人左右,而且由于时间较长,外国干涉的可能性较大,这个计划的前提是,海军必须具备一次性运送三个6军师的能力,而且安南省的6军至少要达到十二个师18万人的规模,可是现在安南省6军只有九个师又一个旅的规模,总兵力14万人的规模,海军最多也只能运送一个半师的能力,根据现在建设的度,萧智要起北进的战役最早也要等到1896年的3月份才可以。第二份计划则是五年后的北进计划,根据推演得知,五年后安南省的实力将大为增加,在清廷实力也大增的情况下,安南省人数伤亡估计会达到七万人左右,但是战役时间估计会在六个月内结束,而且经济破坏会主要集中在京津地区,其他地方则较小,由于战斗时间短,外国干预的可能性较小,缺点是准备的时间过长,估计起战役的时间会在19oo年末或19o1年初左右,未来情况的变化可能会比较大。

    萧智默默地看着这两份计划书呆,看来还得找他们商量才行啊!这可真是一个让人两难的选者题。
备用站:www.lrxs.org